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一场前所未有的环境危机在全球十大铜矿国之一的赞比亚爆发,中国国有有色矿业集团下属的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Sino-Metals Leach Zambia)在赞比亚第二大城市基特韦(Kitwe)附近的铜矿爆发废水泄露,一座用于储存采矿废料的尾矿坝突然坍塌,导致大量有毒废水流入卡富埃河,当地供水系统因事故曾经一度被迫中断。此次泄漏造成卡富埃河下游至少100公里范围内的鱼类大量死亡。卡富埃河是赞比亚2100万人口中超过一半的居民赖以取水与种植粮食作物的重要水源。有媒体曾经形容说,此次污染事件导致这条河流在一夜之间死亡。
中国国有有色矿业集团是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此一事件因此也引发中国股民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几个月来不断传出赞比亚当地农民在法院状告中国企业的消息,受害民众索取的经济赔偿数额也正在不断攀升,最新的索赔金额已经高达800亿美元。
就此,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于9月18日发表公告,声称要对赞比亚溃坝事件进行澄清,谴责当地民众的指控缺乏依据,公告指出尾矿溃坝事件是《因防渗膜被盗割和强降雨》所导致,公告指出,截至2025年8月7日,赞比亚政府表示局势已基本恢复正常,水体的酸碱值pH值已恢复正常,重金属浓度也在不断下降,公司已依照政府指令履行修复和治理义务,并完成对个体农户的赔偿工作。公告还指出所谓超过一百人提出诉讼的说法并不属实,实际授权的仅有11人。
针对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发布的上述公告以及中国媒体的相关报道,法广电话采访了赞比亚当地的调查记者,对铜矿尾矿污染事件进行了跟踪调查报道,采访了当地的受害民众以及当地中国企业负责人的调查媒体Diggers的资深调查记者约瑟夫 姆旺达Joseph Mwenda先生,他主导的对此一事件调查纪录片赢得广泛的好评。
法广 : 首先感谢您接受法广的采访,溃坝事件是否可以说已经被妥善解决?受害农民是否已经获得经济赔偿?
Joseph Mwenda :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污染事件发生后,政府作为临时措施,与这家中国企业达成协议,决定对当地农民进行补偿。然而,补偿金额微乎其微,部分农民已收到这笔款项。 但相较于造成的损害,这笔钱实在太少。更不幸的是,代表这些农民的律师告诉我们: 他们被迫签署协议,声明一旦领取这笔微薄补偿,今后不得就此事再提出任何索赔。这是首要问题。其次,污染评估工作尚未完成。 最初受聘进行评估的公司既未完成工作,也未向政府及赞比亚环境管理局提交报告。因此政府新聘请了另一家公司以确定污染造成的损害程度。这意味着在完成损害评估前,既不能进行赔偿,也不能宣称赔偿程序已结束。
法广 : 为何污染事件爆发了近八个月之后,却至今并未出台污染评估报?
Joseph Mwenda : 南非环境治理公司特里滋特公司Drizit Environmental日前披露说,,该公司受雇于中国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调查污染事故,他们在为期两个月的独立调查中发现,实际泄漏的有毒废料高达150万吨,是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当初通报数量的30倍。特里滋特公司Drizit表示他们采集了超过3500个样本,检测出高浓度的氰化物、砷、铜、锌、铅、铬、镉等有毒金属,认为其对人类长期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包括器官损伤、出生缺陷与癌症风险。该公司还指出,至今仍有多达90万立方米的有毒物质残留在环境中,急需进行全面清理。
然而在最终报告提交前一天,谦比希湿法冶炼公司却以“违约”为由单方面终止了与特里滋特公司Drizit的合同,该公司还否认Drizit的检测结果准确性,并且声称赞比亚政府正寻求另觅机构进行“重新调查”。特里滋特公司特别就与中资企业的争端发表声明并且指出正就此纠纷采取法律措施,要求赔偿损失。这应该就是为什么两周前赞比亚政府重新委托另一家环境评估公司,到目前为止,外界尚且不了解公司计划何时递交评估报告。
法广: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公告引述赞比亚政府官员的话说,当地的环境尤其是水质已经大副改善,PH值恢复正常的说法,您觉得可信吗?
Joseph Mwenda :我自己不是科学家,但我只能相信专家的说法,而他们提出的问题确实相当关键。如果你们说水质状况已恢复正常,那为何鱼类仍在死亡?如果你们说pH值现在没问题,为何饮用这水的人们仍在受到影响?之所以得出水质安全、一切恢复正常的结论,是基于检测结果。但若评估尚未完成——因为若评估未完成,就意味着我们必须等待受聘公司的评估报告,才能确认实际损害程度。在缺乏评估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断言供水状况已恢复正常——毕竟评估尚未完成,而我认为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法广 : 对中国企业提出诉讼的受害者的人数究竟有多少,中方企业代表声称实际签字起诉的人数仅仅只有11人,目前绝大多数媒体报道的数据都是两百多人,您了解应该是多少人吗?
Joseph Mwenda : 我记得是200人左右,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地大约有200名农民。你必须明白,受污染影响的人群分为不同类别。不仅有从事农业的农民,还有从事水产养殖的,以及从事其他相关活动的人。要求污染河流的水源地赔偿,这绝不可能只涉及11人。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我认为实际情况是,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索赔行列,向这家中国公司提出某种形式的赔偿要求。所以说只有11人索赔的说法并不属实。不不不不,赞比亚官方记录显示,实际涉及约200名农民,200名当地居民。
法广 : 就事故爆发的直接原因,中国有色矿业集团9月18日发表的公告中强调尾矿溃坝事件是《因防渗膜被盗割和强降雨》所导致,谦比希湿法公司的经理王晶军在接受您采访时也提出了材料被盗是导致溃坝的部分原因,您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Joseph Mwenda : 我们很难反驳他们的说法。这是他们给出的主要事故原因。他们声称当地居民破坏了设施并造成损毁。被盗的材料导致大坝结构更脆弱,进而引发废料泄漏。但这引发了诸多疑问 : 首先,矿山运营必须确保当地居民远离作业区域。许可区域内不应存在居民区,甚至禁止人员在周边区域闲逛。这引发了一个核心问题:矿方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保障? 其安保机制或监控系统是否能有效阻止当地居民在设施周边活动?若安保措施到位,他们是否履行职责防止材料被盗?若确实尽职尽责,为何盗窃行为仍能持续发生? 这暴露了安保体系的重大漏洞。此外,他们是否建立了日常监测机制,确保设施无安全隐患?若窃贼能在情报部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盗取材料,未来极可能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媒体日前报道说,中国有色矿业早在去年就做了相关的风险预案。 公司在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中提到,集团建立了系统的环境管理制度。比如,公司要求各附属公司制定《尾矿库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等规范,并将尾矿库风险防控列为核心任务之一。报告特别提到赞比亚,指出赞比亚地区面临“极端洪涝”的气候风险,指出通过挖掘截水沟、使用潜水泵排水等方式应对。 不知造成事故的中资公司是否落实了上述措施。
法广: 最后,赞比亚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由来已久,赞比亚是南部非洲首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更是为两国经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在赞比亚设立了首个非洲经贸合作区,随着新能源与电动车的开发,拥有丰富铜矿资源的赞比亚越来越吸引大量的中国投资者,中国企业在当地运作的名声如何?当地民众对他们有何看法?
Joseph Mwenda : 抛开刻板印象不谈,我必须承认,赞比亚从中国投资中获益良多。众多中国企业在我国开展业务,为数十万赞比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当然总会有少数不良企业存在。那些无视当地法律、肆意妄为的企业。 必须理解的是,某些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Every two weeks
- Published10 October 2025 at 14:07 UTC
- Length13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