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井底

新佑未名

一档关注中年人生活的非采矿类节目

  1. Ep.13 高铁飞机上的“钟摆族”:中年跨城当牛马,值吗?

    -5 J

    Ep.13 高铁飞机上的“钟摆族”:中年跨城当牛马,值吗?

    朋友,上下班早出晚归堵车挤地铁很辛苦吧?其实那些奔波各地、不能天天回家的跨城牛马更辛苦。穿梭他乡和故乡的“钟摆族”生活是啥感觉?不同城市间赶飞机火车极限操作中有哪些得与失?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面对一份异地工作机会如何抉择?本期节目特邀两位处于跨城生活的资深职场人士,为大家细数奔波点滴,体会路上的笑与泪,希望节目能留下当代跨城人群的时代剪影,同时对正处于抉择期的朋友提供参考。本期内容高度实用,一个辛酸的话题也能呈现得笑点纷呈,值得推荐。 【出品/主播】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主持人(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第一位:老王,金融老兵,二胎爸爸,已坚持七八年的跨城生活,现阶段在京津沪深四城间穿梭打拼。 第二位:大名,北大学霸,商学院资深运营者,二胎妈妈,工作往返于京沪两地。 【本期之最】 最密集的品牌露出:酒店、航司、按摩仪、矿泉水……两位嘉宾提及的品牌数量创本节目之最(非广告); 最“辛酸”的嘉宾:节目现场被老板召唤,录制结束马上开电脑干活(详见 01:01:33); 最多实用好物分享:基本上都用得着,仔细听、做笔记。其中一些好物见下图: 【期待互动】 I. 想交流:发现有趣人类、畅所欲言沟通、提升表达技巧,尽在节目听友群 II. 想吐槽:请果断加主播微信:divinevine 【时间轴】 03:00 最常见的京津京沪之间的牛马专列是哪些 05:31 高铁飞机上的牛马气和班味儿如何突然地出现? 08:03 做PPT 填表 看书……牛马路上在干嘛? 09:10 跨城牛马的行李list里面都有啥?养生好物和工作必备都有哪些 15:05 奔波路上,到底花了多少时间和金钱? 16:27 上海虹桥和北京南站有哪些节约时间的tips? 19:30 为啥非要选一个跨城牛马的工作呢? 23:35 对家人有亏欠感吗?有啥弥补的好办法? 30:21 跨城中年人的崩溃时刻发生了什么? 36:19 有没有结束跨城生活的时间表呢? 39:32 跨城的人,为什么会报复性觅食或消费? 44:45 跨城牛马如何苦中作乐? 45:54 孩子怎么看跨城的父母? 51:12 怎么选择一份跨城工作呢?图啥? 57:03 跨城牛马会越来越多吗?还是说你老了不得不如此? 58:15 前辈,我到底该不该选这个跨城的offer? 【更多收听方式】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网易云音乐(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1 h 3 min
  2. 17 SEPT.

    Ep.12【中秋特辑】中年小镇做题家:都市故乡,各自高贵

    中秋在望,又话思乡。小镇做题家纵横职场大厂高P,可能在县城婆罗门眼里只是个P。小镇做题家人到中年在大都市当牛马,是否羡慕过故乡“又稳定又能办事儿”的同学亲朋?努力出走半生,到底什么是幸福?日渐远离的故乡对小镇做题家意味着什么?围城内外,何以自处?本期我们特邀北大清华两位学霸、曾经的小镇做题家之王,近节情怯之际畅谈过往和现在,故乡与此间。 【出品/主播】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主持人(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西北旺,北大学霸,金融中鳄,在风生水起的资本市场小有成就。热爱读书、剑胆琴心,虽然享受着金融中心的物欲横流,但内心永远有故乡的雪山和草原。 菜菜,清华学霸,多项官方重磅传媒奖项获得者,在老牌官媒15年坚持奋战在新闻一线,从少女成为媒体老师,但内心依旧热血,笑声依然爽朗,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遥遥领先。 【期待互动】 I. 想交流:发现有趣人类、畅所欲言沟通、提升表达技巧,尽在节目听友群 II. 想吐槽:请果断加主播微信:divinevine 【时间轴】 04:40 当年毕业为啥没回家? 07:42 现在老家令你羡慕和让你diss的各是什么? 12:55 手机上算法推荐呈现给你的故乡都是些啥内容? 16:34 啥是思乡之情?人到中年身在大都市你会思乡吗? 20:10 小镇做题家会读书、能生产内容,为啥他们并不热衷表达关于故乡的事情? 22:53 现在你能待在老家的极限时间是多久? 25:52 定居在大都市,现在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和故乡发生联系的? 29:41 老家同龄的亲朋好友是什么生活状态?有典型画像吗? 33:01 没有祖辈的积累,普通人在老家也是做牛马? 35:40 “县城婆罗门”的子弟去了大城市也会过的更好点?buff怎么叠的? 39:04 上了清北,但也搞不定老家人让你办的事。他们对你失望了吗? 41:52 老家人觉得你不中用而diss你的时候,你有过失落感吗? 47:10 如果有天你被迫必须回故乡,你要干点啥谋生呢? 52:50 有的人卖掉房子接走老人彻底和故乡“断亲”,你会这么做吗? 55:52 人在大都市,有什么好办法和好物可以加强和故乡的联系、增进感情? 58:31 老家一个18岁高中毕业生即将奔赴大城市上大学,你有何良言相赠? 【更多收听方式】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网易云音乐(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1 h 3 min
  3. 10 SEPT.

    Ep.11 年龄是不是问题?职场代际互动观察

    职场不是学校,注定得和各种年龄的人打交道。随着00后毕业,当代职场已经是60/70/80/90/00五世同堂了,打工不分老幼,为生存我们相遇。职场的爱恨情仇里,年龄问题真的是导火索么?不同年龄段的人为了一个KPI,还能好好配合么?年长领导如何真心换真心?年轻领导如何尊重老手艺人?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如何与前辈和谐相处、进行良性职场代际互动?本期节目,我们特邀两位不同年龄段的职场达人,一起聊聊职场代际关系处理及职场不同代际人群的沟通技巧。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段,身在职场,本期都不容错过!节目内容较长、高潮迭起无尿点,尤其末尾有针对职场不同年龄层的实用送礼技巧(不违规且好用),职场人必知必会,诚意奉献,敬请参考。 【出品/主播】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主持人(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王德福,80后金融企业团队leader,是团队年轻人眼里将心比心、真情换真情的好大姐,善于将零食和真诚转化为生产力。 Jack,95后早熟海归,职业履历遍布大陆、美国、香港多地高校,也是一个跨年龄段团队的领导。尤其善于和中老年男性成为忘年交。 【情节提要】 王德福:安慰团队年轻同事的时候和对方抱头痛哭。对方不哭了自己还在哭,年轻同事说领导我好心疼你,你也太不容易了,我爸妈是做XXX的,部门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你尽管说话。 Jack:作为95后,中老年忘年交特别多,能够召唤60 70后出来喝酒撸串,能去对方家里做客吃饭。也拥有大学生年纪的干儿子。社交场合突破中老登社交防线的专家。 邱莫言:作为职场代际关系中承上启下的角色。经常需要把控好团队一些细节问题,否则就会造成说大领导和年轻人之间观念上面的一些冲突。因团队年轻人着装问题被多次罚款。 舟老师:“领导夹菜我转桌,领导面前坐着汇报”的低情商反面典型。亲眼目睹某父辈年纪领导当街撒尿的场景之后,对职场前辈的形象就祛魅了,更喜欢和95后00后同事相处。 【补充信息】 领导嘉宾提及的奥特曼和吗喽表情包: 男性中老登喜欢的礼品: 【时间轴】 06:01 跟高龄同事相处,为啥没有和年轻同事相处那么轻松呢? 08:49 作为95后年轻领导,怎么管理比你大的70/80后员工呢?有什么好用的方法? 11:05 职场上表情包的使用也有讲究,80后如何与95后拉齐认知, 不至于产生误解? 14:24 60后70后为啥看不懂90后00后上班要喷发帘、戴帽子? 17:16 和年龄比较大的领导进行smalltalk,有什么禁忌话题? 19:19 02年的精致装扮美女,为什么头像要用农民老大爷? 23:26 年长的同事有哪些奇葩行为让你难受? 26:00 国企员工因为一个楼里互联网公司员工乱穿衣被查被罚,这都什么情况? 29:40 95后00后同时对工作意义的理解,和80后70后有什么不同? 35:40 在国企,如何当一个既不显得有爹味、又能真正push员工干活的部门领导? 38:17 80后看到95后向上管理的方式,为什么会感到不适? 41:01 80后领导怎样才能让95后00后员工喜欢呢?哪些办法管用? 45:30 90后领导怎么妥善体面地给80后员工派活儿? 47:31 混龄的人员配置是职场必须吗? 53:33 职场跨龄沟通,雷区和舒适区各是什么?有什么必须注意的地方? 01:00:35 为什么有些组织会有平均年龄要求? 01:05:26 被裁只因太老而非犯错,这种扭曲的现实下,打工人还能好好工作吗? 01:07:06 怎么给领导或同事送礼?女领导送什么?男中老登送什么?体制内送什么?给下属送什么? 对内容感兴趣、要来聊聊、想吐槽、或有意加入创始听友股东群,请果断加主播微信:divinevine 更多收听方式: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网易云音乐(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1 h 14 min
  4. 3 SEPT.

    Ep.10 打工的尽头是卖保险吗?

    当代打工人的职业尽头似乎不是光荣退休,而是被迫转型。有人选择“摆摊、开店、自媒体”的“创业三件套”,有人选择“外卖、快递、物流”的“铁人三项”,还有相当一部分履历光鲜的金领选择了当保险经纪人。大厂高管离职卖保险、首席分析师和基金合规总监卖保险,香港优才高才去了香港也在卖保险……当职业之路越走越窄,仿佛条条大路通保险。这班还能好好上吗?卖保险真是当代高级打工人的兜底选择吗?本期特邀已经投身保险事业的80后前大厂精英,和一位对保险充满疑问的00年左右的活力打工人,一起聊聊当代牛马的职业发展,眺望打工生涯尽头。 【主持人】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教师爷(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CC,北大学霸,纵横互联网主流大厂,运营leader出身。近年投身保险代理人行业,学霸本色不改,保持了某司代理人考试史上最高成绩。 一土。迄今为止我们节目最年轻的嘉宾,一位00年左右的早熟职场人,具备互联网、传播等领域工作经验,热爱艺术和创意,正考虑职业转型。 【情节提要】 CC:打工人的最大悲哀在于意义感的缺失,充斥在你的时间里面的很多事情是今天可能要做,明天可能就不做了。你都不知道你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朋友想尝试保险,我会先建议他做好财务上的安排。在这几年内职业转型这几年不要有现金流上的焦虑。做保险的人,可能都有一颗自己当老板的心。 一土:打工意味着你一定要在一个既定的规则下面,而且这个规则是别人给你定好的。我想干点自己写规则的事情,当规则的主人。我可能比较喜欢文化艺术这一类,做个自己厂牌的主理人,或者自媒体创作者。他们身上的那种生命力我比较欣赏。 邱莫言:打工人的转型之路,保险是不是当中必须要路过的?可能不一定。大多数原来在你技能过程当中没有长出其他分叉的人,同时有一定的人脉资源,保险可能会成为一个最大公约数的一个选择。孔乙己长衫里面藏着的可能就是人脉,如果连这个都没有,就去送外卖开滴滴。 舟老师:先认识清楚你是不是个天命打工人。如果是,那你的职场目标很明确,下限是失业,上限是稳定干到退休。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博到稳定退休所需要的一切保障和条件,争取别失业。如果你天生不是个打工人,你的职场其实没有尽头,但也意味着没有终点。 【时间轴】 05:24 从互联网大厂“毕业”,很多金领为什么选择去做保险? 10:37 打工人这种生活方式的问题是什么? 14:20 一个保险代理人的一天是怎样渡过的? 16:11 卖保险真的很赚钱吗?和大厂的收入能比吗? 17:17 做保险也算是一种打工吗?如果是,又为什么要转型呢? 19:58 自由灵活上限高,但你熬得过前两年无底薪不赚钱的生活吗? 21:55 什么样的人适合投身保险行业? 23:08 办了香港高才优才,前赴后继去卖保险,其实是一种虚假繁荣? 24:46 保险行业的淘汰率高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有些人留不下来? 26:44 背景好履历光鲜就一定做得好保险代理人吗?有必然关系吗? 28:15 做保险多大程度上需要贩卖自己的人脉? 29:56 职业转型需要考虑那些具体问题?有一个list吗? 34:10 为什么人到中年会突然理解父母对稳定性的重视?职场上的长期主义存在吗? 36:58 要迈出做销售或卖保险这一步,需要突破那些障碍? 40:46 小镇做题家怎么破冰销售类工作?除了拉不下脸还有什么挑战? 45:13 35岁危机如何应对?怎样转型?转型就是找下份工作吗? 47:48 老员工为什么非要被裁?HR的KPI与此相关吗? 49:59 除了保险,打工人还有啥其他好的选择? 51:58 考虑打工尽头这件事之前,为什么先必须认识你自己? 【补充信息】 CC除了是一位北大学霸和保险代理人考试高分记录保持者,同时也是一位资深古典音乐发烧友,高品质八音盒制作人,大家可以关注他的小红书账号:肖邦的波兰。 对内容感兴趣、要来聊聊、想吐槽、或有意加入创始听友股东群,请果断加主播微信:divinevine 更多收听方式: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网易云音乐(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59 min
  5. 28 AOÛT

    Ep.9 消费变形记:人到中年,我省了什么,又花了什么?

    我买故我在,现代社会里消费是人存在的证据之一。从青年人到中年群体,他们告别了哪些消费领域?又拥抱了什么新的消费领域?被生活暴打过的中年人,是怎么“该省省该花花”的?中年如何用消费打开自己的第二春?本期节目特邀两位消费领域的达人,一起探讨中年人的消费的门道,帮助你练成省钱大法的同时学会开源技巧。 (免责声明:本期节目嘉宾所提及的任何内容及品牌仅代表个人观点。节目内容涉及的任何人和事不针对特定个体) 【主持人】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教师爷(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十二月,精致资深打工人,女装消费领域骨灰级行家,曾经的重心在买,最近致力于卖,在知名平台某鱼上有近20w的成交GMV 烈  叔,艺术家和连续创业者,有丰富的大厂工作和创业经验,烈叔IP和「PWS鹈鹕钓」钓具品牌的创始人 (搜索关注:“无边客厅-烈叔”“PWS鹈鹕钓”) 【情节提要】 十二月:老公异常艰苦朴素,孩子衣服八元一件,但自己的衣服要花四位数。即便如此,夫妻的共识还是非常坚固,没有丝毫裂缝。旅行也不带孩子,以后更不想参加鸡娃大赛,生活里就没有花钱的不是。 烈  叔:模型、摄影、喝茶、潮玩……能把所有爱好玩到增值挣钱的人,能挣敢花。连续创业,终于把爱好发展成了事业,连衣服都能自己制造了。别人出一趟门是旅游,他每天钓鱼自驾是工作。 邱莫言:人到中年,虽然收入在增长,但心情已和之前经济上行期大相径庭,家里婆婆精打细算,自己也在努力省钱:打车+地铁+公交、消费前先在二手平台搜索、买临期物品……现在花钱必须要有正反馈。 舟老师:资本眼中因为人到中年丧失而商业价值的垃圾人群样本。低欲望不消费,没数据无法进行品牌定位,曾经的文学青年连书都不买了,没有冲动消费,只有冲动不消费。商业世界的隐身者。 【时间轴】 03:40   常年在服饰上消费极高、80%的收入穿身上的人,现在也要向学区房低头了吗? 04:34   一个摄影/模型/标本/潮玩的都买限量版的大玩家,创业以后,连衣服也靠品牌置换解决或自己做了? 06:29   中年夫妻的财务大多是分开各管各的吗? 07:34   夫妻消费分歧怎么解?一个爱花钱享受/一个连空调都不舍得开,一个想吃日料、一个想吃自助…… 10:10   年轻时只卖限量款和最贵的,中年后退坑出二手居然都赚钱了,怎么操作? 14:04   收入都来悦己,小孩出生真的就会影响生活吗? 15:26   人到中年,为啥一到北京的二环里或者海淀区,文艺青年都市丽人就自动解锁学区房、防晒衣和电驴? 18:43   真的是穷啥不能穷教育吗?为啥我和老公消费观大相径庭,却有“穷教育”的共识? 20:01   实用消费/家庭消费/悦己消费——中年人的排序和什么有关? 23:17   为什么我的悦己消费程度在婚后、尤其是育后反而增加? 23:54   某记账大师算出来一家三口在北京一年保证吃喝拉撒基本支出的花费是多少? 26:15   生活中精明的中年人有什么“该省则省”的好办法?真的香吗?(重点推荐) 36:45   中年人消费中具体都砍了哪些项目呢?为什么要砍? 40:43   有哪些可以“开源”的领域呢? 47:07   精打细算的中年人有冲动消费吗? 48:27   人到中年增加了哪些消费?什么是“该花就花”的领域? 52:44   奢侈品项目为啥砍掉?是钱还是其他原因? 56:56   给30岁的朋友分享一些消费的感悟,你会说什么? 01:00:17   已婚已育的中年人,如果明天有了1000万,你怎么安排? 01:02:46  已婚已育的中年人,如果明天你失业或者现金流崩溃,你怎么办? 【补充信息】 感受一下烈叔的房间 潮流钓具品牌“PWS鹈鹕钓” 对内容感兴趣、要来聊聊、想吐槽、或有意加入创始听友股东群,请果断加主播微信:divinevine 更多收听方式: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1 h 7 min
  6. 18 AOÛT

    Ep.8 真诚发问:“登味”是种什么味?

    登~登登登登!Intel当年的“五连登”广告放到今天中文互联网语境里可能有骂人嫌疑。“老登”“登味”这种词开始流行,我们对某些现象进行吐槽的语料库进一步丰富了。登怎么理解?究竟是社会现象还只是网络狂欢?登味儿的成份是什么?一身毛病的中年人如何进行正确的“登味管理”?本期节目特邀青年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高校文科教师毛毛雨与我们聊聊“登味”。帮助我们有则改之、无则相互理解,最起码也能增加你的词汇量,助你需要显摆和对骂时不至落败,实用价值突出。免责声明:本期节目所分享内容不指向任何具体的人和事,请勿对号入座,内容不针对任何特定年龄、性别、地域及阶层。 【主持人】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教师爷(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毛毛雨,青年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高校文科教师 【情节提要】 毛毛雨:“登味”与现实中组织与社会的整体权力结构息息相关。无论是爹味、油腻、登味还是未来的什么词,其流行一方面取决于权力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取决于人群共识的打造和分化。 邱莫言:这些都是“登味”,看你中招没:1.不换位思考而故意区分“你和我”;2.用我的一切judge你的一切 ;3.摆烂爱咋咋地;4.过分好为人师。 舟老师:没有边界感、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总想压人一头的居高临下或强迫、没有理由的进攻性……很多人的“登味”可能在现实中被约束了,一旦上网、喝多了、或丧失理智,就开始散发“登味”。 【时间轴】 02:10 领导对你评头论足、“好为人师”一个半小时,这“登味”足吗? 04:24 大家都来评评理,年轻人说我“登”到他们了,这是“误会登”还是真的登? 05:30 线上沟通发几个爱心、几个哈、加“真诚发问”都是有讲究的?是为消除代际隔阂、去除“登味儿”? 09:05 为啥某些情况下女性展现出的“登味”比中年男性还浓好多?“登味”分性别吗? 12:35 啥叫“老登电影”?啥又叫“小妞电影”?电影批评人吐槽很早就用“老登”这个词了吗? 15:43 油腻、爹味、登味儿到底有啥区别呢?之间又有什么交集? 17:14 “登”的多面性和场景普适性、年龄兼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8:44 “登味儿”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核心成分表都包括什么? 21:10 冷漠、倚老卖老、摆烂、好为人师……这些行为也都是“登味”吗? 22:57 文化变迁、关于隐私定义不同,关心你婚姻状况的领导动机里有“登味儿”吗 25:14 面对突如其来的“登味儿”,你如何应对?反击回怼?原地自遁?还是其他? 28:19 饭局上的荤段子、小姑娘作陪,为啥令我们感到恶心?都是同学你装什么逼? 32:39 年龄不是“登”的唯一面向,所谓“老登”,和年长者往往处于组织领导地位且网络话语权掌握在年轻人手中有关系吗? 34:53 现实中越弱势、网上越强势吗?背后啥原因? 38:16 登不登和性别无关,其他的什么民族地域都能归结到阶级上?还是个经济问题? 40:03 媒介环境有多重要?为啥会出现吗喽表情包、体制内微信聊天三颗爱心三个玫瑰三个抱拳的表情用法? 42:13 自省一下,你自己啥时候最容易出现“登”的行为并散发“登味”?背后原因是什么? 46:30 年龄大了,如果怕被说老登从而走上另一个极端:少言寡语、自成天地、冷漠微笑……这样就行了吗?就不会被攻击吗? 48:18 从自身做起,“登味管理”应该如何进行呢? 50:27 “登”“登味”作为流行词或网络文化现象,何去何从?各种词语流变所指的现象和行为还会存在吗?我们社会的共识还会形成吗? 对内容感兴趣、要来聊聊、想吐槽、或有意加入创始听友股东群,请果断加主播微信:divinevine 更多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人在井底)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58 min
  7. 6 AOÛT

    Ep.7 领导,我太想进步了:掼蛋羽毛球里的职场社会学

    你可能是“领导夹菜你转桌”“坚决扣杀领导大比分获胜”的职场白目,但你身边一定有些同事非常善于给领导喂牌、打商务球、甚至成为领导离不开的掼蛋搭子和固定队友。职场环境中的运动,从来不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目标,而是一种提供情绪价值的社交货币和表演行为。羽毛球商务/人情球怎么打?掼蛋为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娱乐项目?啥运动都不会如何在组织里成功破局?裁员潮里如何通过运动加分项给自己上保险?职场社会学的思维框架是啥?……本期我们诚邀两位职场运动达人,以掼蛋和羽毛球为切入口详解“职场社会学”,揭秘职场人上升秘籍及避坑指南,无论你是懵懂多年的牛马,还是一腔热情的职场新血,本期内容都值得你收藏分享。严正声明:本期节目内容纯属经验分享,无任何不良引导。 【主持人】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教师爷(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彪哥,风流倜傥北大才子,深耕体育产业十几年,覆盖足篮乒羽掼蛋各种赛事赞助及组织,深谙“体育社会学” 赵赵,朝气蓬勃的北京事业单位运动女青年,各种场景羽毛球打法和对方实际需求轻松拿捏 【情节提要】 彪哥:掼蛋社会学资深研究者。陪领导玩让别人看出来你很有情商,也别和某个领导绑定太深,尺度拿捏好 赵赵:95后00后更在意自己运动的体验,这个场地站着自己领导没人陪,旁边场地站着自己固定的运动搭子,他们中真有些人就直奔搭子 邱莫言:我老公天天在公司玩魔兽,没有领导玩咋办?要么他当领导,要么他等新一代领导长大 舟老师:现在运动装备这么贵,要不要贷款向上社交?ROI怎么算?这成本能收回吗?装备太好我把领导打伤了怎么办? 【时间轴】 02:43 同样一场羽毛球,职场商务球和正常技术球有啥不同打法? 05:37 掼蛋如何一夜之间风靡大江南北,曾一度成为官场标配的? 10:25 体制内外,人情之间,向上还是向下社交?掼蛋如何体现社交货币属性? 14:27 两块羽毛球场,一边是领导一边是搭子,怎么选?如何完美解决两难的问题? 15:36 职场运动搞得好的职场人士,到底有那些正收益? 19:26 绿荫场上,为啥领导必须是前锋? 21:09 职场运动让你你和领导的关系在上下级之外,会有另一层关系,这让很多人不明觉厉 21:28 “领导夹菜你转桌”的同事,适合参与什么样的职场运动? 24:16 单位里面职场运动的小生态是什么?谁组织?会喊谁参加?高频参加和低频参加的都是什么人? 26:46 入职时填的那张表里面的“兴趣爱好”栏,为什么千万不要填“读书旅游”之类的内容? 29:03 有没有积极参与职场运动却适得其反、得罪了领导和客户的反例? 30:40 相比70、80后,95后00后更不care职场运动和向上社交?有这事儿吗? 31:37 体育项目也烧钱,如果你真心要参与职场运动,你得搭上多少成本?贷款向上社交的ROI是多少呢? 33:52 所有运动项目都看装备,那么其中的鄙视链是什么?羽毛球、掼蛋你不知道的钱花哪儿了? 35:32 为什么说掼蛋是一项极好的私密社交运动?听说掼蛋把茅台的股价打下来了? 38:01 一项运动想成为职场社交货币,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39:53 跪舔球、人情牌……这些是否意味着职场运动就要以尊严为代价? 42:37 职场运动以后可能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 43:39 有些高手自己什么项目都不会,但他能让整个职场运动运转起来,这都是什么样的人? 47:26 职场新人怎么选职场运动?如何准备? 对内容感兴趣、要来聊聊、想吐槽、或有意加入创始听友股东群,请果断加主播微信:divinevine 更多收听方式: 小宇宙APP(人在井底)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55 min
  8. 30 JUIL.

    Ep.6 一年能赚3600的孩子,虎妈狼爸还要揍吗?

    生都生了,塞不回去,况且根据国家最新政策3岁以下孩子每年每人还有3600元育儿补贴。中年人和娃斗智斗勇,免不了动手,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对于猴儿一般欢脱的年纪,非打不可的尺度怎么掌握?谆谆教诲的内容说些什么?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有什么科学育儿办法的分享?怎样认知父亲和母亲的角色?本期特邀两位教育行业资深人士,共话育儿难题。本期节目欢迎为人父母的朋友深度交流分享、尤其建议更年轻的朋友们收听,掌握套路,少走弯路。领好国家育儿补助,共建优秀原生家庭。 【主持人】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教师爷(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弓小箭,衡水学霸,北大才女,媒体互联网教培行业资深人士,现教育产品策划人 凤梨老师,北京重点中学初中语文老师,和孩子处成兄弟,对教育制度有系统反思 【情节提要】 弓小箭:我看遍市面上所有的育儿书籍发现其实没用,可以打,也可以夸,这都有用 凤梨老师:很多父母误以为跟小孩沟通无问题,实际上是毫无沟通,只是他能执行你的命令而已 邱莫言:在家里我可能是容忍度最低的人,然后也是最拉得下脸的人。家里总要有个人唱黑脸 舟老师:我将玩具当成毒蘑菇假装误食倒地,以游戏化沟通方式让孩子主动收玩具 【时间轴】 07:27 读遍市面上的育儿书发现没用,面对他某些行为,只能打了┓( ´∀` )┏ 09:38 家里总得有一个人唱黑脸,那我来吧┭┮﹏┭┮ 10:47 现代社会家长面临的一大困境:根本没有和孩子沟通的机会,哎[○・`Д´・ ○] 12:36 无能狂怒可能只是一种成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孩子未必知道你在怒什么~(`ヘ´)=3 15:25 孩子的哪些行为会令你生气?有排序吗? 18:41 学校在培养工业标准件的路上走得太远,家庭教育别可这么做了!^(* ̄(oo) ̄)^ 22:15 当老师的人、教育行业牛马,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27:06 需要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沟通,比如,你可以做一个游戏 30:02 你怎么才能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他们中间流行什么? 32:07 为什么培养孩子得先培养老公?除了爸爸很重要,而且有可能和孩子处成兄弟! 35:03 孩子通常有什么对抗方式?最后谁妥协 39:56 和孩子相处比较平和的状态是什么感觉? 44:06 夸他从而激发他的责任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沟通方式。 47:05 孩子比较容易沟通过轨的年纪是多少? 48:31 女孩天然和母亲更亲?孩子的性别对亲子关系有影响吗? 50:06 面对孩子,需要给他们划出的红线都有哪些? 如果对内容感兴趣,欢迎联系主播进入创始听友股东群,请加微信:divinevine 更多收听方式: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58 min

À propos

一档关注中年人生活的非采矿类节目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