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XiNanPei radio program Podcast

DongXiNanPei radio program

DongXiNanPei, since 2010, is a discussion radio and podcasting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host taiwanese Yilin Lee-Setälä invites the people living in Nordic countries to discuss about Eastern and Western cross-cultural issues. All interviews can listen fr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ongxinanpei

Episodes

  1. 『來去東西』系列: 樂團指揮,葉和中

    2 DAYS AGO

    『來去東西』系列: 樂團指揮,葉和中

    「指揮家的目的,就是要讓音樂被看見」這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音樂教授 Ilya Musin 穆辛教授,對樂團指揮這個專業所下的註腳,也是指揮 葉和中 視為瑰寶,終其一生所追求的理想。葉指揮到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大師班拜 穆辛教授為師之前,他就已經在芝加哥交響樂團工作,已經有指揮博士學歷的他,走音樂這行完全就是命運注定,完全不按牌理出牌,他的第一個跟音樂扯上關係的,是連他都搞不清楚為什麼會是學校鼓號樂隊裡的鼓手,連爸媽都要獨生子只能書中才有黃金屋,只能讓妹妹碰鋼琴有家教,他也只能偷偷地去看,第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樂器,還是等到他國二的時候姊姊送的笛子。可是,無師自通的他,卻在高中在市賽在省賽脫穎而出,後來還在當時的保送制度下成了資賦天才的音樂學生,進入當時唯一的文化大學音樂系國樂組,如此坎坷又理所當然的音樂之路,完全掌握在他的手裡,甚至是後來選擇博士班專業指揮,也是因為好玩,別人一直給他機會展現他在舞台上的魅力。葉指揮不只是把指揮當作他吃飯的飯碗,他花了三年的時間計劃籌備安排今年 2025 年七月在芬蘭「Festival X Mikkeli 國際藝術節」7月1日及2日的四場主題音樂會,透過和世界各地樂團和音樂節的合作,介紹台灣音樂傳統民族器樂給世界的愛樂者。他也要把機會給年輕的一代,包括他成立的「葉和中盃國際民族器樂協奏曲大賽」,透過這個音樂平台籌備更多的文化交流。葉指揮飛來又飛去,在東在西,在不同文化中去尋找他要的東西,去找各種不同的音樂,用他的手去連結音樂,去形塑讓這個聲音被看見。他在世界插旗的願望,就等著大洋洲的那一天來臨。~~~Photos: 葉和中(左到右)- 今年十月 18 日在南非自由邦省 Odeion 音樂廳 和 Free State 交響樂團舉辦的音樂會,笛子樂者 邱惠和 葉和中指揮的剪影- 葉和中指揮形象照- 在南非自由邦省 Odeion 音樂廳 和 Free State 交響樂團舉辦的音樂會海報~~~葉指揮 在節目和聽眾們分享的音樂和影音:笛子協奏曲「飛歌」,從第一分鐘開始,約 15 分鐘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ZTcXqfacI芬蘭頌,從 第 54 秒 開始,到全體起立鼓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EF-OqL-8Ik~~~葉和中 個人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7TufDjYHZ/?mibextid=wwXIfr葉和中 個人 Youtube 影音頻道:https://www.youtube.com/@MaestroYeh

    1h 5m
  2. 『來去東西』系列: 物理治療師,Gier Yeh Fotland,  Talking East and West -series:Physiotherapist, Gier Yeh Fotland

    1 NOV

    『來去東西』系列: 物理治療師,Gier Yeh Fotland, Talking East and West -series:Physiotherapist, Gier Yeh Fotland

    「走過,必留下痕跡」,兩代 Fotland 家族走過的歷史,留下了歷史深刻的記憶和意義。過去一個世紀,對 Kristoffer Fotland (傅德蘭)來說,那是一趟趟醫療無國界,為奉獻基督,為傳播神的愛的生命旅程 ; 而對第二代的 Gier Fotland (傅吉安) 而言,那是每天為自我認同和為了尋根的功課。傅德蘭醫師 1935 年開始奔走東西之間,來去挪威和中國的張家口,後來落腳台灣南部的屏東,甚至後來建立了屏東基督教醫院,在他手術刀下的病患,千千萬萬的苦難和教訓,在當地行醫,巡迴山地醫療、痲瘋病人、肺結核與小兒麻痹病童的救治工作。在那個還沒有全民健保、南部醫療資源匱乏的年代,屏基不以營利而以救人為目的的義行,很快就聲名遠播。尤其,1958、1960、1962年,台灣出現三波大規模的小兒麻痺症疫情,很多人都是由傅德蘭開刀救治。傅吉安笑稱自己是內黃外白的鹹雞蛋,在當時台灣南部學校不接受外國小學生的教育體制下,被迫小學就學會要自己一個人通車巴士火車,每兩週來回屏東嘉義去上美國學校,講得破爛的中文英語,為了念好書,回到挪威在學校同學欺負他是外國人,兩邊不是人的他,學的專業還是在德國拿到證書的,回到台灣協助父親行醫照顧病患復健治療。今天的 傅吉安,婉惜過去沒有機會讓他學好中文讓他留下台灣,在玉山高峰上,他手持挪威國旗仰望北方,終於找回自己的根。~~~Photos: Gier Yeh Fotland (左到右)- 屏東基督教醫院開土儀式。兩位創辦人 Kristoffer Fotland 和 Olav Bjørgaas 接手由美國行道會宣教士、芬蘭籍白信德醫師(Signe Berg)所創辦的診所,成為1964年正式創辦的屏基前身。他們在當地行醫,巡迴山地醫療、痲瘋病人、肺結核與小兒麻痹病童的救治工作。- Gier 在台灣第一高峰 玉山主峰 (3 952 公尺)高舉挪威國旗。- 屏東基督教診所原址(屏東基督教醫院前身)Gier 在節目和聽眾們分享的音樂:Gier 接受台灣天下雜誌的訪問報導:『來台超過20年的挪威爺爺 擁有全球唯一「福爾摩沙,挪威」護照』,天下雜誌,2021/4/16,全文閱讀:Www.cw.com.tw/article/5114391

    44 min
  3. 『文化時空 』系列: 丹麥打擊音樂藝術家,作曲家,音樂藝術電影製作人,陳盈斈

    24 OCT

    『文化時空 』系列: 丹麥打擊音樂藝術家,作曲家,音樂藝術電影製作人,陳盈斈

    藝術,是一生的追求。定居丹麥的 音樂藝術工作者 陳盈斈,她一生藝術的追求,找到了最真實,最貼近人的聲音。「我只是呼喚你們以前遺忘很純粹的狀態,我只是呼喚, 把它呼喚出來,其實是我們大家都有的東西。」專職從事打擊音樂的 盈斈,現在已經是歐洲「建築聲響」Sonic Architecture 藝術表演界知名的音樂家,一種透過打擊聲音的感覺與建築,空間,或大自然產生連結的藝術。15 歲因為學業壓力造成的慢性胃痛,讓她在一次偶然試鏡機會,離開台灣,單身一個人到美國加州的森林高中繼續念音樂,在大自然的陶冶和薰陶的三年音樂教育,她考上了國際知名頂尖的 茱莉亞音樂學院,卻再度因為環境的不適應,身體出了毛病,老師的一句話,改變了她的一生,她去買一位丹麥打擊樂大師的音樂CD,於是她的音樂追求,轉了個大彎,來到了讓她留下一輩子的丹麥。哥本哈根皇家音樂學院,不僅是打擊樂器收藏讓她心動,這位丹麥打擊樂大師的一句話「妳的技巧很純熟,但妳還沒有找到妳自己的聲音」,於是她花了兩年的碩士,兩年的博士,以她的爆發內斂的個性,力度,速度,加上亞洲女子骨頭輕的優勢,和選了對的音樂,她的畢業作品打開了國際知名度,之後開始接到國際藝術節的邀請,正因為這些機會,也給了 盈斈 接觸到韓國傳統戰鼓音樂,認識了即興創作。誤打誤撞的 2014 年一次在建築物裡聽到的迴響,第一次啟動了 盈斈對聲音不同層次的感動,她開始從不同的媒材和空間找到了獨到和獨特的聲響 - 感覺我們遺忘的音樂語言,讓建築自己說話,就像我們祖先可以在生活中很輕鬆,也可以很莊嚴地做音樂,那是我們遺忘的一種藝術形式,很古老,不是新的東西。盈斈追求聲音的旅程,充分反映了這個追求,漫長而深刻的探索,並找回我們本來就有,一直都在我們自己的聲音。~~~Photos: 陳盈斈 木魚@ Thorvaldsen Museum 的長廊 盈斈畢業音樂會 的現場演奏照 (2011)Concert Walk 裝扮 @ 冷戰博物館史坦斯堡(Stevnsfort)credit to Jesper Truelsen - 丹麥公視新聞 TV2 ØSTSonic Architecture @ D, 現場演奏照 (2021) Photo credit: Francesco Martello陳盈斈 的藝術世界」官網:http://www.yinghsuehchen.com/影音頻道:https://www.youtube.com/@yingpercussion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inghsuehchen/~~~盈斈 在節目和聽眾們分享的幾支影響她的音樂,以及最近演出的錄音片段:CD音樂: 盈斈聽到這張 Gert Mortensen 的 CD 後,在二十二歲那年去考丹麥皇家音樂院拜他為師,這張 CD 是丹麥音樂家 Gert Mortensen 演奏丹麥作曲家 Per Nørgård 所寫的打擊樂作品 "I Ching (易經)",節目中選播 第一樂章 2011盈斈畢業音樂會演奏希臘法國建築師Iannis Xenakis 寫的音樂, "Psappha", 其實這是很耗體力演奏的作品, 後來因為這支影片, 開始了國際的邀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T5nSkePzg&list=RD1CT5nSkePzg&start_radio=1。節目中選播作品的最後兩分鐘高潮。用台灣的木魚在 Thorvaldsen Museum 的長廊演出, 也可以在專輯裡聽到 (Sound Walk with One Buddhist Woodblock in the Corridor of the Thorvaldsen Museum) 整張專輯可以在這聽: https://orcd.co/9da8ebe電影版的 《幻—建築聲景》目前在Youtube 上有幾個片段:1) Trail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KMxplOY42) "Spe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5BSyRi8W5A&list=RDM5BSyRi8W5A&start_radio=13) "The Pipes of the Brønshøj Water Tow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Y2rvMl-dM4) "Gymnopedie I"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4t5RSOGbw5) "Vertigo 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U8BQ6aDz4g&list=RD3U8BQ6aDz4g&start_radio=1在Thorvaldsen的長廊演奏薩滿鼓的電影片段, 還有在水塔走樓梯的片段,可以進入 盈斈 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yinghsuehchen/ 觀賞。Sonic Architecture 系列的第一場音樂會 五月十五日 在哥本哈根的  Grundtvig’s Church 現場演奏影片是用鹿的肩頰骨演出的。 Red Deer Shoulder Blade 在丹麥的石器時代就被當作樂器使用, 是被丹麥人遺忘的樂器。盈斈:『每次演出時,觀眾的反應都非常熱烈,所以我想分享這支影片,相信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8P1vcy2hhs~~~這個月的丹麥公視新聞媒體報導:2025.10.11 TV2 報導地下18公尺的音樂讓堡壘震動 - 獲獎音樂家陳盈斈的地下巡迴演唱會將冷戰時期的隧道變成了生動的音景。https://www.tv2east.dk/stevns/18-meter-ned-musikken-fik-stevnsfortet-til-at-vibrere-6c087

    55 min
  4. 『文化時空 』系列: 台灣 「三個人 3PEOPLEMUSIC」樂團 2025 芬蘭兩場音樂會 Voice of Taiwan

    17 OCT

    『文化時空 』系列: 台灣 「三個人 3PEOPLEMUSIC」樂團 2025 芬蘭兩場音樂會 Voice of Taiwan

    臺灣音樂團體「三個人」十月 23 日將千里迢迢參加今年在芬蘭舉行的Womex(世界音樂博覽會),並在赫爾辛基的 Temppeliaukio 岩石教堂帶來來自台灣本土的聲音。「我們在台灣這塊土地長大,我們所接受的教育都是來自這塊土地的養分,包括用的曲子的改編,台灣民謠,排灣族的音樂特色,台灣在地所學的文化交流的經驗融入在音樂,這個對我們來講,就是屬於我們在台灣的音樂養分,我們三個人獨特的音樂養分,到芬蘭特別準備的曲目,就是來自我們台灣的聲音,就是我們三個人的聲音,因為我們很明顯的就是台灣人,代表台灣出去演出,我們把我們的音樂帶去芬蘭給芬蘭的觀眾,希望芬蘭的觀眾可以一起聽到我們三個重新演繹我們的文化的感覺。」三位青年音樂家 郭靖沐的樂器古箏,潘宜彤的阮琴,以及 任重的笛簫, 是臺灣少見以古典為底蘊,構築當代音樂思維的創作型室內樂團。2013 年創團的他們,早在台南藝術大學的高中音樂班就是死黨,在學校的一個「音樂跑走」計劃,他們到街頭巷弄做實驗,聽聽大眾的聲音,看他們對國樂的感覺,後來這樣的方式「把音樂帶給大家」,就變成了之後三個人一起到咖啡廳到戶外的演出模式,樂團的名字從此就沒有改過,而且還在台灣拿了很多獎,還把音樂帶出國,驚艷了很多外國人。這次來芬蘭在最大世界音樂節 Womex 選拔被選入 showcase 的團隊,也是第一個代表台灣參加官方舞台showcase 的團隊,他們很期待也很害怕,但他們很想用他們獨一無二的國樂三重奏的音樂,用他們對音樂對台灣的熱情,融化冷。酷,的芬蘭。人。~~~Photos: 三個人 3peoplemusic 樂團,郭靖沐(箏)、潘宜彤(阮)、任重(笛簫) ~~~臺灣音樂團體「三個人」的音樂會時間和地點:WOMEX Showcase 時間:2025.10.23(四) 14:15-15:15 地點:Tampere Hall, Small Auditorium (Daycase Stage), Tampere 購票入場 Voice of Taiwan: 3PEOPLEMUSIC feat Ida Elina(FI) 時間:2025.10.27(一) 19:00-20:00 地點:Temppeliaukio Church, Helsinki 免費入場~~~三個人 3peoplemusic 樂團 和聽眾們分享的音樂:郭靖沐:《島》https://open.spotify.com/track/3LejdN4fZzHvPvbZlGb7KQ?si=74fa71ddd94f4a82取材自臺灣原住民排灣族歌謠〈庫伊的愛情〉,描述男女相互意愛,害羞不敢言明,以吟唱表達愛慕之情。作者將兒女情愛延伸為對生長土地「臺灣」的愛,故取名為《島》。原為張儷瓊教授委託創作箏與阮的重奏曲,創團後加上笛子重新編創為三重奏。 任重:《黑天》 https://open.spotify.com/track/0PhJNLMfbG5pMXGc6jVAv8?si=d4d333e909894005以臺灣民謠《天黑黑》作為素材,在耳熟能詳的旋律動機上,以流行的和弦進行為基底,三種樂器各自想像發揮,引發碰撞融合,呈現出新的樣貌。~~~「三個人樂團」 的臉書官網:三個人 3peoplemusic 「三個人樂團」 的 spotify:https://open.spotify.com/artist/7238qi2yAhFt3xDmOrQvkc?si=XTYOLzIdSzyBjTAnnZPkgA

    44 min
  5. 『文化時空 』系列: 瑞典傳統鍵琴和古典樂小提琴 音樂家,蕭翔尹

    10 OCT

    『文化時空 』系列: 瑞典傳統鍵琴和古典樂小提琴 音樂家,蕭翔尹

    音樂,可以是全民運動。現在在瑞典市內管弦樂團工作的 蕭翔尹,就是用北歐人的方式在北歐玩音樂,而且是活化音樂,把音樂帶進生活,讓「音樂不管是誰都有機會接觸」。台灣台南藝術大學七年一貫的音樂教育,2014 年碩班畢業後工作三年,翔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想出國看看外面世界的夢想。上海的一場提琴大師班讓她聽見了挪威,之後順利讓她申請進入挪威攻讀音樂碩士。在挪威接受了音樂養成的洗禮,翔尹看到了也學會了專注探索自己,尋找在音樂裡自己想要的東西,實現自己對音樂的想法。她最近主辦的一場音樂會,就是讓傳統民謠和即興演奏飄揚在自由和諧的午餐時間公共空間裡,這場音樂會,翔尹和她挪威的弦樂二重奏搭檔用瑞典的傳統鍵琴和挪威的傳統提琴,和剛好人在瑞典的台灣笙樂音樂家共同呈現一種巧妙巧合的多元組合。這樣的安排,其實是很不容易,因為 翔尹是在樂團工作之餘,練琴時間之外,花心力溝通協調製作,因為是在工作生活平衡的北歐,翔尹可以在工作之外排進她想要做的事,可以傳達她對音樂的熱情和趣味,讓音樂的存在在生活中更有意義。~~~Photos: 蕭翔尹的獨照 (credit to 王湘鄉 Hsiang Hsiang Wang),室內樂團音樂會海報照,從左到右:鍵琴二重奏 Nøkkelfele: Sunniva Monstad (挪威傳統小提琴 Hardingfele),蕭翔尹 Hsiang-Yin Hsiao (瑞典傳統樂器 Nyckelharpa) 李俐錦 Li-Chin Li (笙 Sheng)翔尹 和聽眾們分享今年八月中與她合奏的一首現場演奏曲:芬蘭 Åland 島瑞典語民謠 Vem kan selga förutan vind (1909, 芬語: Ken voi tyynessä seilata?, 中譯:無風如何揚帆?)全版 (七分鐘)直接點入收聽:鍵琴二重奏樂團 Nøkkelfele,這場現場演出和樂者(樂者演奏的樂器):Sunniva Monstad (挪威傳統小提琴 Hardingfele),蕭翔尹 Hsiang-Yin Hsiao (瑞典傳統樂器 Nyckelharpa) 客串樂者:來自台灣的 李俐錦 Li-Chin Li (笙 Sheng)~~~翔尹 的個人官網:https://hsiangyinhsiao.com/

    51 min

About

DongXiNanPei, since 2010, is a discussion radio and podcasting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 host taiwanese Yilin Lee-Setälä invites the people living in Nordic countries to discuss about Eastern and Western cross-cultural issues. All interviews can listen from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dongxinanpei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