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政治危机是法国世界报周五的重点内容之一。
短短几天内,除了勒科尔尼的“闪电政府”只存活了十四个小时,还发生了部长内讧、众叛亲离、部长请辞。这一连串的政治闹剧,让法国人目瞪口呆。
就法国的政治危机的根源,法国世界报周五在论坛版面刊出了一篇由两名宪法学者贝奥(Olivier Beaud)和巴朗热(Denis Baranger)撰写的文章。两名宪法学者强调:法国总统马克龙不能够再、也不应该再表现得像一个政权的强人。
文章写道,问题的根源在于,马克龙仍试图以“强人”的姿态治理一个没有执政多数、甚至没有真正的“总统的政党”的国家。自从2024年6月马克龙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议会选举之后,法国的政治版图变得支离破碎,传统的多数派消失。马克龙没有寻求真正的议会联盟,而是单凭个人的信任任命勒科尔尼为总理。勒科尔尼这位马克龙的“最忠实的追随者”既不是党派领袖,也不是权力中枢人物,根本没有能力在国会中组建稳定的多数。结果显而易见:他组建的政府连施政纲领都来不及发表,就倒台了。
文章还写道,这场“政治喜剧”的背后,其实暴露出法兰西第五共和体制的一个老问题:总统的权力到底能大到哪里?自1962年法国总统改为全民直选以来,法国的“半总统制”常常被解释为“总统主导的议会制”。当总统拥有议会多数时,这种解释行之有效;可一旦失去议会多数,总统的“个人权力”便成了空中楼阁。马克龙此次恰恰撞上了这一结构性困境。
总统有“专属权力”
文章继续写道,法国的宪法确实赋予了总统一些“专属的权力”——比如解散国会的权力、任命总理的权力。这些权力不需任何人签字批准,听起来无比威风。但理论归理论,现实却是残酷的。马克龙在2024年6月毫无征兆地宣布解散议会,甚至没有象征性地征询总理或议长的意见。这样的“个人决定”,虽然合法,却显得任性。随后,他又连续任命三个政治上站不住脚的政府,每一个都比上一个更脆弱。宪法没有禁止他这么做,但政治常识告诉人们:没有议会支持的总统,只会陷入更深的孤立。
文章还写道,法国的宪政传统从来强调平衡与妥协,而非个人意志。如今的马克龙既没有政党机器的支撑,也失去了中间派联盟的信任。连他的前总理阿塔尔都公开表示“已不再理解总统的决定”。当总统孤身一人、没有党派、没有多数,就没有真正的权力,再华丽的宪法文字也无法让政权运转。总统的合法性来自全民选举,但执政的有效性却取决于议会支持。缺乏后者,前者便成了孤岛。马克龙如果继续把自己当作体制中的“唯一舵手”,法国政治危机只会越陷越深。宪法学者贝奥和巴朗热因此呼吁,总统必须回归现实,学会在制度的框架内寻找多数,而非对抗多数。总统不应再是“体制的强人”,而应成为“平衡的调解者”。
就在本次节目截稿之际,传来消息,勒科尔尼又重新被马克龙任命为总理。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党党主席巴德拉 随即表示,该党会“立即”把勒科尔尼的新政府给弹劾掉,并谴责这是一个“没有前途的团队”。
法国的政治危机将走向何方,还需要继续观察。
Oplysninger
- Serie
- Kanal
- HyppighedDagligt
- Publiceret10. oktober 2025 kl. 23.08 UTC
- Længde6 min.
- VurderingIkke anstødeli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