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MM 是一家在開曼群島 (Cayman Islands) 註冊、在香港營運的公司,原業務是數位廣告,今年曾面臨退市危機。
QMMM 於 2025 年 9 月 9 日宣佈轉型,計劃用 1 億美元買入比特幣 (Bitcoin)、以太坊 (Ethereum) 和 Solana 等加密貨幣,股價在三個星期內,從約 $6.5 美元升至超過 $200 美元。若以單日最高點計算,從低位升幅曾 達 20 倍。
SEC 於 9 月 29 日介入,勒令停牌的理由並非其業務轉向加密貨幣,而是有理由懷疑有人在社交平臺(例如 Reddit)上「唱高」其股價,涉及類似「唱高散貨」(Pump and Dump) 的操作。
過去幾年,許多來自香港和中國大陸的公司在美國市場上市後,大部分都涉及類似的「唱高散貨」活動。這些公司的特點包括:
* 流通量極低: 大股東持有大部分股權。
* 迎合市場故事: 經常宣佈轉型或採用當時流行的概念(如加密貨幣、AI)。
* 註冊地: 許多在開曼群島 (Cayman Islands) 註冊,使投資者在美國或香港難以提起訴訟,必須前往開曼群島提告,提高了法律追索難度。
這些中概股/港股的承銷商通常不是大型投資銀行。主要的承銷商包括 Dominari Securities(被點名為承辦最多此類業務的公司)、Network 1 Financial Securities 和 RF Lafferty。
監管機構已提出要增加上市的門檻和成本,例如限制集資額太低的公司上市,以減少利用小市值「搭棚」的投機行為。
選擇美國市場「搭棚」的原因包括:
* 上市過程相對簡單:相比香港,美國的上市流程被認為較為簡單。
* 利用美國市場中對此類手法不夠了解的投資者。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資料
- 節目
- 頻率每月更新
- 發佈日期2025年10月3日 上午2:26 [UTC]
- 長度20 分鐘
- 分級兒童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