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探新
排行榜
搜尋
RFI 华语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頻道 • 27 個節目
新節目
新聞
新聞
每日更新
新聞
新聞
每日更新
新聞
新聞
每日更新
熱門節目
新聞
新聞
每日更新
新聞
新聞
每日更新
新聞
新聞
每星期更新
新聞
新聞
每日更新
新聞
新聞
每星期更新兩次
新聞
新聞
每日更新
新聞
新聞
每日更新
熱門單集
2日前
法广2025年10月19日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6点至7点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2日前
•
1 小時
4日前
法广2025年10月17日第一次播音北京时间6点至7点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4日前
•
1 小時
1日前
法广2025年10月20日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6点至7点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1日前
•
1 小時
3日前
法广2025年10月18日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6点至7点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3日前
•
1 小時
5日前
法广2025年10月16日第一次播音北京时间6点至7点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5日前
•
1 小時
2日前
其它节目 18/10 22h15 GMT
再次收听
2日前
•
45 分鐘
1日前
其它节目 19/10 11h15 GMT
再次收听
1日前
•
45 分鐘
6日前
法广2025年10月15日第一次播音北京时间6点至7点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6日前
•
1 小時
4日前
天安门学生运动的资助人万润南,曾希望信息技术能让自由之风在中国传播
流亡法国的中国异见人士、天安门学生运动的资助者万润南近日在法国逝世。法国世界报周四刊出法国汉学家侯芷明的文章表示,万润南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希望信息技术能让自由之风在中国传播。1989年,他为天安门学生运动提供了大量资金,在学生运动遭到血腥镇压后,万润南前往法国寻求庇护。 万润南于10月13日在巴黎近郊的克雷泰伊医院去世,享年78岁。侯芷明女士表示,虽然在西方世界万润南并不太为人所知,但他去世的消息在海外华人圈以及在“自由世界”的他的朋友们的心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人们感到震惊、感到惋惜,更感到钦佩。 侯芷明写道,他们一直亲切地叫万润南“老万”,尽管1989年他抵达法国时只有43岁,并不老。万润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工程师,毕业于中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他于1984年创立了四通公司。该公司迅速成为中国最兴旺、最知名的公司,并推动了计算机和先进技术在中国的传播。1988年,四通的营业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 四通公司的英文名是石头(Stone),万润南之所以给他的公司起名石头,因为他常说,把一块石头扔在湖中,泛起的涟漪可以扩散到整个湖面。他相信,把信息技术引入中国,应该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会让现代化浪潮和自由的浪潮在全中国范围内传开。正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亡纽约的、《中国之春》杂志的主编胡平在其2024年1月发表于自由亚洲电台的一篇文章中所说,毫无疑问,创立四通公司以及参与1989年的天安门民主运动,是万润南的两大荣耀。 政治庇护 侯芷明还写道,万润南深度参与了当时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进步运动:从1989年4月天安门广场抗议运动开始,一直到6月的血腥屠杀,他一直在支持这场运动,帮助示威者获取帐篷、饮料和盒饭。在抗议运动被血腥镇压后,万润南被迫逃离中国,前往法国寻求政治庇护。 侯芷明表示,1989年,万润南曾试图让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以解决政治危机,后来,他又试图说服学生在适当的时候撤出天安门广场,但都没有成功,这两项无论从原则上来说还是从策略上来说都是正确的举措,原本可以避免1989年6月数百人甚至数千人的死亡。 侯芷明指出,在中国历史上乃至在世界历史上,1989年的运动都是规模最大的运动之一。1989年6月和7月,天安门事件幸存者抵达法国,在那些相信中国政权仍有改革空间的人们中激起了巨大的支持浪潮。1989年9月,民主中国阵线在索邦大学成立,法国政界各界领袖都出席了成立仪式。法国前总理若斯潘、前总统萨科齐、后来成为波兰外交部长的波兰中世纪史学家格雷梅克,以及法国知名人士伊夫·蒙当(Yves Montand)和皮埃尔·贝尔杰(Pierre Bergé)等都出席了此次活动。 万润南先是担任民主中国阵线的秘书长,后又担任主席,他一直是反抗中共独裁统治的最受尊敬的中坚力量之一。万润南在被迫逃离中国后再也没有回到过他的祖国。他的一些朋友曾试图安排他回国,让他做出一些让步,但最终都是徒劳的。万润南坚定地说:“我不会说出违背良心的话。”他还说,“在他人生的这个阶段,他拒绝在原则上妥协。”万润南曾希望获得法国国籍,他说,“这样的话,在他的一生中他就可以至少投一次票,选举领导人。”然而,行政手续的缓慢让他没有能够实现投票选举领导人的愿望。 集体墓地 至于万润南的身后事,法国汉学家写道,万润南如愿以偿,被安葬在他亲自在巴黎南郊蒂耶公墓创建的集体墓地里,与他的中国民主同胞们一起安息。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有着“温暖的心,冷静的头脑,和钢铁般的脊梁”。墓志铭署名者之一是目前流亡在美国的中国最著名的异见人士魏京生。
4日前
•
7 分鐘
9月28日
于朦胧坠楼死亡事件疑点重重,舆情汹涌持续发酵
2025年9月11日凌晨,中国著名影星于朦胧在北京朝阳区一座公寓五楼坠楼身亡,年仅37岁。警方迅速定性为“饮酒意外坠楼”,排除刑事嫌疑。紧接着,官方针对网民就此案疑点的质疑与热议展开净网行动,调动公权力迅速全网删除与于朦胧相关的一切信息,清理4300余条关注于案的帖文,禁言60多个账号并对所谓的谣言制造者展开抓捕行动。然而,公权力越是调动资源巧立名目掩盖,却越是欲盖弥彰,使网络舆情愈演愈烈。 这一事件不仅因其突然性,更因于朦胧死因疑点重重,迅速引发网民对娱乐圈潜规则、司法公正以及权贵家族将娱乐圈视为捕猎场和洗钱通道的广泛讨论。 网友@高瑜发帖说:“大清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先进各国,此真可痛哭也。”—— 这是梁启超的原文。这位前中华民国司法总长、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如果活到今天,岂止是“痛哭”?一位演艺明星于朦胧惨死,公安发通告压不住、封号删贴压不住,上门警告压不住、媒体沉默压不住,满网质疑坚持发声,说明什么?没有梁启超的时代,中国舆情毕竟要被残酷的现实唤醒。 网友@Amalie570913发帖说:一名已故的公民,名字不能提,照片不能发,直接互联网404消灭他所有存在的痕迹,千古罪人都没有的待遇!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个善良的人?!我本来真的特别信任自己的国家!相信有这么多人发声一定会给我们一个交代!还于膜陇一个清白!结果呢?把大家当傻子糊弄!监控呢?没有!尸检报告呢?没有!参与聚会的人员名单?没有!于朦胧的妈妈呢?仍然不知道在哪!你让大家怎么相信!这是把中国人民的信任踩在脚下!把法律把公平把正义踩在脚下!践踏中国在全世界人民眼中的形象!一个国家,会熬过疾病,贫穷,战争,一个没有正义感的国家终究会走向灭亡。 网友@TuomasLinLi以《于朦胧案——中国版9·11事件,说明了什么?》为题撰文写道:中国的9.11事件,是中国青年演员于朦胧被“两次坠楼死”事件,是中共党国独裁统治的恐怖惊悚历史的最新注脚。是中共党国独裁政府,这个从未经中国人合法选举授权执政的非法政权、其高层党棍裙带家族成员、肆无忌惮地虐杀中国人的典型案件。中国的9.11事件,使中国人联想到,巴拿马文件所披露、近期又经杨兰兰事情引起关注的、中共高层党棍裙带家族,长期窃取中国人民财富,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洗钱、转移到境外,在使全体中国人深陷经济困境的同时,给自己在海外避税天堂积累起数万亿美元巨额财富的黑暗现实。 在中国的9.11事件中,党国独裁政府不顾亿万中国人强烈关注和愤怒谴责,不顾网络上80多亿点击人数的汹汹民意,公开且疯狂地大规模在互联网社群平台全方位删帖、封号、禁言,以帮助中共高层裙带家族成员掩盖罪行。党国警察部门与司法机构,玩忽职守,拒绝立案侦查,完全沦为高层党棍裙带家族的打手。义愤填膺的中国人,在关注案件的网络评论互动中,牵出了另外一些与于朦胧一样、此前被残酷虐杀的众多明星艺人如乔任梁、边策、任娇等人的悲惨案情。由于对事件的关注,人们联想到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系统性的活摘器官移植犯罪活动受害者如胡鑫宇、罗帅宇、王宇杰以及无数或离奇失踪、或蹊跷死亡、或遭遇“意外”的青年男女。中国的9.11事件正在提醒世人,在这个党国专制独裁统治下,中国人的权利被系统性地侵犯剥夺,沦为中共黑帮控制下被任意奴役压榨、肆意屠杀的人质或囚犯。 网友@rickawsb以《沉默的丧钟》为题发帖说:于朦胧死了。新闻没有报道,博客不许转发。人们只能在很快就会消失的自媒体文章下点点赞,这就是时代的写照:死亡来得如此安静,信息删得如此彻底,官方口径总是先于事实到达。允许悲伤、不许追问,因为体制需要的不是解释,而是情绪释放后的遗忘。所以删掉证据的手,总握着权力的章。一个明星尚且如此,那么我们这些无名的草芥,又该如何呢?真正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这死亡被安排得理所当然。但丁说过,地狱的最深处是留给那些在道德危机时刻保持中立的人。而今天,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一条生命的不明不白的熄灭,并不只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耻辱。国家之耻,不在于死者无法说话,而在于活人不能发声。但如果所有人都保存沉默,他的死可能就只是每个人命运的开始,沉默的代价,最终将由我们所有人来承担。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我而鸣。
9月28日
•
8 分鐘
關於
收听 RFI(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不同的播客,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聆听世界:法国和世界各地的时事、文化、生活艺术和社会舆情。还可以通过我们的原创播客学习法语并探索新世界。
網站
如要聆聽兒童不宜的單集,請登入。
登入
隨時掌握此節目的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關注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消息。
登入
請選擇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顯示全部
Algeria
Angola
Armenia
Azerbaijan
Bahrain
Benin
Botswana
Brunei Darussalam
Burkina Faso
Cameroun
Cape Verde
Chad
Côte d’Ivoire
Congo,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Egypt
Eswatini
Gabon
Gambia
Ghana
Guinea-Bissau
India
Iraq
Israel
Jordan
Kenya
Kuwait
Lebanon
Liberia
Libya
Madagascar
Malawi
Mali
Mauritania
Mauritius
Morocco
Mozambique
Namibia
Niger (English)
Nigeria
Oman
Qatar
Congo, Republic of
Rwanda
São Tomé and Príncipe
Saudi Arabia
Senegal
Seychelles
Sierra Leone
South Africa
Sri Lanka
Tajikistan
Tanzania, United Republic Of
Tunisia
Turkmenistan
United Arab Emirates
Uganda
Yemen
Zambia
Zimbabwe
亞太
顯示全部
Afghanistan
Australia
Bhutan
Cambodia
中国大陆
Fiji
香港
Indonesia (English)
日本
Kazakhstan
대한민국
Kyrgyzstan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澳門
Malaysia (English)
Maldives
Micronesia, Federated States of
Mongolia
Myanmar
Nauru
Nepal
New Zealand
Pakistan
Palau
Papua New Guinea
Philippines
Singapore
Solomon Islands
台灣
Thailand
Tonga
Turkmenistan
Uzbekistan
Vanuatu
Vietnam
歐洲
顯示全部
Albania
Armenia
Österreich
Belarus
Belgium
Bosnia and Herzegovina
Bulgaria
Croatia
Cyprus
Czechia
Denmark
Estonia
Finland
France (Français)
Georgia
Deutschland
Greece
Hungary
Iceland
Ireland
Italia
Kosovo
Latvia
Lithuania
Luxembourg (English)
Malta
Moldova, Republic Of
Montenegro
Nederland
North Macedonia
Norway
Poland
Portugal (Português)
Romania
Россия
Serbia
Slovakia
Slovenia
España
Sverige
Schweiz
Türkiye (English)
Ukraine
United Kingdom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
顯示全部
Anguilla
Antigua and Barbuda
Argentina (Español)
Bahamas
Barbados
Belize
Bermuda
Bolivia (Español)
Brasil
Virgin Islands, British
Cayman Islands
Chile (Español)
Colombia (Español)
Costa Rica (Español)
Dominica
República Dominicana
Ecuador (Español)
El Salvador (Español)
Grenada
Guatemala (Español)
Guyana
Honduras (Español)
Jamaica
México
Montserrat
Nicaragua (Español)
Panamá
Paraguay (Español)
Perú
St. Kitts and Nevis
Saint Lucia
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Suriname
Trinidad and Tobago
Turks and Caicos
Uruguay (English)
Venezuela (Español)
美國和加拿大
顯示全部
Canada (English)
Canada (Français)
United States
Estados Unidos (Español México)
الولايات المتحدة
США
美国 (简体中文)
États-Unis (Français France)
미국
Estados Unidos (Português Brasil)
Hoa Kỳ
美國 (繁體中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