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公务员考试必备

航向你的海岛

欢迎收听《时政新闻|公务员考试必备》,这是一档专为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朋友们打造的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会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权威的时政新闻,让你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提高你的时事政治素养和应试能力。无论你是在上班的路上,还是在休息的时候,只要戴上耳机,就能随时随地听到最新的时政资讯。无论您是想了解时事,还是想备考公务员,这里都是您的最佳选择。赶快关注我们的播客,让我们一起跟随时政新闻,走向成功吧! 由于部分内容有敏感词,不能完整呈现,敬请谅解! (来自: https://music.163.com/djradio?id=963434398 )

  1. 20/04/2024

    中国经济具有稳定增长的巨大潜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表明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开局良好。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继续超过30%。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经济增速名列前茅,2023年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稳定增长的巨大潜力,国际上一些人鼓吹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中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区域经济具有多样性和内生活力。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同样经济活力足、增长潜力大。其次,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在这背后,是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超大规模的市场等提供的支撑。再次,中国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将为经济发展不断带来机遇。另外,中国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足,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中国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企业在5G通信设备、高铁、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很强竞争力。中国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有庞大的科技人才储备,科技创新潜力大,可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韧性的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消费远未见顶。2023年,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经济、天水麻辣烫等走红网络,显示中国国内消费正在稳步复苏。中国政府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8亿人。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为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当前,经济全球化虽遭遇逆流,但仍在深入发展。通过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同各方分享市场机遇的决心,这有助于提振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这对世界意味着更多机遇,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 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全球发展贡献强大动力。中国致力于进一步深化同地区各方的贸易投资合作,正在推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一个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将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更强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9日 第 03 版) 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697504&radio=963434398

    4 min
  2. 17/04/2024

    从丝线经纬中窥见文明之光

    头戴簪花,手执团扇,衣袂飘飘……春日融融,走在江苏苏州的大街小巷,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频频映入眼帘。他们探访园林、水镇,感受江南古韵今风,也以身“入景”,让人有历史穿越之感。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持续升温,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追慕霓裳之美。传统服饰成为不少人塑造个性形象和生活仪式的一种选择。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誉。各式传统服装,不止于美,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反映着社会整体习俗、思想、技术及其文化特征。秦汉服饰古朴庄重,大唐服饰华贵富丽,宋明服饰娟秀精巧,以及少数民族服饰各具特色……光彩夺目的服饰文化,折射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勾勒出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生活画卷。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服饰文化一直是其重要篇章,从丝线经纬中可以窥见文明之光、感悟文明魅力。 今天,饱含着时代记忆、文化基因的传统服饰,在社交媒体传播、跨界融合等助推下,由“小众”到“顶流”,焕发出璀璨光彩。更多人“寻衣问道”,通过传统服饰承载的人文内涵感悟锦绣中华的深厚底蕴。于是,我们看到,融合传统与时尚的马面裙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新式汉服逐渐成为日常穿搭;新中式纹样、香云纱等成为年轻人喜爱的设计元素;越来越多人身着传统服饰走在国外街头……人们通过服饰这一表征化符号,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文化态度,也深入传统文化内部,获得雨露润泽。传统服饰,成为表达文化身份的一种方式,也见证着我们的文化认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日趋深厚。 传统服饰“走红”,是当代与传统的一场“双向奔赴”。人们穿着传统服饰,从服装形制、织绣纹样中感受古典美、传统美;同时,越来越多人喜爱传统服饰,也为传统服饰创新发展注入动力。有汉服爱好者介绍,曾经汉服纹饰选择较少,如今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汉服热”带动纹样创新,越来越多撷取自传统文化的特色纹样创新“绽放”,让传统服饰更加熠熠生辉。比如,在山东曹县,有商家将非遗文化融入汉服,皮影成了马面裙的花纹,柳编被做成汉服的配饰,木雕技艺用于搭配汉服的发簪……古典元素与现代创意的融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元、更新奇的审美体验,也助力古老的服饰“正青春”。 对传统服饰的青睐值得欣喜,但这种青睐不能只流于形式,更要深入内在。比如,清代宫廷氅衣上的两只凤蝶,寓意喜相逢;传统服装上的一字扣,承载着古人对于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认知与对自然的尊重。读懂传统服饰背后这些“未尽的话语”,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造物智慧、哲学内涵、艺术之美,才能真正品出传统服饰的文化味儿。如今,许多公共文化教育项目正是着眼于此。比如,中国丝绸博物馆连续多年举办传统服饰节,通过展览导览、专题讲座、汉服之夜等活动,创新阐释传统服饰文化之美。更多这方面的努力,将助力人们更好走进传统服饰的“百花园”,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奥义。 一件件服饰饱含文化悠长的意蕴,串联起绵延不绝的文化情怀。春风之中飘逸摇曳,多姿多彩的传统服饰让锦绣中华的文化传承,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7日 第 05 版) 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374572&radio=963434398

    4 min
  3. 15/04/2024

    不断培育壮大新动能新优势

    3月25日,比亚迪宣布,旗下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这一数据从500万刷新到700万,仅用了7个多月。 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消息,新款新能源汽车在开启预定后仅7分钟,大定订单量突破2万辆;仅27分钟,大定订单量达到5万辆。 开年以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喜讯频传,正是该行业产销两旺的缩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出口同比增长23.8%。向“新”而行,向“绿”转型,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汽车业,为观察中国经济打开一扇窗: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质生产力正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赛道前沿耕耘、向价值链上游攀登,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深刻影响着今天的中国制造。数据显示,1至2月,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5%;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向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已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使中国经济增长引擎更加强劲。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新兴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技改投资高位运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山东烟台福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聚焦电池、电机、电控“大三电”引资,力争未来3至5年再造一个千亿级产业;广东中山火炬高新区,一季度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个,挺进光电信息、高端装备等新赛道……1至2月,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1%,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5.7个百分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一大批聚焦补短板、锻长板的好项目加速落地,将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并塑造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春天的中国积蕴力量、意气风发。 培育新质生产力,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市场竞争更加公平、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供科创板上市咨询,江苏银行推出G60科创贷,浦发银行实施股债联动,金融供给一体化,使九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通过基金加持,浙江嘉兴引来制造半导体高端磨具的深圳西斯特;专注新能源石墨及相关复合材料的浙江华熔科技,将生产基地落户安徽宣城;从事汽车电子部件设计制造的嘉兴凯晟动力,有望在上海松江建立研发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一切阻碍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堵点卡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们不仅可以在更多新赛道上站稳脚跟,而且有能力跑出新优势、展现新气派。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关键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新质生产力定能加快培育、迸发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5日 第 07 版) 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222724&radio=963434398

    4 min
  4. 13/04/2024

    用行动说话、靠实干成事

    一纸限制性规定,把外地企业排除在竞争之外。对这样的“土门槛”,经营主体反映强烈。去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调查中发现,某市印发的天然气管理办法明确要求,进驻该市范围内开展天然气经营的企业,其公司注册地必须在该市。立案调查后,当地高度重视、积极主动整改,及时废止原文件并在政府网站公布,并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力执法,有效监管,有利于公平竞争,也增强市场信心。 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之一。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去年6月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清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4218件,涉及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568件,有力破除了一批行政性垄断堵点,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与此同时,各地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加快完善公平竞争法规制度。《浙江省公平竞争审查办法》前不久正式施行。动真碰硬、抓实整改,展现畅通大市场、促进大循环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行胜于言,行动是最好的宣言书,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再到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把“总蓝图”变成“施工图”,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尤须我们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一步一个脚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做行动派,就是要坚持用行动说话。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从国务院印发行动方案,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再到各地出台消费补贴政策、开展惠民促销,压茬推进的时间表上,有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也有事不避难的执行力。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党中央要求,必须雷厉风行、迅速有力。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主动跨前一步抓工作,定能以务实有力的行动提振全社会的信心。 当实干家,不仅要真抓实干,而且要善作善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何有力有效?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加快培育?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关键在出实招、求实效。今年以来,北京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巩固扩大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先优势;广东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努力将粤东西北从短板变成潜力板;贵州选派120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增派“法人科技特派员”帮助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体现的正是干在实处。新征程上,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把握轻重缓急,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抓落实的穿透力,扎扎实实推动重点任务时时有进展、按期见成效。 千条万条,不落实都是白条;千难万难,干起来就不难。强化紧张快干的作风,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着力提升执行

    4 min
  5. 11/04/2024

    民间投资好转提振市场预期

    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湛海高铁工程、海南省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在不久前举行的海南省重大项目推介暨促进民间投资对接会上,一个个项目通过可视化系统现场展示。当天,海南省发展改革委投资项目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助力银企对接,为项目提供“一项一策”融资方案。搭建服务平台,细化政策支持,各地竞相出实招、推新招,更好地调动了民间投资积极性。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2.6%,比上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其中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民间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速,这些行业也保持较好增长态势。这表明,经营主体预期在改善,市场内生发展动力在增强。 民间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重要时期,受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以及市场需求收缩的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释放。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需要拿出更大的力度,采取更切实的举措,回应现实关切,让民间投资愿投、能投、安心投。 短期来看,要强化政策供给,构建简明有效的政策环境,尽快把能给的优惠给到位,该给的支持给到位。去年以来,各地和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向社会公开推介重大项目,有效拉动了投资。接下来,应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将更多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细分行业,推介给民间资本。强化要素保障,拓宽投资空间,才能充分调动民间投资意愿,培育更有活力的经营主体。 长期来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才能把支持民营经济政策的“暖意”转化为发展的“暖流”,让更多民营企业家放下顾虑、投资未来。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立法进程加快推进,将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民间投资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还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比如,可以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好组合拳,注重政策协调,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助力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适应未来竞争需要,它们才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面对各种市场考验,更合理地把握投资方向、布局未来。 “要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的重要力量。在总体情况有所好转的当下,进一步实化细化政策举措,优化发展环境,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定能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1日 第 05 版) 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900255&radio=963434398

    4 min
  6. 09/04/2024

    新型消费拓宽经济增长空间

    探店、运动、逛主题市集……在北京朝阳区朝外大街的“THE BOX”商场,里面没有满满当当的店铺,取而代之的是像艺术展一样的商品展览。这家集文化、艺术、娱乐、休闲、运动、餐饮于一体的“策展型零售”商场,以独特的消费新场景迅速积累人气,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打卡”。 旧街区成为新地标,老字号卖出“新味道”,商旅文体深度融合……在人们身边,新业态新模式遍地开花,越来越多新型消费受到青睐。数字消费蓬勃发展,1—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21535亿元,同比增长15.3%;健康消费潜力释放,1—2月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3%;冰雪消费广受欢迎,春节期间,部分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滑雪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五成以上……新型消费不断壮大,成为当前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也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新型消费代表着消费升级的方向,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实践中,一些地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打造多元业态,以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点燃更多人的消费热情。比如,上海静安区推动商业综合体从地面延展到更高的露台、天台,打造融合夜购、夜食、夜娱、夜秀、夜动的“露台经济”,让夜间消费更加丰富多样;四川成都连山村围绕桃产业做文章,修建桃源步道,统一打造阳光房、水美乡村等消费场景,拓展“产业+休闲娱乐观光”模式,让“赏花经济”红红火火。把握趋势,创新思维,把老百姓喜欢的消费热点培育得更好,才能进一步释放消费动能,增强经济活力。 新型消费是新技术作用于消费并服务最终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反过来讲,新型消费也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供了试验田。在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绿色经济势头正猛、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更好发挥消费的牵引带动作用,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推动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有助于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持续,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改善和体验升级的需求还很多。这意味着,新型消费有很大增长空间。也要看到,新型消费领域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问题。比如,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超过1200万件。其中,以直播电商为主的新兴电商投诉举报增幅明显高于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规范创新监管方式,新型消费才能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在拓宽经济增长空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型消费不仅为消费注入新活力,也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抢抓机遇,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同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打造更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定能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9日 第 05 版) 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910534&radio=963434398

    4 min

About

欢迎收听《时政新闻|公务员考试必备》,这是一档专为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朋友们打造的播客节目。在这里,我们会为您提供最新、最全、最权威的时政新闻,让你在忙碌的学习之余,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小情,提高你的时事政治素养和应试能力。无论你是在上班的路上,还是在休息的时候,只要戴上耳机,就能随时随地听到最新的时政资讯。无论您是想了解时事,还是想备考公务员,这里都是您的最佳选择。赶快关注我们的播客,让我们一起跟随时政新闻,走向成功吧! 由于部分内容有敏感词,不能完整呈现,敬请谅解! (来自: https://music.163.com/djradio?id=963434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