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医生朋友聊聊

VOL.080秋冬瞎吃膏方反遭罪?梁主任拆解 5 款热门膏,疲乏、掉发、失眠、湿气重的人快对号入座!

换季天气一变,不少朋友就被失眠、没精神、头发差、口干舌燥的小毛病缠上,想趁十一好好调理却不知从何下手?别担心,今天这档 “膏方节好物推荐” 十一特别节目,专门为大家解难题!

想要详细了解膏方的,可以+v(nideijiankang)  

我们再次请到老朋友梁晓军主任,他会从中医辨证角度,拆解酸枣仁膏、人参黄精膏、玉灵膏、桑葚五黑膏、五指毛桃茯苓膏这5款膏方。膏方是秋冬藏养好选择,方便易吸收,但关键在 “对症”。到底哪款适合你?跟着梁主任把精准养生功课做足,十一科学进补不踩坑,解锁健康密码!

一起走进今天的《找个医生朋友聊聊》。

医生朋友介绍

加入听友群

请加微信:

公众号(干货文字版):是阿玺呀

时间轴

01:02 中国人咋就这么爱“补”?想补就补对吗?

03:40 啥是丸散膏丹?中药里的这 4 种剂型,搞懂了吃药不糊涂!

05:55--12:29 半夜总醒、睡不踏实?可能是心血亏了,酸枣仁膏了解下!

酸枣仁膏主要养血安神、清心除烦,适合那种着容易醒,睡不踏实的人,里面的酸枣仁是主打,专门针对失眠,能帮着安神,让脑子别总胡思乱想,容易入睡。茯苓能健脾祛湿,好多人失眠跟脾胃不好也有关系,脾胃舒服了,睡眠也能跟着好。龙眼大家就更熟悉了,平时吃龙眼都知道能补气血,气血足了,心神有营养,睡眠自然就安稳了,这三样搭配在一起,从不同方面帮着调理睡眠。

12:30--21:30 天天没精打采还乏力?多半是气虚了!人参黄精膏试试!

人参黄精膏就是专门针对身体乏力、没精神的。人参大家都知道,是大补元气的,比如平时累着了,或者大病之后身体虚,吃点人参就能快速补力气,让人精神点。黄精就更温和了,能补肝肾、益精血,还能健脾,它不是那种一下子补得特别猛的,是慢慢滋养身体的,把身体的底子补好,气血足了,自然就有力气,精神头也足了。这俩搭配,一个快速补元气,一个慢慢养底子,对改善乏力、没精神特别管用。

21:31-- 25:42 女性美容秘籍:从内而外调养身体,玉灵膏养心血、安神,帮你提状态!

玉灵膏主要是养心血、安心神。比如总觉得脸没气色(不是晒黑的那种,是偏黄、偏淡,看着没精神)、稍微动一动就累得慌、晚上躺床上脑子停不下来、睡不踏实,或偶尔心慌、提不起劲,这些情况跟“心血不足”有关,玉灵膏就能派上用场。它的调理思路很实在 ——不是猛补,而是慢慢帮身体把“心血”补起来。心血足了,脸上能透着好气色,疲劳感会减轻,晚上也更容易静下心来睡安稳;而且心神稳了,白天做事也能更专注,不会总觉得慌慌的、没力气。不过得提醒一句,玉灵膏虽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比如容易上火、嘴里发苦、大便干结的人,或者感冒发烧、有急性炎症的时候,就暂时别用,不然可能会加重不舒服。简单说,它更适合平时 “气血偏虚、心神不宁”,但又没到严重生病程度的人,作为日常调理的帮手。

25:43-- 32:30 别瞎吃补品了!桑葚五黑膏:吃着养发,顺便补了肾、记东西还变快!

中医说“肾其华在发”,头发好不好跟肾有关系,而且气血足不足也影响头发。桑椹能补肝肾、益精血,精血足了,头发就能得到滋养,不容易掉,还能变黑亮。黑豆、黑芝麻、黑米这“三黑”,符合中医“黑色入肾”的理论,能补肾气、养精血。最适合这两类人:一是“肾阴虚”,比如头发早白、掉发多,平时手心脚心发热、晚上睡觉出汗;二是“肾精不足”,比如记忆力差、腰酸痛、膝盖没力气,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朋友,或者长期熬夜、压力大的年轻人,肾精耗得多,吃这个能慢慢补回来。

32:31-- 34:23 【秋季首选】秋梨膏虽好别贪嘴!润完嗓子可能让你痰多到难受!

秋梨膏主要是润肺止咳、生津止渴,尤其适合秋冬肺燥的问题。最有效是两类情况:一是“燥咳”,比如喉咙干痒、咳嗽没痰,或者痰少、黏在喉咙里咳不出来,早上起来咳嗽更明显;二是“肺燥伤津”,比如口干舌燥、嘴唇裂、声音沙哑,尤其是经常说话的人(像老师、主播)、长期待在空调房的人,吃梨膏能快速缓解。

34:24-- 39:08 五指毛桃茯苓膏太懂打工人了!健脾祛湿 + 补益气力,喝完超舒服!

五指毛桃茯苓膏主要是健脾祛湿、补益气力的,和中医“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的思路结合,还加了祛湿的成分。最适合 “脾虚湿盛” 的人:平时觉得身体沉、没劲儿,还总觉得肚子胀、大便黏马桶,或者舌苔特别厚的人,这些情况大多是脾虚有湿气导致的。里面的五指毛桃能补肺气、健脾胃、祛湿,还能让人气力足;茯苓、山药、芡实、莲子都是健脾祛湿的好东西,能帮着把脾胃调理好,脾胃好了,湿气就能排出去;橘皮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让脾胃运化更好,还能缓解腹胀。

39:09-- 41:15 大家记住这几点,吃膏才安全有效!

l 辨证选方:别跟风买,比如湿气重别吃人参黄精膏,容易腹胀;失眠别吃梨膏,偏凉可能加重虚烦。

l 控制用量:按说明书吃,别觉得 “多吃效果好”,过量容易伤脾胃。

l 注意时机:感冒、发烧、拉肚子时别吃;空腹吃容易刺激脾胃,建议饭后半小时或按特定时间。

l 观察反应:吃了如果出现上火、腹胀、拉肚子,先停 1-2 天,要是还不舒服,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