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出版的法国各大全国性报纸都不约而同聚焦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和他的政府全体辞职引发的政治危机。右派“费加罗报”称《背水一战:马克龙寄望勒科尔尼》,指出尽管已辞职,但总统仍委托辞职总理负责直到周三晚前进行的新一轮谈判;如果谈判失败,总统将承担他的责任;天主教的“十字架报“以《举步维艰》为标题,指出总理的辞职令国家陷入未知的境地;经济类回声报则称《倒计时开始了》,指出在共和党人激烈反对后,财政预算案如今几乎不可能按时获得议会的通过,利率会进一步攀升,银行股在股市遭到重创;左派”解放报“的大标题是《无能之辈》,批评马克龙执意推行强硬政策,最终使国家陷入新一轮危机,而在勒科尔尼辞职后,他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要求各方在一个神秘行动平台上展开谈判。法共 ”人道报“的头版更是直接报出粗口《狗屁倒灶》,说辞职引发轩然大波,执政的共同基础已成废墟,被总统要求负责最后谈判的勒科尔尼无意重返马提翁宫,而左翼政党正在为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做准备。
周二法国出版的报刊中有多篇有关中国的文章,“费加罗报“经济专刊报道大篇幅报道了《人工智能芯片成为中美新冷战的焦点》。指出两大超级大国都致力于实现对人工智能革命具有战略意义的芯片的自主生产,但是在芯片产业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一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在同一版面上还刊登了一篇该报驻台湾记者发回的相关报道《台湾如何在欧洲悄然推行“半导体外交“》,指出面对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台湾这个人工智能芯片生产的冠军,正努力在欧洲大陆多元化布局。
文章开篇引用台湾外长上个月访问捷克时的讲话说:“近年来,欧洲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台湾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民主伙伴,也是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并指出尽管欧洲国家未正式承认台湾,但其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领导地位增强了其战略地位。继在日本和美国投资后,台湾半导体企业台积电(TSMC)在2023年宣布将在德国德累斯顿设厂。虽然台湾政府并未对这家半导体巨头拥有决策权,但台积电已成为台湾在欧洲外交中的重要筹码。
文章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台湾的“半导体外交,一是台湾需要更多支持,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所以在欧洲展开“技术外交”;二是中国利用与其他国家的相互依赖施压,台湾分析人士指出:虽然这是北京被迫规避风险、寻求“非红色”的供应链之举,但也存在两个风险:一是信息可能被传递给中国政府,北京因此可能会停止出口以表达不满……但如果从民主角度来阐述,就不会那么强调中国了。到目前为止,台湾的“半导体外交”主要在东欧国家可以感受到。这是因为出于对共产主义国家的警惕,这些国家更愿意加强与台湾的联系,而不惧怕中国的紧张反应;三是台湾高科技企业在欧洲多个国家开设办事处,政府还设立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可在欧盟层面,整体回应仍然谨慎。虽然布鲁塞尔承认台湾在半导体领域的重要性,并派代表团访问台北,但在签署投资保障或正式协定方面仍犹豫不决。究其原因是因为第四个方面——欧盟27个成员国对台立场不一。尤其是德国和法国等大国由于与中国有着深厚的经济联系,不愿激怒北京。
不过台湾学者并不灰心,认为:“台积电是让人们认识台湾是一个科技岛屿的第一步。”
文章最后指出,这种现象有时也被视为企业投资带来的外交效应——去年,德国两艘军舰穿越台湾海峡,令北京大为不满——这是22年来的首次。
此外,费加罗报还报道了近日来充斥法国媒体经济版面的希音进入巴黎知名百货公司的最新进展,《已经举步维艰的贝诗威( BHV)因希音的到来走上钢丝》。报道了亚洲巨头入驻贝诗威公司激怒了那些已被拖欠货款数月的品牌商。部分品牌撤离。这可能危及贝诗威百货的物业收购计划。
另外,经济类“回声报“在经济版面刊登了该报和法国咨询公司ORAE Géopolitique总经理、Demeter俱乐部专家合伙人Olivier Antoine的对话文章——《北京正更积极地利用大豆对抗华盛顿》,指出在全球平衡发生重大转变之际,大豆正成为一种地缘政治武器。通过多元化供应来源,中国在增强自身影响力的同时,削弱美国的影响力。而巴西作为关键参与者,体现了全球南方国家在西方霸权面前的崛起。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7 October 2025 at 13:20 UTC
- Length7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