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天下文化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由內而外安頓身心,活出生命中坦然的喜悅《靜心的力量》 |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8

    HACE 9 H

    由內而外安頓身心,活出生命中坦然的喜悅《靜心的力量》 |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8

    這一集天下文化《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邀請PaGamO企業服務事業群總經理張怡婷,一起分享賴佩霞的新書《靜心的力量》。節目開場,謝文憲朗讀書中第二十頁的一段話:「療癒的源頭在於愛……當愛從心底綻放,那時人就不見了,剩下的就是愛的展現跟療癒。」起初,憲哥以為這類論述會與宗教或某些團體相關,但越讀越發現作者的脈絡與他以往認識的人不同,也聯想起近年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的賴佩霞及其作品。 張怡婷介紹書中整合出的九個靜心練習,涵蓋從古老智慧到現代心理學、非暴力溝通(NVC)以及科學研究的實證,既能說服理性讀者,也能滿足直覺或神秘體驗的需求。她選擇其中三個練習進行示範與延伸:自我觀照、空椅練習,以及「我是誰」的自我探問。 自我觀照的練習包括依序觀察身體、思緒和情緒,並搭配「吸六秒、吐六秒」的呼吸法,幫助人在繁忙、緊張的環境中快速回到當下。張怡婷分享自己在捷運上、會議間,甚至帶領公司團隊或照顧孩子時,都會使用這種快速進行的方法來穩定自己。 空椅練習則透過自我對話或與想像中人物對話的方式來處理情緒。她舉例,當孩子或過去的自己引起憤怒時,可以把想像中的對象請到椅子上,將情緒與身體感受說出,並追問情緒背後的需求,例如希望孩子有安全的生活習慣、被尊重或感到安心。透過這種方法,不僅能自我療癒,也可釋放情緒。這個練習也能應用在日常親子互動與職場溝通,結合非暴力溝通技巧,使對話更有同理心而不失界線。 第三個練習「我是誰」帶有哲學性,透過持續提問「我是誰?」來抽離外在身分、角色與社會標籤,進入沒有答案、安靜且接近內核的本心狀態。張怡婷指出,這與商管書常提的「連續問五次為什麼」有異曲同工之妙,能幫助人在忙亂的現實生活中找到核心真理。 節目最後強調,靜心不是要離開生活去冥想,而是一套可在日常中操作的方法。無論是應對職場挑戰、管理團隊,還是育兒,都能幫助人從忙亂與焦慮中回到內心的穩定與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7 min
  2. 聯準會降息一碼,鮑爾後續怎麼動作?/美國印度撕破臉,難道可能柳暗花明?|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3

    HACE 1 DÍA

    聯準會降息一碼,鮑爾後續怎麼動作?/美國印度撕破臉,難道可能柳暗花明?|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3

    摘要 過去一個禮拜,有兩個重要的事情,首先,美國聯準會總算啟動了今年以來的第一次降息,是對是錯,還是無奈我們怎麼解讀?另外,川普和莫迪撕破臉眾所皆知,莫迪也風塵僕僕去了天津參加上合會,然後呢?美國又來了,美印和好了?印度又該何去何從?   一, 9月17日,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宣布降息1碼,但川普欽點的新任聯準會理事Stephen Miran投下唯一反對票,主張降息2碼。   聯準會主席鮑爾於記者會上指出,美國經濟風險平衡已改變,就業面臨惡化風險,同時通膨仍處於高位,他表示:「某種程度上,可以把這次看作是一次風險管理降息。」這句話令道瓊盤中 500 點升幅聞訊蒸發,尾盤漲幅有些許回升。   從會後聲明了解,Fed 對就業與通膨的的評估都已經有改變,也就是從抑制通膨轉為支持就業,並以此作為降息 1 碼的理由,而根據「點陣圖」顯示,多數決策官員預測今年至少再降 2 碼,代表今年降息預估擴大至 3 碼。我們應該怎麼解讀?   二, 9月16日,美國與印度在印度新德里舉行了新一輪貿易談判,雙方都說協商是「正面」的,目前正努力解決雙邊因為川普上月對印度加徵了高達50%關稅造就的緊張關係。   事實上,印度貿易部1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關稅措施已對雙邊貿易產生衝擊,8月印度對美出口額降至68.6億美元,較7月的80億美元明顯下滑。市場分析認為,隨著高關稅持續發酵,9月數據可能出現更大跌幅,為後續談判增添變數。而印度股市也在開始走下神壇,原因之一或許是它正從「中國加一」變成「美國減一」。   野村證券分析顯示,今年6月底有60%的新興市場基金減少印度持股,7月底這個比率上升到71%。這些投資者正將資金從印度轉移到台灣、中港和韓國。美國銀行BOA今年8月調查,「印度已從基金經理人眼中的亞洲首選,變成了最不看好的市場」。   不管我們喜歡與否,地緣政治緊張正在影響著全球經濟版圖,印度、巴西和歐洲等強大盟友正在被邊緣化。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對美國造成實實在在的損害。關稅戰正在使美國與一些國家的貿易陷入癱瘓,針對移民的行動正在使美國失去使其得以偉大的那個因素,即人才。其中的印度,增長依賴的是三個方面,大規模的能源、出口市場以及獲得前沿技術的途徑。現在的印度正在十字路口上面臨艱難的抉擇。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 min
  3. 8週循序漸進,拯救疲勞大腦《大腦不疲勞》|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3

    HACE 6 DÍAS

    8週循序漸進,拯救疲勞大腦《大腦不疲勞》|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3

    這集《天下文化 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分享《大腦不疲勞》這本書,以及如何透過科學方法與日常習慣,在八週內改善大腦的疲勞、焦慮、壓力與失眠,重啟活力人生。郝哥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享了大腦如何陷入惡性循環,以及如何透過循序漸進的策略打破這種循環。 他首先談到大腦陷入惡性循環的原因,包括壓力與成功之間的交互作用:當我們在追求目標時,雖然動力很大,但同時也會產生高壓,而每一次新的目標又帶來新的壓力,使大腦長期處於過載狀態。慢性壓力會造成身體發炎,影響大腦功能,而依靠藥物只治標不治本,因此書中強調透過自然方法來恢復大腦健康。 在方法上,書中提出了三個核心思路:先了解大腦如何陷入惡性循環,其次用科學角度理解忙碌大腦,最後透過八週的「Brain Shift」計畫建立好習慣。這八週的計畫採用疊加原則,每週逐步增加小變化,讓大腦在低負荷的情況下逐漸適應並形成健康習慣。 郝哥詳細分享了八週計畫的內容。 第一週以明確目標為起點,讓自己知道為何要改善大腦健康; 第二週開始安排睡眠挑戰,包括固定作息與避免下午咖啡和酒精攝取; 第三週實施數位排毒,睡前一小時遠離手機,避免使用手機當鬧鐘; 第四週加入「Brain Pause」練習,白天短暫休息三分鐘,睡前放鬆三十分鐘; 第五週專注營養,降低高升糖食物攝入,避免慢性發炎; 第六週補充健康脂肪,如Omega-3魚類和堅果,為大腦提供燃料; 第七週注重日光曝曬,促進維生素D合成,幫助調節大腦功能; 第八週則整合前七週的Shift五個概念並感受習慣帶來的身體變化,進一步微調,讓大腦保持舒適與高效運作。 透過循序漸進、科學依據的方式,不必花大量時間也能改善大腦健康,提升生活品質,從而達到「努力但不費力」的狀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2 min
  4. 要怎麼溝通才不會吵起來?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讓下一次對話更成功的三大法則 |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7

    17 SEP

    要怎麼溝通才不會吵起來? 《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讓下一次對話更成功的三大法則 |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7

    這一集《天下文化書房憲場單元》的節目,主持人謝文憲邀請大安高中國文教師陳怡嘉,一起來分享《不吵架也能贏的溝通術》這本書,討論如何在各種挑釁、衝突或誤解的場合中,不必靠「吵贏」來取得溝通的成功。 節目一開始,憲哥提出了日常常見的情境:話一出口便後悔、想著「早知道應該這樣說」、與人爭執時無法收回的衝動等等。指出別試圖吵贏對方、在回應前先調整自己的反應、並理解自信是一種結果而非行為。 來賓怡嘉老師作為資深教師,分享了教育現場的真實經驗。每天與十幾歲的學生互動,衝突和挑釁幾乎是家常便飯。 她特別認同書中強調的第一個重點,控制語氣與速度,因為在教室裡,情緒一旦被挑起,不但容易失控,還可能被學生錄影、上傳,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她舉例,自己年輕時曾拍桌、大吼甚至被氣哭,但隨著經驗累積,她學會用「等待」和「呼吸」調整情緒,比如站在教室門口沉默,等學生自己安靜下來,或藉由讓班級幹部承擔責任來改變秩序。這些方式讓她發現,穩定的氣場比威嚴的吼叫更有力量。 接著,她談到第二個重點自信。自信並不是姿態上的張揚,而是從清楚的邏輯、簡潔的重點中自然流露。她習慣與學生溝通時,不超過三個重點,簡單而具體,讓學生覺得老師的話有條理、有力量。 第三個重點建立連結,則是她最看重的。她說,如果老師只是硬要壓過學生,學生表面雖然閉嘴,但關係就此破裂,未來反而可能成為更大的麻煩。她的做法是先私下提醒學生,讓他知道自己行為造成的影響,再公開糾正,事後還會補上一句關懷,甚至寫卡片,讓學生感受到老師並非只想懲罰,而是真正在乎他。 這樣的做法,不僅維持了權威,更保住了與學生的信任與連結。 憲哥分享他對這本書的看法,這本書不只是「教技巧」或「給話術」,而是引導讀者改變看待溝通的心態,不要急著爭一時的輸贏,而是放眼於下一次對話、長遠的關係。 他以親子關係為例,提醒自己不要用脾氣和大道理把距離越拉越遠,而是要同理對方,維持能夠對話的基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 min
  5. 公債殖利率飆升,全球公共債務累積的後果開始出現?/非法移民大逮捕,跨國企業的美國投資寒蟬效應出現?|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2

    16 SEP

    公債殖利率飆升,全球公共債務累積的後果開始出現?/非法移民大逮捕,跨國企業的美國投資寒蟬效應出現?|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2

    過去一個禮拜,從法國、英國到日本,公債殖利率一個個不停飆升,原因是什麼?很簡單,各國政府仍然敢於大膽舉債旁若無人?另外,隨著美國期中選舉的逼近,川普履行選舉政見的壓力與日俱增,針對非法移民的動作也越來越大,但其中和川普的招商引資開始出現矛盾,我們怎麼解讀?   一, 9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宣布辭職,引爆了日本債券與股市的新一波波動。包括日本3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已飆升至3.285%,創下了歷史新高;2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來到2.69%,為1999年以來最高水平。   事實上,全球範圍內,政府債務問題正引發廣泛憂慮。英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 1998 年來最高,法國 10 年債殖利率也因政府穩定性擔憂上行,全球投資人對長期債務的悲觀情緒瀰漫。   唯一幸免於難的是美國,受聯準會即將降息的預期,以及擔憂美國經濟成長放緩的影響,美國10 年期美債殖利率大幅回落,創下自 4 月 7 日以來的最低水準,並可能向下試探 4% 的整數關卡。   面對全球上下波動的債券殖利率變化,我們應該怎麼解讀?   二, 9月4日,川普政府搜索喬治亞州一座韓國電動車電池廠並逮捕了近500名工人,當中大多數是韓國公民。此舉凸顯川普推動擴大在美製造與強硬掃蕩非法移民間的扞格。   美國商會美韓商業委員會認為,這次行動對所有亞洲企業將帶來寒蟬效應,突顯了「你(政府)想要我們的錢,但又不想要我們(的人)」的矛盾訊息,想看看美國短時間內要建造這麼多設施,自然需要大量的建築業工人,但川普政府同一時間卻執行收緊移民簽證、打擊非法移民的議程,導致勞動人口的減少。   不止於此,由於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解除加州聯邦法院對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的限制,讓川普政府得以恢復在南加州展開移民突襲行動,現在甚至開始在芝加哥及伊利諾州其他地區,展開名為「中途閃擊」抓捕移民的行動,讓事情越來越烈,我們應該怎麼解讀這些事情?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3 min
  6. 當我們不再相信人性,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善意與信任》| 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52

    11 SEP

    當我們不再相信人性,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善意與信任》| 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52

    這集《天下文化 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分享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賈米爾.薩奇的《善意與信任》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以「善意」與「信任」作為回應世界的方式,而非陷入「憤世嫉俗」。因為仇恨或許能避免傷害,但同時也會阻隔他人的愛與支持;衝突有時能解決問題,卻會斷絕更多可能性。作者鼓勵讀者在對立、網路暴力和政治極化的年代,依舊能選擇懷抱希望,把改變的起點放在自己身上。 郝哥分享自己從書中獲得的重要體會:我們也許無法改變客觀的外部環境,但卻可以改變主觀的認知。當一個人選擇用善意與信任來回應世界,便等於握有了主動權,而非把所有權力交給外界。賈米爾.薩奇在研究中也得出結論,人類其實比我們想像中更有善意、更慷慨也更開明,因此不要被負面新聞或外在氛圍擊倒。 書本的結構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告別憤世嫉俗」,提醒人們不要被演算法、偏見和競爭文化推入只看負面的陷阱,而要學會懷疑與停頓,多問自己是否還有其他面向,這是一種「懷抱希望的懷疑主義」。 第二部分是「重新發掘彼此」,強調要學會看見別人的優點,理解成長是過程,不要只羨慕結果。郝哥也分享自己曾經歷氣喘、憂鬱,並非天生樂觀或能言善道,而是透過過程才走到今天。正因如此,當人們把自己的脆弱與真實展現出來,便能給他人信心,讓彼此互相扶持。 第三部分則是「以希望打造未來」,傳達社會改變不靠哀嘆,而是從每個人開始累積,進而產生網絡效應,形成更好的世界。 在過程中,郝哥提到許多細節,例如演算法推送會加深焦慮、比較與計較容易導致競爭文化,以及「自我應驗的預言」如何讓人陷入惡性循環。他強調要學會數位斷捨離,放下「錯過恐懼」,不要讓自己被訊息牽著走。同時,分享善意時並不是強加於人,而是給予信心與支持,讓對方相信自己也能有所改變。 最後,他引用普特南與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話,提醒我們有些社會的不公不該被習以為常,而選擇懷抱希望,展現善意與信任,才能形成正向的循環。 每個人都能決定自己要如何回應世界,而當一個人開始這麼做,就可能影響身邊的人,進而形成更大的善意力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 min
  7. 北京大閱兵,全球反美大陣營集結完畢?/不確定籠罩,經濟學家的預測可靠性不再?|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1

    9 SEP

    北京大閱兵,全球反美大陣營集結完畢?/不確定籠罩,經濟學家的預測可靠性不再?|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51

    摘要 回看過去一個禮拜,從9月3日的北京大閱兵到關稅亂局、股市,過去,投資人常聽到「9月魔咒」,而全球股市9月也以大跌展開序幕,更讓投資人擔心股市是否真的要反轉。看來 動盪不安仍舊此起彼落,各個區域產業跌宕起伏,天下太平漸行漸遠。 一, 9月3日,北京高調舉辦了抗戰結束80週年大軍演,一下子吸引了全球各國的目光,當然也包括了美國川普,先是出言諷刺,最後乾脆氣得直接把美國國防部改名戰爭部。 很快,9月5日,南韓軍方表示,韓國、日本及美國將自9月15日開始舉行年度防禦演習,以提升空中、海上及網路作戰能力,因應北韓核武及飛彈的威脅。川普當然也沒有閑著,他在白宮接待到訪的新任波蘭總統納夫羅茨基時表示,中國為紀念二戰結束而舉行的“美麗儀式”,應凸顯美國曾大力幫助中國及促成日本戰敗中所扮演的角色。 BBC的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上合峰會與抗戰勝利閱兵這個組合,無疑是習近平展示其「反美聯盟」力量的一場「外交大派對」。這場聚會明顯要表彰的是,美國變成一個表面上還在維持民主價值觀,但暗地裏是以川普為首的一個專制集團,然後跟一些主張威權政治的人物——包括習近平、普京、金正恩,或者是伊朗的領袖——達成某一種協議,以威權政治價值觀統治全世界。 我們要怎麼解讀這場聚會後的全球地緣政治變化? 二, 9月2日,一份來自倫敦《金融時報》針對美國和歐洲的 94 位經濟學家的調查,許多人擔心,一旦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的任期明年結束,這些攻擊可能導致聯準會永久地轉向優先考慮就業和降低政府借貸成本。9月3日,甚至近600名經濟學家週二(2日)聯名簽署一封公開信,表達對美國聯準會(Fed)理事庫克(Lisa Cook)及聯準會獨立性的支持。 201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梯若爾(Jean Tirole)在接受倫敦《金融時報》專訪時也表示,對穩定幣監管現況表達嚴重擔憂。這位經濟學院教授警告,一旦市場對穩定幣準備金失去信心,可能引發大規模贖回潮,最終迫使政府進行昂貴的救市行動。 不過,大家心知肚明,面對現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越來越多人對經濟學家的各種看法視若無睹,似乎傳統經濟學家的預測已經跟不上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我們又應該怎麼解讀這個現象?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 min

Acerca de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También te podría interes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