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天下文化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有錢到老後》退休前最該懂的三桶金與 4%法則|書房憲場Podcast EP63

    2 Ώ. ΠΡΙΝ

    《有錢到老後》退休前最該懂的三桶金與 4%法則|書房憲場Podcast EP63

    這一集天下文化《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作家兼理財教練嫺人老師,深入對談她的新書《有錢到老後》,帶領聽眾思考「如何讓錢成為幸福的助力,而不是負擔」。 節目從憲哥的個人反思開場──57歲的他,開始盤點人生下半場的財務與家人安排。他坦言,大部分財產都放在房地產,手上現金與股票比例不高,最擔心的是「留給孩子的遺產,究竟是祝福還是詛咒?」這個問題,也正是嫺人老師寫書的初衷。 嫺人老師分享自己49歲時的職涯轉折。原本在外商金融界工作,卻因公司併入本土集團被調職邊緣單位,最終決定離開職場。她將這場「中年危機」視為重啟人生的契機,從金融主管轉型為理財教練,並重新思考「金錢與生活的平衡」。她說,中年後最重要的能力不是賺更多,而是學會調整心態,讓資產能支撐想要的人生。 節目中,嫺人老師介紹書中最核心的「三桶金法則」將退休金分成三部分:短期生活金用於日常支出,中期緩衝金配置在穩健型資產,長期增值金則投入股票或ETF。這樣的規劃能在市場波動中維持穩定,不致因一時恐慌賣出資產。 她也進一步說明「4%法則」:若退休後資產約六成股票、四成債券,每年提領不超過4%,通常能支撐長期生活。這個比例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設立安全提領線,讓退休金不致枯竭。 在理財態度上,嫺人老師提醒50歲以上的族群要積極學習投資工具,至少要了解自己手上有哪些資產、風險在哪裡,並與家人保持開放溝通。她認為,透明的財務管理不僅能讓家人有安全感,更是一種成熟與負責的表現。 節目最後,嫺人老師強調:「理財不是為了省錢,而是讓生活更有品質。」 她也分享自己退休後的小確幸生活,每週搭火車小旅行、讀書、吹冷氣、看風景,用最平凡的方式讓日子變得豐盈。她鼓勵聽眾,中年以後不要過度節省,也不要把一切都留給孩子,懂得適度享受、善用金錢,才是對自己最好的回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4 λεπτά
  2. 全球經濟隱憂,私募信貸裂縫多大?/全球氣候峰會,抱團取暖的大拜拜?|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61

    1 ΗΜ. ΠΡΙΝ

    全球經濟隱憂,私募信貸裂縫多大?/全球氣候峰會,抱團取暖的大拜拜?|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61

    現在這個世界,表面看起來平靜無波,但事實上,又感覺一股不安感充斥其中。11月6日,台灣經濟研究院指出,面對2026年,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風險持續為全球經濟的最不確定因素。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兩個議題,全球經濟以及氣候變遷。 一, 11月14日,標普全球 (S&P Global) 數據顯示,今年美國大型企業破產家數可能衝上 15 年高點,在信貸風險讓投資人心神不寧的這個敏感時刻,美國企業界面臨的壓力愈來愈大。 更重要的是,像汽車零件製造商 First Brands 在揭露負債超過 100 億美元之後,9 月份聲請了破產保護,另外,車貸業者 Tricolor 也在 9 月份聲請破產保護,進而讓華爾街大銀行JPMorgan被迫沖銷 1.7 億美元。 《華盛頓郵報》進一步指出,近期一系列詐欺和破產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日益增多的、基本上不受監管的貸款的擔憂,監管與資本市場也開始注意到所謂「影子銀行」(shadow banking)體系中的非銀行貸款機構,及其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風險正在浮現。我們要怎麼解讀? 二,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已經於2025年11月10日開幕,預計十天後21日閉幕,在巴西亞馬遜森林門戶城市貝倫的登場,東道主巴西非常積極,他們今年大會能回歸初心,各國應致力兌現過去承諾而非又做新承諾,並關注原住民等氣候變遷下的弱勢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讓出以往主導地位,中國和巴西等國摩拳擦掌準備取而代之。巴西及歐盟已經宣布將與中國等國合作建立聯盟,統一全球不同的排放交易系統,成為單一個全球碳市場。 另外,11月15日,巴西也宣布發起「貝倫健康行動計畫」(Belém Health Action Plan),成為歷來首份專門致力於「健康領域」的國際氣候調適文件。這份倡議 將幫助各國調整醫療衛生系統,來因應氣候變遷衝擊,因這些衝擊對最脆弱族群來說,往往構成嚴重健康風險。 我們又應該怎麼解讀氣候峰會COP30 的意義和全球氣候變遷的發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3 λεπτά
  3. 想更上一層樓的管理者,必讀的一本書《OKR:做最重要的事》| 天下文化 Podcast 郝書導讀

    6 ΗΜ. ΠΡΙΝ

    想更上一層樓的管理者,必讀的一本書《OKR:做最重要的事》| 天下文化 Podcast 郝書導讀

    這一集 podcast 中,郝旭烈(郝哥)導讀一本關於 OKR 的書導讀。他一開始就提醒聽眾,OKR 不只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個字母,它背後最重要的精神是「做最重要的事」。OKR 的全名是 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其中 Objective 代表目標,而 Key Result 則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成果。 和 KPI 最大的不同在於,KPI 只是單純的數字衡量,而 OKR 更在乎的是「結果的本質」,也就是我們真正想要達成的意義。郝哥舉例,如果公司銷售數字再漂亮,但因為成本過高而導致倒閉,那些數字就失去了價值;相比之下,如果 key result 設定為「永續經營」,即使數字不是最亮眼的,卻能讓公司長久存活,這才是更重要的。 他進一步提到,人生或企業經營不是一場有限賽局,不必一味追求「贏過別人」,而是要找到能長遠存在下去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這本書的封面寫著「做最重要的事」值得深思。書中還提到 Google、YouTube和蓋茲基金會等組織,都採用了 OKR 來推動團隊。尤其比爾·蓋茲在書背推薦這本書時強調,任何想要進步的管理者都應該閱讀。他自己每年都會安排時間閉關讀書,就是為了持續與時俱進。 在書中,OKR 被定義為「目標」和「關鍵結果」的組合,前者是「想要達成什麼」,後者則是「如何達成」。與 KPI 著重於短期數字不同,OKR 更注重長期意義與存在的價值。 此外,OKR 還有四個核心能力: 首先是「專注投入優先要務」,懂得捨棄不必要的事情,避免瞎忙。 其次是「契合與連結」,確保團隊有共同的目標,大家同舟共濟。 第三是「追蹤與當責」,也就是 accountability,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 key result 負責。 最後是「激發潛能、成就突破」,不只是上層下達指令,而是上下互動,每個人都能提出自己的 key result 來推動整體目標。 郝哥最後強調,懂得分清楚什麼該做、什麼該放下,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不僅能幫助公司或團隊,也能讓個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更加快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7 λεπτά
  4. 業務高手的秘密武器,從價值談判取代價格拉鋸《改變談判賽局》|書房憲場Podcast EP62

    12 ΝΟΕ

    業務高手的秘密武器,從價值談判取代價格拉鋸《改變談判賽局》|書房憲場Podcast EP62

    這一集天下文化《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好友范永銀(范大)對談哈佛商學院教授麥斯‧貝澤曼的最新著作《改變談判賽局》。並用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談判情境比談判技巧更重要」這個觀念 憲哥談到自己從1991年起歷經房地產、金融、高科技產業的業務生涯,在與客戶往來的過程中,其實每天都在談判。雖然許多人認為談判是嚴肅、正式的過程,但他指出,連與出版社、企業窗口討論合作細節,都屬於某種談判。 而這本書之所以讓他印象深刻,是因為它跳脫以往強調技巧的框架,從「談判的情境設定」切入,主張當技巧無效時,改變場景或角色,往往能打開新局。 范大分享書中強調的「場景轉換思維」,同樣的議題,放在不同角色與視角下,結果會完全不同。他分享自己在銷售CRM系統時的案例:與採購部門反覆拉鋸價錢,陷入僵局。後來他改變談判對象,直接轉向業務副總這位「使用者」,整個案子就順利通過。因為採購關心的是價格,而使用者在乎的是價值與成效。 在談到書中提到「跨文化的談判情境」,憲哥與范大兩人對比了「東方的包廂文化」與「西方的律師樓文化」。范大分享,東方講求和諧、靈活變通,信任先於條款;西方則相反,條款是信任的基礎,所有合作都建立在制度保障之上。憲哥笑說,台灣人常講「沒問題、沒問題」,最後卻問題一堆,這正是包廂文化的典型。 了解文化差異能幫助你選擇正確的談判方式—東方的優點是人情靈活,缺點是模糊不清;西方的優點是制度透明,缺點是過於僵化。 《改變談判賽局》是一本「需要時間咀嚼的工具書」,不適合一次讀完,而是當談判卡關時可以翻開參考的實戰手冊。書中的觀點融合心理學、策略與文化分析,讓讀者在不同階段都能讀出新的啟發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2 λεπτά
  5. 紐約市長選舉,年輕選民改變一切?/ Z世代海賊王,年輕人不滿大爆發|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60

    11 ΝΟΕ

    紐約市長選舉,年輕選民改變一切?/ Z世代海賊王,年輕人不滿大爆發|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60

    摘要 過去一個星期的最大新聞,莫過於紐約市市長選舉的落幕,出人預料,一個僅僅34歲的社會主義、穆斯林年輕人異軍突起成為了大蘋果市長?民主黨意外,共和黨更是大驚失色,原因很簡單,年輕人的發聲促成了這個改變?事實上,不只紐約,全球正在興起一股Z世代年輕人的不滿,為什麼?怎麼看待?   一, 11月4日,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在充滿金權的紐約市長選舉異軍突起大獲全勝,不但震驚了世界,也讓他自己成為了紐約市有選舉紀錄以來的第一位穆斯林市長,甚至是百年來最年輕的紐約市長。而他的妻子聽說今年才28歲,將是史上最年輕、一個Z世代的紐約市第一夫人。   說到曼達尼,這麼一個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少見厭世感,唱過饒舌、參與社福與助選的標準網路斜槓世代。事實上,他投入政治運動不到10年,奇蹟般在紐約市和民主黨內掀起,而6個月前,根本沒有人敢預測他會真的當選市長。   那為什麼?為什麼會這樣?答案很簡單。曼達尼支持者在網路社群集結,配合大量影片與各選區草根式積極動員,與民主黨在紐約盤根錯節的建制派區隔,初選就意外擊敗性騷擾與貪污醜聞纏身仍參選的古莫與亞當斯。這個時代真的不一樣了,建制派政治精英一定要小心,我們要怎麼看待這場選舉以及影響?   二, 轉眼之間,「Z世代」發起的反貪腐抗爭,已經從亞洲擴散到南美洲。   九月份,秘魯首都利馬也出現了上百位「Z世代」示威者上街,而且他們和印尼、尼泊爾的年輕人一樣,手拿著日本漫畫《航海王》的海賊旗。甚至同一個週末,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也有年輕世代發起抗議,他們反對的是官員貪污治水經費。   這面旗幟,因為代表著反抗壓迫、追求自由的含意,也成為全球Z世代示威活動的共同圖騰。事實上,從尼泊爾成功推翻政權後,這股高舉「航海王旗」的年輕人抗議行動已蔓延至印尼、馬達加斯加及摩洛哥等國。包括剛剛結束的美國紐約市長選舉,都可以看見這股年輕人的不滿情緒。   我們應該怎麼解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3 λεπτά
  6. 10 ΝΟΕ

    工學,改變國家,江茂雄院長談台大工學院八十年的創新與責任《在時代之上.與世界對話》 | 天下文化Podcast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灣科技與教育界的重要推手,台大工學院 江茂雄院長。他帶我們從離岸風電談起,回顧台灣在綠能、半導體與AI浪潮中的關鍵角色,也揭開台大工學院八十年來與國家發展緊密交織的故事。 江院長在節目中說,台大工學院就像一座能量巨大的「知識引擎」,聚集了許多頂尖教授與研究團隊,而他作為院長的角色,並不是發號施令,而是讓這些分散的能量能夠整合起來、相互連結,產生對國家與社會真正有影響力的成果。以離岸風電為例,從政府政策、技術開發到海上浮台的設計,台大團隊一路參與其中,如今台灣已成為全球第五大離岸風電國,背後正是學術與產業攜手共創的成果。 節目中,我們也隨著江院長的回顧,一起走過台大工學院的八十年歷程。從1945年成立的土木、機械、化工三大系起步,到如今涵蓋電機、醫工、環工、應力、建築與城鄉研究等多元領域。每一個國家建設的關鍵時刻,十大建設、國防自主、半導體崛起、能源轉型。背後都有工學院的影子。江院長說,工程的核心精神其實很單純,就是「解決問題」。從李國鼎到孫運璿,這些改變台灣的關鍵人物,都出身於工程領域,代表著一種務實、創新的力量。 談到教育,江茂雄院長同樣語重心長。他指出,如今的工程教育必須跳脫傳統框架,讓學生具備跨域整合與AI應用能力。台大工學院目前推動的全英語課程、雙聯學位與跨領域學程,正是希望讓學生自由組合課程,依自己的節奏與興趣打造專業。他笑說:「我上課從不點名,也會提供教學影片,重點是真正有學到東西。」教育不是監督,而是啟發,給學生空間、信任與舞台,反而能激發更深的學習熱情。 節目裡還有許多精彩的觀察:全球各國的工程學院都面臨學生人數下降的挑戰,但同時,也有越來越多女性選擇投入理工領域。江院長提到,現在台大機械系已有近兩成女生,無論在課業或研究表現上都非常突出。他相信,工程並不是冰冷的技術,而是一種改善生活、實現永續的創造力。 面對國際競爭與高教資源不足的挑戰,江院長依然充滿信心。台大工學院目前在全球排名前百,並與世界多所頂尖學府合作,2025年主辦亞州工學院長高峰論壇,串連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夥伴,共同思考亞洲的科技與教育未來。 在節目的最後,主持人李桂芬也分享了她的感想:從江茂雄院長的談話裡,可以深刻感受到一位工程人對教育、社會與國家發展的熱情與責任感。八十年來,台大工學院不只是培育人才的學府,更是支撐台灣科技實力與創新能量的根基。 如果你想了解台灣科技如何從學術紮根、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展現影響力,或想聽一位教育者如何用工程的精神思考未來,這一集,你一定不能錯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7 λεπτά
  7. 6 ΝΟΕ

    談判的目的,是要「創造最大價值」;在不同情境,彼此的價值認定都不一樣 | 改變談判賽局 | 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58

    這集《天下文化 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介紹談判學大師 麥斯・貝澤曼 的著作《改變談判賽局》。 傳統談判常被誤解為「我贏你輸」或「你輸我贏」的零和遊戲,但貝澤曼在書中強調,真正高明的談判不是為了爭奪固定利益,而是為了「共創價值」。換句話說,談判的關鍵不是在於如何分配現有的一塊餅,而是要如何把餅做大,讓雙方都能贏。 郝哥將書中的內容整理為三個核心目標:在乎情境、關心策略、創造價值。 一、在乎情境:因地制宜,理解差異 談判不是千篇一律的行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背景與環境,因此不能用同一種談判方式應對所有情境。貝澤曼指出,談判的「情境差異」主要來自六個面向:文化、政治、經濟、人際關係、溝通模式與對方行為。 郝哥舉例說,不同公司甚至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像有些家庭重視禮節,每天早晚都要問候;如果夫妻雙方的家庭文化不同,就容易因為小事產生衝突。政治立場與經濟條件也是如此,立場不同並非對錯問題,而是價值觀差異。當一方用自己的標準硬套到別人身上,就會造成僵局。經濟條件更是如此,「貧窮限制想像」這句話提醒我們,若不理解對方的現實處境,就無法建立互信。 「在乎情境」的核心是同理心:先理解對方的立場與限制,再決定策略,才能避免談判陷入對立。 二、關心策略:懂得「因勢利導」 在策略上,貝澤曼將常見的談判模式分成兩種:極端錨點與五五對分。 「極端錨點」是指一方以極具優勢的條件開價,意圖主導整個談判。這種策略只有在你擁有強大籌碼時才可能奏效,否則就是「雷聲大雨點小」。 另一種是「五五對分」,即看似公平的折衷方案。譬如買車時買賣雙方只差600元,各退一步,皆大歡喜;但若是在賣房時,出價差距太大,所謂「中間價」就成了假公平,無法被接受。 這說明:談判的公平不是數字上的平均,而是雙方都覺得自己的價值被尊重。 三、創造價值:改變賽局,從分配到共創 這是全書最重要的觀念。貝澤曼強調,談判不該侷限於「如何分這一塊餅」,而是要思考「有沒有機會一起做出更大的餅」。 談判不是一場輸贏遊戲,而是一場「長期的合作賽局」。如果只想一次性壓倒對方,未來關係就會中斷;唯有雙方都感受到價值,合作才能持續。 真正的高手,會在談判中尋找讓雙方都能成長、都能受益的空間。 當我們不再侷限於「我贏你輸」的框架,而能從合作的角度重新定義談判,就能真正「改變賽局」,開啟無限的共贏可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 λεπτά

Σχετικά με το podcast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Ίσως να σας αρέσου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