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 Hacker News 每日播报,今天我们聊聊英伟达与英特尔的世纪联手、Meta 智能眼镜的未来一瞥、Slack 的天价账单、一个能获取所有 Entra ID 租户权限的史诗级漏洞,以及 CERN 充满奇思妙想的“鼠标收容所”。
Slack 每年向我们多收取 19.5 万美元
SaaS 服务的价格上涨是许多企业用户心中永远的痛。最近,一篇标题直白的帖子在社区引发热议:“Slack 每年向我们多收取 19.5 万美元。”这笔巨款背后,是 Slack 计费模式的调整,也触动了企业在选择 SaaS 服务时关于成本、便利性和供应商锁定的敏感神经。
涨价的根源
文章作者所在的公司拥有数千名员工,账单突然暴涨并非因为用户激增,而是 Slack 调整了计费策略。新的计费模式似乎对“非活跃用户”或“偶尔登录的用户”不再宽容,将更多账户纳入了付费席位的范畴。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许多员工可能仅在特定项目或偶尔需要使用 Slack,这种“一刀切”的计费方式无疑会让成本急剧攀升。这笔突如其来的开支,迫使该公司重新审视与 Slack 的合作关系。
社区的广泛讨论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关于 SaaS 商业模式的广泛讨论。许多人认为这是典型的“先用低价吸引用户,待用户深度依赖后大幅提价”的策略,尤其是在 Salesforce 收购 Slack 之后,这种为了追求营收增长而采取的激进手段似乎变得更加常见。
面对高昂的成本,大家纷纷开始探讨替代方案。Microsoft Teams 因其与 Microsoft 365 捆绑,常被视为“免费”的首选。此外,Mattermost、Zulip 等开源自托管方案也备受推崇,它们为企业提供了更高的控制权和更低的长期成本。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企业自身的用户管理策略也值得反思。定期清理不活跃账户、为不同活跃度的员工选择不同的沟通工具,或许是更高效的管理方式。少数声音也为 Slack 辩护,认为其出色的用户体验和强大的集成能力,对于高度依赖即时沟通的团队来说,依然是值得的投资。归根结底,Slack 的这次涨价提醒了所有企业: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必须警惕供应商锁定带来的商业风险。
英伟达投资 50 亿美元入股英特尔
科技界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长期以来的竞争对手英伟达(Nvidia)和英特尔(Intel)宣布达成“地震级”合作。英伟达不仅向英特尔投资 50 亿美元,两家公司还将联手开发全新的 x86 处理器,此举无疑将重塑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
合作的核心内容
这项合作主要涵盖两大领域:
- 消费级 PC 市场:双方将共同开发“Intel x86 RTX SOCs”,通过 NVLink 接口将英特尔的 x86 CPU 与英伟达的 RTX GPU 紧密集成在同一片上系统(SoC)中。这种设计将实现统一内存访问(UMA),大幅提升性能和能效,尤其适合轻薄游戏本,直接对标 AMD 的 APU 产品线。
- 数据中心市场:英特尔将为英伟达定制 x86 处理器,用于其 AI 和加速计算产品。这些芯片同样会利用 NVLink Fusion 技术,实现 CPU 与 GPU 之间远超 PCIe 的带宽,为 AI 工作负载提供强大支持。
与此同时,英伟达以 50 亿美元购买了英特尔约 5% 的股权,这笔资金对英特尔推进其 IDM 2.0 战略、追赶台积电至关重要。
市场震动与担忧
这一“万万没想到”的合作在科技圈引发了剧烈反响。许多人认为,AMD 现在肯定“压力山大”,因为英特尔在笔记本 CPU 市场的统治地位与英伟达在游戏 GPU 市场的绝对优势相结合,将形成一股强大的市场力量。
然而,强强联手也引发了对垄断的担忧。有人直言,这是“英伟达在巩固其垄断地位,同时扶持一个正在衰落的垄断者”。这种合作是否会扼杀市场竞争,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此外,英特尔自家 GPU 部门(Xe 图形架构)的未来也变得扑朔迷离,是否会被边缘化还有待观察。
从技术角度看,英伟达强大的 CUDA 软件生态将是新产品的巨大优势,这可能比任何硬件组合都更具吸引力。这次合作无疑是半导体行业的一次重大洗牌,为英特尔的复兴之路注入了新活力,也让未来的市场竞争充满了变数。
Meta 发布带显示屏的 Ray-Ban 智能眼镜
Meta 在 Connect 大会上发布了一款重磅新品——Meta Ray-Ban Display 智能眼镜,并配套推出了 Meta Neural Band 腕带。这不仅仅是又一款智能眼镜,更被 Meta 定义为一个“突破性的 AI 眼镜品类”,旨在帮助用户“抬头看世界”,在不掏出手机的情况下完成日常任务。
核心亮点
- 沉浸式显示:眼镜内置了全彩、高分辨率的单目显示屏,采用定制光引擎和波导技术,确保了高清晰度和隐私性。显示内容仅在需要时出现,不干扰视线。
- 神经腕带交互:配套的 Meta Neural Band 腕带是一大创新。它通过解读用户手部肌肉的微弱电信号(EMG),实现通过微妙的手势来直观地控制眼镜功能,无需触摸眼镜或手机。
- AI 驱动功能:集成了 Meta AI,不仅能语音问答,还能通过显示屏展示视觉答案和分步指南。用户可以直接在眼镜上查看消息、进行视频通话、获取步行导航、实时翻译对话,并控制音乐播放。
- 设计与续航:延续了 Ray-Ban 经典的 Wayfarer 设计,重量仅为 69 克。眼镜本身续航长达 6 小时,配合充电盒可达 30 小时。
技术与隐私的权衡
这款售价 799 美元起的产品,代表了 Meta 在可穿戴 AI 设备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它无疑会引发关于技术、隐私和社会接受度的广泛讨论。
一方面,EMG 腕带的交互方式被认为是“魔法般”的,其在人机交互领域的潜力令人兴奋。将显示屏、AI、电池等集成到时尚的镜框中,也展示了其强大的工程能力。
另一方面,隐私问题依然是绕不开的话题。内置摄像头和麦克风的设计,即使有 LED 指示灯,也难以完全消除公众对被录制监控的担忧。Meta 作为一家数据驱动的公司,其对用户数据的处理方式将持续受到严格审视。这款产品能否在便利性与隐私担忧之间找到平衡,并被市场广泛接受,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Show HN: 截屏时文字会消失
一个有趣的 Show HN 项目向大家发起挑战:“你无法截屏这个。”它展示了一个独特的网页功能:当用户尝试对页面上的文字进行截屏时,这些文字会神奇地消失。这个巧妙的技术演示,引发了人们对前端技术边界和内容保护的思考。
实现原理猜想
虽然项目没有透露具体实现细节,但其背后很可能运用了巧妙的前端技术。常见的实现方式包括:
- JavaScript 事件监听:通过监听键盘快捷键或浏览器窗口的 blur 事件,一旦检测到截屏意图,就迅速通过 JavaScript 修改 DOM,例如将文字的透明度设为 0 或直接移除元素。
- CSS 动态修改:结合 JavaScript,动态地将包含文字的元素的 display 属性改为 none,使其在截屏瞬间不可见。
- Canvas 渲染:页面上的文字可能并非标准 HTML 文本,而是通过 <canvas> 元素绘制的图像。检测到截屏操作时,可以迅速清空或重绘 Canvas。
实用性与局限性
这个项目不仅展示了技术的趣味性,也引发了关于其应用场景和局限性的讨论。虽然它可以用于保护敏感信息或防止内容盗用,但这种“防截屏”机制很容易被绕过,例如用手机拍照、使用开发者工具查看源码,或者禁用 JavaScript。
因此,它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安全剧场”(security theater)——表面上看起来安全,但实际效果有限。同时,这种机制也可能带来糟糕的用户体验,阻碍了用户进行正常的记录和分享。尽管如此,这个项目依然是一个典型而有趣的 Hacker News 话题,它展示了前端技术的无限可能性,并促使社区深入思考技术、用户体验和伦理之间的关系。
KDE 现在是我最喜欢的桌面环境
一位开发者分享了他从 Sway 切换到 KDE Plasma 桌面环境的经历,并由衷地赞叹 KDE 已经成为他最喜欢的桌面,甚至认为其体验超越了 Windows 和 macOS。
功能强大且高度集成
作者最初是为了让家人能更轻松地使用电脑而安装了 KDE,但很快就被其丰富的功能和出色的性能所折服。他列举了几个亮点:
- 功能完整性:网络小程序能提供信道、信号强度等详细信息,并支持二维码分享 Wi-Fi;内置的截图工具不仅功能强大,还能智能记住截图区域。
- 强大的窗口管理:通过“窗口规则”功能,可以轻松解决特定程序(如 Steam)启动时窗口总在最前的问题,实现对应用程序窗口的精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18 September 2025 at 23:48 UTC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