三獻禮雖然是一般禮儀,但是客家族群特別重視,於是也成為某種客家特色。
三獻禮及其行禮者所代表的傳統地方社會,要了解地方社會就應該先了解這些傳統。
節目日誌:
00'00" 人群與宗教信仰之間的關聯性有可能很高,例如伊斯蘭國家即是;三獻禮雖然是一般禮儀,但是客家族群特別重視,於是也成為某種客家特色。
06'40" 三獻禮不僅是儀式或典禮,因為涉及行禮的禮生,因此跟傳統地方知識份子有密切關聯,也等於對地方社會的討論。
09'00" 三獻禮可以使用於祭祀神明或祖先,也可以是祭孔之類的國家禮儀,客家喪葬儀式中家祭也用三獻禮。
12'10" 三獻禮就是祭祀儀式中敬酒三次,稱為初獻禮、亞獻禮與終獻禮。較大的儀式會以正堂、東堂與西堂,祭祀所有主祀及陪祀神明,成為九獻禮。
17'30" 三獻禮的總指揮官是「通」,帶領主祭與祭者執行儀式的是「引」,還有大量的執事者協助。
20'45" 以2008年南庄永昌宮圓醮為例,其三獻禮包含請神、迎神、上香、奉饌、初獻禮、讀祝文、侑食、亞獻禮、終獻禮。
27'00" 讀祝文用客語,也可以像歌唱般,拉長聲調。
29'30" 南庄永昌宮圓醮時的三獻禮動員了53位禮生,中港溪流域的禮生都被動員了,每個禮生在自己的社區可能都是一個重要的知識份子,所以可以看成是地方社會的動員。
32'40" 醮典由道士主持及辦理,三獻禮則是儒教系統。當時永昌宮主委就是賴盛為鄉長,面對建廟之後爭議的平靜,近廿年後,辦理圓醮。地方人士賴阿勝則邀我(羅烈師)組成紀錄團隊,培訓地方人士共同參與田調工作。
39'10" 地方公廟作為社會凝聚的中心,主委負責決策與事務執行,儀式由地方的先生主持與參與。這些先生可能是地方知識份子,與地方人士之生活、紛爭及公部門事務等。
44'30" 龍潭聖蹟亭三獻禮一度失傳,2013年起,經過禮生培訓三年,才重新恢復三獻禮。
46'30" 喪葬儀式行三獻禮,告靈告祖告天地,意謂著客家對祖先的態度較為隆重,成為客家特色。
50'30" 三獻禮及其行禮者所代表的傳統地方社會,要了解地方社會就應該先了解這些傳統;三獻禮的普及化及年輕化是當前重要工作。
客新聞專欄:https://hakkanews.tw/2025/10/07/233535/
講客電臺官網 : https://www.hakkaradio.org.tw/
講客電臺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hakkaradio105.9?locale=zh_TW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6 October 2025 at 11:15 UTC
- Season1
- Episode92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