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新竹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 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 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 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1. 3 DAYS AGO

    老舊公寓大廈怎麼管?升級你家的安全防線「安心家園」從這裡開始!

    來賓:新竹縣政府工務處使用管理科科長 涂添淳、臺灣社區治理協會理事長 陳世鴻隨著新竹縣都市化腳步加快,越來越多民眾住進大樓、公寓,但您知道嗎?在1995年《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實施前,許多老舊公寓並未強制成立管理組織,長年缺乏維護管理,成為潛藏的公共安全危機。2021年,高雄「城中城」火災釀成46人死亡的重大悲劇,揭露管理組織缺失對社區安全的影響。這也促使中央與地方政府啟動「老舊公寓大廈輔導與補助計畫」,強化建築物管理維護、提升居住品質。本集邀請新竹縣政府工務處涂添淳科長與臺灣社區治理協會陳世鴻理事長,深入解析新竹縣推動的「輔導與補助」制度,分享推動經驗與民眾真實反應。✅ 優先輔導:危險疑慮大樓、84年6月28日前取得建照且尚未成立組織之公寓。✅ 免費協助:委託專業團隊深入社區,從說明、召集、會議到報備,全程無需負擔費用。✅ 法律保障:輔導完成可避免最高20萬元罰鍰,還可申請政府補助,爭取優良社區評選資格。✅ 強化制度:透過「正式化」的管理組織,建立聯繫窗口,提高報備率,讓住戶能真正參與社區事務。✅ 培力機制:提供法律顧問、培訓課程,協助社區活化爭取更多政府資源。目前免費輔導名額有限,想要改善社區管理、打造安心生活環境,千萬別錯過本集節目!讓專業團隊教您如何升級社區治理,從老舊變安心!💌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企劃︱蔡榮光、洪惠冠、周信宏製作︱周信宏

    45 min
  2. 印象寫真館101:書畫藏城影,墨跡繫鄉情—走進竹塹書畫巢窟,拾回新竹文化的根與魂

    20 SEPT

    印象寫真館101:書畫藏城影,墨跡繫鄉情—走進竹塹書畫巢窟,拾回新竹文化的根與魂

    來賓:大碩藝境藝術總監 陳翠萍新竹只有科技?是「文化沙漠」?!那您可能還不了解竹塹城真正的文化底蘊。籌備一年半,由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出版的《拾光:竹塹書畫百年傳奇》,蒐羅許多珍貴文人書畫作品,從鄭用錫、林占梅等名門望族,到鄭家珍、張純甫、李逸樵、李秋山、傅錠英這些具有深厚文化修養的書畫家,展現新竹文人如何在政治變遷中堅守文化精神。特別的是,這些文人不僅是書畫創作者,更是策展人、藝術經紀與文化推手,讓當時的新竹成為北台灣書畫藝術的重鎮,有「竹塹書畫巢窟」的美名。在清華大學徐淑賢博士與文史專家王郭章共同撰寫下,以深入淺出的筆觸與豐富圖文內容,結合竹塹仕紳家族後人、清華大學文物館及藏家的典藏,勾勒出自清末至日治時期的新竹書畫發展脈絡。從文人手札、展覽紀錄、寺廟匾額到老店招牌,每一筆書畫都承載一段生活記憶,也說著新竹的城市故事。這不只是一部書畫史,更是一座文化橋梁,串聯過去與現在、藝術與生活,展現屬於新竹人的文化驕傲。如果你熱愛藝術、關注地方文化或想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現在立即透過大碩藝境陳翠萍藝術總監的分享,帶您看見新竹深藏百年的書畫風華。💌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

    45 min
  3. 13 SEPT

    新竹吹起一陣千里快哉風!東方意境、當代語彙—許文融創作展亮點直擊

    來賓: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朱淑敏、藝術家 許文融一場不能錯過的藝術盛事《千里快哉風—許文融創作展》隆重登場!展覽由新竹縣政府與彰化縣政府合作推出,邀請來自「牛背上的藝術家」——許文融,展出近200件跨足書法、水墨、油畫、雕塑與複合媒材的代表作,全面進駐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七大展廳,創下館史首例!同時,展覽導入AR擴增實境技術,讓科技藝術在「文化科技智慧城」裡開啟一場跨越時空的藝術探索。展名「千里快哉風」取自蘇東坡詩句,象徵自由自在、氣勢萬千,也呼應許教授作品中東方意境與「氣韻生動」的藝術語彙。其中亮點之一是許教授首度將100號牛創作作品列隊迎賓,氣勢震撼,展現了藝術與策展巧思的完美結合。究竟促成這次展覽的契機是什麼?為什麼會定名為「千里快哉風」?從彰化大城「牛背上的孩子」,到成為國際知名的藝術家,許教授的人生旅程有哪些關鍵轉折呢?文化局未來將推動哪方面藝術計畫?首次接觸許教授創作的觀眾又該如何切入欣賞?文化局長朱淑敏表示,這場展覽不只是藝術展示,更是文化交流與美學教育的起點,期望讓藝術走進生活、進入人心,讓更多縣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與文化的力量。現在就立即跟著《愛上新竹》,一起沉浸於這場融合傳統與創新的藝術盛宴吧!💌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千里快哉風—許文融創作展》自114年9月11日至9月27日於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美術館展出。

    45 min
  4. 印象寫真館100:一塊傳承的土地,成就一座共創藝術村—走進鴻梅與新埔的文化故事

    6 SEPT

    印象寫真館100:一塊傳承的土地,成就一座共創藝術村—走進鴻梅與新埔的文化故事

    來賓: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林靜雯你知道新竹也有一座與世界對話的藝術基地嗎?位於新埔鎮、佔地逾四千坪的「鴻梅國際藝術村」,由「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歷經16年耕耘打造而成,是一座融合自然、生態、人文與創意的全新藝文地標。從「鴻梅新人獎」到「器質生活」,基金會一路扶植超過70位台灣藝術家,屢獲文化獎項肯定。藝術村以「藝術創造與多元支持」、「地方關懷與全球視野」、「文化共融與永續傳承」為願景,園區設有藝術家專屬工作室、展演空間、湖畔茶屋與橄欖樹平台等多元場域,不僅提供創作沃土,也讓藝術走進你我的生活日常。那麼,這座藝術村的誕生背後,又承載著哪些願景與故事呢?聆聽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林靜雯,分享如何透過駐村計畫深入地方、連結歷史與日常、促進跨文化交流,進一步豐富地方文化的多樣性。2025國內外藝術家駐村計畫現正展開,「隨坡逐流」竹編與玻璃工藝展也同步展出。誠摯邀請您預約走進這座藝術與生活共生的夢土,一起感受鴻梅如何用藝術書寫土地的故事,讓創意從新埔出發,走向世界!💌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

    47 min
  5. 印象寫真館99:漫步豆子埔溪畔的校園廊道,閱讀竹縣13鄉鎮文化詩篇與客家風情

    30 AUG

    印象寫真館99:漫步豆子埔溪畔的校園廊道,閱讀竹縣13鄉鎮文化詩篇與客家風情

    來賓: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屬竹北高級中學校長 陳瑞榮一座藏有詩意與文化的校園——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屬竹北高級中學,位於豆子埔溪畔的校園裡,校方用心打造出一條別具意義的「溪畔文學步道及客諺廊道」,將新竹13鄉鎮市的文化故事化為詩詞歌謠,結合藝術裝置與在地意象,巧妙融入校園角落,讓師生每天走過的路,都成了一段段動人的文化旅程。這條藝文步道不只展現了作家如黃騰輝、范文芳、三毛等人筆下的風土情懷,更串連起包括「科技竹北」「好客寶山」「清雅五峰」「窩心芎林」等在地特色。每一首詩、每一段歌謠,不只是文學創作,更是這塊土地的生命記憶。陽明交大附中校長陳瑞榮特別強調,這是讓年輕世代認識家鄉、理解族群文化的最佳起點。從客語新詩〈粄仔圓〉到閩南語歌謠〈望春風〉,多元語言與族群共融於藝文步道之中。校園裡還設置了QR Code,學生可即時查閱作家介紹,深入探索每段作品背後的人文脈絡。這不僅是一次文學與教育的結合,更是一場屬於新竹、屬於豆子埔溪畔的詩意革命!現在,邀您跟隨陳瑞榮校長一同漫步溪畔,感受文字與土地交織的美麗。記得下回經過竹北,不妨走入這座校園,與詩作不期而遇,與文化深情對話。💌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

    49 min
  6. 23 AUG

    不只是雕塑家—用藝術與善念照亮世界📿蔡育田與他的串珍珠計畫

    來賓:藝術家 蔡育田「就像蚌內入砂卻涵養出珍珠,我們用愛與慈悲包容內心的苦,時刻感受心中現化的慈悲珍珠……」——藝術家 蔡育田一位用藝術溫柔改變世界的創作者──蔡育田,從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新竹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公共藝術,到奪下義大利A' Design Award公共藝術類白金首獎的《水做精神玉作魂》,他以「心流雕塑」為空間注入正能量,他相信,藝術不只是展覽品,而是能夠引導、轉化空間與療癒人心的力量!近年,他將生命感悟化為行動,發起「串珍珠計畫」,這是一項面對未來AI社會動盪而生的藝術行動,期待喚醒每個人心中那顆閃亮的「慈悲珍珠」,串起希望、連結溫暖。透過他的分享,聽見鍾儱徽深入金三角,說服大毒梟放下毒品,用生命鏟毒、救人於水火;裘振宇則遠赴土耳其邊境,為戰火中的孩子蓋起「台灣中心」,用建築守護希望。他們的行動,如同蔡育田所說,是把慈悲化為具體的善行,一顆顆珍珠般閃耀在這個混亂的時代。想知道如何用藝術修復人心?串珍珠與心流雕塑又有哪些關聯呢?如何以慈悲串聯社會的希望?當我們願意覺察、願意行動,就能串連彼此,現在,邀您一起走進蔡育田的藝術世界,用一秒鐘的善念,為世界帶來溫暖的光,編織出屬於台灣、屬於世界的一條慈悲項鍊。💌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串珍珠:為世界串起慈悲珍珠》作者︱ 蔡育田(時報出版)

    44 min
  7. 印象寫真館98:深耕社區長輩心田—南埔生命之河用藝術與陪伴點亮熟齡光芒

    16 AUG

    印象寫真館98:深耕社區長輩心田—南埔生命之河用藝術與陪伴點亮熟齡光芒

    來賓:自然想想工作室/文化設計師 羅文君、自然而然劇團團長 鄒雅荃走進新竹北埔的南埔社區,一場溫柔而深刻的藝術行動正悄悄展開——自然想想工作室創辦人羅文君與自然而然劇團團長鄒雅荃,兩位返鄉耕耘文化的女性行動者,透過「傳承藝術」陪伴長輩走進創作,推動南埔生命之河計畫。她們以藝術輔療的方式,讓長者畫出自己的生命故事,也描繪出一條屬於社區的文化長河。「傳承藝術」結合藝術創作與助人技巧的輔療方式,透過圖像、敘事與傾聽,引導長者表達記憶與情感,修復創傷、重建連結。這不只是藝術活動,而是一場療癒的旅程。文君與雅荃的返鄉初心是什麼?她們如何以一分田、一齣戲,回應家鄉的召喚?又是如何陪伴社區長者從一筆一畫中回望過往,重新看見自己的價值?當長輩創作完成後,更站上舞台,勇敢分享生命故事。南埔的田園風景與人情記憶,透過長者的筆觸化為一幅幅動人的畫面,也在世代之間搭起理解的橋梁。這是一場藝術的種植行動,更是一場心靈的重建與文化的復振。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南埔,見證畫筆與劇場如何打開記憶的閘門、深耕心田,讓長者重新綻放生命的光芒!💌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

    46 min
  8. 9 AUG

    知識變黃金,翻轉從現在開始—讓AI專家系統助你一鍵開啟智慧淘金路!

    來賓: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光與健康協會理事長 周卓煇一張遺失的小學畢業照,究竟隱藏哪些故事?透過回母校三重國小的尋找過程,童年回憶不斷湧現!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周卓煇帶我們走進他從三重出發、遠赴美國深造、最後落腳新竹的精彩歷程。周教授擁有近40年AI專家系統的研究經驗,早年在美國取得材料與系統工程背景,回國後,他將「科學的系統思維」帶入教學與管理,致力讓AI成為人人都能駕馭的工具。他開設的《專家系統應用簡介》課程,在清華熱烈爆紅,學生來自各系所,甚至有高中生與退休人士共同修課。「專家系統」是AI的重要分支,能模擬人類專家的判斷力,應用於醫療、投資、創業等領域。他要求學生設計可賺第一桶金的AI產品,像是健康管理、飲料店選址分析、專利變現等,讓知識真正落地、創造價值。為了讓更多人能輕鬆接觸AI,他將於8月21日再度舉辦《青少年菁英AI高科技一日營》,開放國高中生與青銀共學,用一天的時間,讓你輕鬆打通AI任督二脈!周教授說:「我希望學員不只是聽完課,而是真的能用AI改變人生。」立即鎖定《愛上新竹》,聽他分享如何用AI,讓知識變黃金,夢想成真!💌關注台灣在地與人物故事,邀請你訂閱 IC之音電子報:https://pse.is/hsinchuedm

    46 min

About

新竹,是個有風的地方; 新竹,是個有故事的地方,有風就有故事。 愛上新竹節目,帶您從人文地景產,重新發現新竹的豐富精彩! 現在,乘著新竹風的翅膀,邀您一起「愛上新竹」。 《愛上新竹-印象寫真館》由捷笙建設 ‧ 東照廣告贊助播出

More From IC之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