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

支持西藏、留学法国的一名中国学生回国探亲期间被捕

法国政商针对经济学家加布里埃尔·祖克曼提出的“巨富税”争议是周三《世界报》头版有关国内议题的重点,祖克曼提出对超过1亿欧元财富每年征收2%的税。该方案引发商界强烈反弹,企业雇主协会表示将召集“大型会议”抗议,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LVMH)首席执行官阿尔诺更警告此举将“击垮经济”。然而,在法国债务问题背景下,这项被称为“祖克曼税”的提议赢得舆论支持,迫使总理塞勒科尔努向支持该方案的社会党作出政策姿态。大企业和富裕阶层认为自己被“针对”,正努力游说以扼杀该计划,或推动出台更温和的替代方案。

《世界报》的报道指,围绕亿万富翁征税的争论并非法国独有,德国、英国和巴西等国同样掀起相关辩论。

特朗普联大发言 展开全面抨击

就国际议题,《世界报》头版刊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照片,关注他在联大的演讲。发自纽约的特约报道标题是“在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展开了全面抨击”。报道以他对联合国总部纽约大厦的自动扶梯的格外关注开篇,将他乘坐的扶梯突然暂停以及他演讲时提词器出现故障,视为是联合国功能失调、对他充满敌意的象征。而他的演讲也毫不掩饰,不再使用外交辞令,抨击联合国低效无力,称其只是“撰写无用信件的机器”;他批评欧洲在移民和气候问题上的政策;以美国击沉毒贩船只等事件自夸,说“我一切都做对了” "大家都说我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报道注意到,与在其它议题的批评和威胁相比,特朗普没有过多关注法国等多国前一天承认巴勒斯坦国。而最引人意外的是,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突变。他在演讲中说,乌克兰“有能力赢得这场战争”,称俄罗斯为“纸老虎”,并未展现出真正强国实力,最后还押注战争的经济成本将使普京面临国内支持率下降。作者写道,尽管这一转变令人震惊,但就此预测美国将采取对乌新策略仍为时过早。美国尚未宣布向基辅直接交付反导导弹,而此前他已多次对俄释出过“最后期限”“最后通牒”,与其言辞相比,行动会更有说服力。

支持西藏、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回国探亲期间被捕

有关中国,国际版一篇报道,关注一名支持西藏、曾在法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张雅迪,今年夏天回中国探亲期间被捕。报道说,这位22岁的留学生曾为华语网站 中国青年声援西藏(Chinese Youth Stand for Tibet)(CYST)撰文,这可能让她在中国面临“分裂国家”的指控。

报道介绍张雅迪曾就读于巴黎的ESCP商学院,原计划之后将赴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继续深造。报道形容她在社交网上的照片,呈现出的是一个“平凡而开朗的青春女性”。在法国她曾参加过几次反对中共政策的集会,但主要活跃于网络,以“Tara Freesoul”为笔名,为网站“中国青年支持西藏”网站撰文,该网站致力于“在华语社群中推广对藏族文化的更好理解,质疑和反思汉族民族主义,并探讨民族冲突与偏见问题”。

7月5日她返回中国,先到长沙探亲,月底又前往云南藏族旅游区香格里拉旅行。7月30日开始,她突然与外界失联。其在德国的藏族伴侣和CYST网站联合创始人段晶(音,Ginger Duan)仅偶尔收到她的零星消息,内容含糊,称自己“生病”或“情绪低落”,并不再像之前那样用藏语、而是改用英文交流。

9月16日,人权律师江天勇前往长沙为她的母亲提供法律援助,但在约定的咖啡馆被警方带走,讯问后获释。据人权观察组织说,张雅迪已被控“煽动分裂国家”。该组织中国问题专家乌鲁约尔( Yalkun Uluyol_ 表示:“声援藏人和维吾尔人、推动他们的权利不应是犯罪。张雅迪是北京政治抓捕的最新受害者。各国必须紧急回应这种跨境镇压。”

段晶形容张雅迪“真诚、热情又很勇敢”。她们在2024年初结识,当时CYST网站刚建立,而张雅迪正在学习藏语,对藏文化非常投入。她最受关注一篇文章,批判了“解放西藏、废除农奴制”的官方说法,称之为“中国民族宣传的最大谎言”。她通过对比史料,指出在1951年前,西藏虽确是封建制,但农奴境遇与清末民国时期中国普通农民并无显著差别。

在法国,张雅迪与一些批评中共政策的年轻人关系密切,“中国自由阵线”发起人、32岁的艺术家江圣达(音)称她是“热情、开朗的女孩”,特别是她对西藏的关注对他印象深刻,他说,“这很少见,大多数中国异议人士虽反对中共,却很少关心少数民族,更坚持中国统一。”

报道说,尽管朋友们提醒张雅迪回国风险很大,她仍坚持每年都回去,希望保持与祖国的联系。段晶说,“她为自己的写作感到自豪,希望文章能被更多人看到。我希望她的被捕至少能让外界关注这些文章,我们行动都是非暴力的,我们倡导‘和解’,因为汉族和藏族之间存在很多偏见。而北京的做法恰恰表明,当局并不想解决西藏问题,不希望汉藏建立良好关系”。她本人也曾遭中国当局骚扰,父母在国内受到恐吓,要求她保持沉默。

报道最后说,法国外交部与中国驻法大使馆目前都未对此事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