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打工人的职业尽头似乎不是光荣退休,而是被迫转型。有人选择“摆摊、开店、自媒体”的“创业三件套”,有人选择“外卖、快递、物流”的“铁人三项”,还有相当一部分履历光鲜的金领选择了当保险经纪人。大厂高管离职卖保险、首席分析师和基金合规总监卖保险,香港优才高才去了香港也在卖保险……当职业之路越走越窄,仿佛条条大路通保险。这班还能好好上吗?卖保险真是当代高级打工人的兜底选择吗?本期特邀已经投身保险事业的80后前大厂精英,和一位对保险充满疑问的00年左右的活力打工人,一起聊聊当代牛马的职业发展,眺望打工生涯尽头。
【主持人】
邱莫言:退役电台制片人 现役金融大长腿
舟老师:文字工作者,野生教师爷(公众号:高配生活)
【本期嘉宾】
CC,北大学霸,纵横互联网主流大厂,运营leader出身。近年投身保险代理人行业,学霸本色不改,保持了某司代理人考试史上最高成绩。
一土。迄今为止我们节目最年轻的嘉宾,一位00年左右的早熟职场人,具备互联网、传播等领域工作经验,热爱艺术和创意,正考虑职业转型。
【情节提要】
CC:打工人的最大悲哀在于意义感的缺失,充斥在你的时间里面的很多事情是今天可能要做,明天可能就不做了。你都不知道你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朋友想尝试保险,我会先建议他做好财务上的安排。在这几年内职业转型这几年不要有现金流上的焦虑。做保险的人,可能都有一颗自己当老板的心。
一土:打工意味着你一定要在一个既定的规则下面,而且这个规则是别人给你定好的。我想干点自己写规则的事情,当规则的主人。我可能比较喜欢文化艺术这一类,做个自己厂牌的主理人,或者自媒体创作者。他们身上的那种生命力我比较欣赏。
邱莫言:打工人的转型之路,保险是不是当中必须要路过的?可能不一定。大多数原来在你技能过程当中没有长出其他分叉的人,同时有一定的人脉资源,保险可能会成为一个最大公约数的一个选择。孔乙己长衫里面藏着的可能就是人脉,如果连这个都没有,就去送外卖开滴滴。
舟老师:先认识清楚你是不是个天命打工人。如果是,那你的职场目标很明确,下限是失业,上限是稳定干到退休。你要做的就是努力博到稳定退休所需要的一切保障和条件,争取别失业。如果你天生不是个打工人,你的职场其实没有尽头,但也意味着没有终点。
【时间轴】
05:24 从互联网大厂“毕业”,很多金领为什么选择去做保险?
10:37 打工人这种生活方式的问题是什么?
14:20 一个保险代理人的一天是怎样渡过的?
16:11 卖保险真的很赚钱吗?和大厂的收入能比吗?
17:17 做保险也算是一种打工吗?如果是,又为什么要转型呢?
19:58 自由灵活上限高,但你熬得过前两年无底薪不赚钱的生活吗?
21:55 什么样的人适合投身保险行业?
23:08 办了香港高才优才,前赴后继去卖保险,其实是一种虚假繁荣?
24:46 保险行业的淘汰率高到什么程度?为什么有些人留不下来?
26:44 背景好履历光鲜就一定做得好保险代理人吗?有必然关系吗?
28:15 做保险多大程度上需要贩卖自己的人脉?
29:56 职业转型需要考虑那些具体问题?有一个list吗?
34:10 为什么人到中年会突然理解父母对稳定性的重视?职场上的长期主义存在吗?
36:58 要迈出做销售或卖保险这一步,需要突破那些障碍?
40:46 小镇做题家怎么破冰销售类工作?除了拉不下脸还有什么挑战?
45:13 35岁危机如何应对?怎样转型?转型就是找下份工作吗?
47:48 老员工为什么非要被裁?HR的KPI与此相关吗?
49:59 除了保险,打工人还有啥其他好的选择?
51:58 考虑打工尽头这件事之前,为什么先必须认识你自己?
【补充信息】
CC除了是一位北大学霸和保险代理人考试高分记录保持者,同时也是一位资深古典音乐发烧友,高品质八音盒制作人,大家可以关注他的小红书账号:肖邦的波兰。
对内容感兴趣、要来聊聊、想吐槽、或有意加入创始听友股东群,请果断加主播微信:divinevine
更多收听方式:
Apple Podcast(人在井底)
豆瓣播客(人在井底)
知乎播客(人在井底)
网易云音乐(人在井底)
QQ音乐(人在井底)
喜马拉雅(人在井底)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3 September 2025 at 16:00 UTC
- Length59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