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62條,問題是:「沒有受洗能否得救?」
這個問題與昨日那條有關。昨日我們談及為獲得救恩,洗禮是否必要?答案是必要,但有例外。他們並非因自己的過錯,未曾聽過福音,也沒有機會接受洗禮,因此他們沒有受洗。但他們仍然可能得救。
究竟為什麼他們可以得救呢?我們要知道洗禮有三種:第一種是水洗,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洗禮,使用水並奉聖三之名施行。
第二種是血洗,指的是「為了信仰而致命的人」。因為基督為所有人而死,凡是為信仰捐軀捨命的人,皆因耶穌基督的緣故而堅守到底,即使受逼迫甚至捐軀捨命,也不離開耶穌基督。雖然他們未曾領洗的人,也算作血洗去堅持這份信仰,與基督有真實的連結。
第三種是願洗,是一份渴望、想。他們可能正在慕道,聽道理,卻因情況未能及時受洗而過世。他們雖然未能接受水洗,但內心真誠渴望。或是「未認識基督及教會,但受到恩寵的推動,誠心尋求天主」,我們今天稱他們為「無名基督徒」,他們聽從良心的聲音。良心是天主居於每個人心中的呼聲。「雖然未及受洗,也可得救。」因為他們具備這份渴望,渴望為善,走向美善、走向天主。
此外,「至於那些未受洗而夭折的嬰孩,教會在禮儀中把他們託付給天主的仁慈。」這意味著我們不去判別他們是否直接升天堂。一般我們相信這些無辜嬰孩沒有原罪,他們在天主的仁慈中,屬於天主的懷抱。
今日給大家的聖經金句是:「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着他而獲救。」──《若望福音》第3章17節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62條:沒有受洗能否得救?//由於基督是為所有人而死的,所以凡是為了信仰而致命的人(血洗)、慕道者、或任何人,即使未認識基督及教會,但受到恩寵的推動,誠心尋求天主,並努力承行祂旨意的人(願洗),雖然未及受洗,也可得救。至於那些未受洗而夭折的嬰孩,教會在禮儀中把他們託付給天主的仁慈。//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Información
- Programa
- FrecuenciaCada día
- Publicado8 de octubre de 2025, 10:30 p.m. UTC
- Duración3 min
- ClasificaciónA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