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酸菜馆

676 人生第一场马拉松,让我爱上一座陌生小城

今年6月前,我还是个熬夜到凌晨、血脂指标红箭头扎堆的 “亚健康选手”。为了自救,我揣着 “能跑完就行” 的心态踏上跑道,每周 4 次 5 公里慢跑,顶着盛夏酷暑硬扛。没想到,4 个月的坚持竟换来了体检单上全绿的指标。更意外的是,泰州好友送我一个的半马名额,让我这个最多只跑过 6 公里的 “菜鸟”,硬着头皮开启了人生首场长距离赛事。在此之前,我竟从未听说过这座江苏城市 —— 就像很多人忽略葫芦岛一样,直到火车载着我驶向 “泰州” 站(没错,没有 “站” 字的站名,藏着这座城的低调)。 初到泰州,便被双重喜悦包裹:一边是半马赛事的火爆,起点附近酒店早被订空;另一边是苏超赛事的沸腾,泰州队点球战胜南京闯入决赛,全城像过年般热闹。网约车司机眉飞色舞地说着戴姓球员的功勋,自豪地提起女足教练,惋惜着没有 7 万人体育场的遗憾,言语间全是对家乡的热爱。 清晨的会宾楼早茶彻底征服了我。几块钱的拌干丝嫩滑爽口,鱼汤馄饨鲜掉眉毛,蟹黄包子咬开满是大颗蟹黄,拼桌的食客聊起赛事,陌生人间瞬间有了共同话题。酒店服务员贴心告知早餐 6 点开放,电梯里此起彼伏的 “半马还是全马”“你的 PB 多少”,让赛前的紧张多了几分温暖。 领物现场更是热闹非凡,参赛服、能量胶、袖套塞满口袋,激光刻字的奖牌、名字墙打卡,工作人员的忙碌让我真切感受到 “办赛不易”。赛前一晚,我抱着豆包制定的 2 小时 55 分计划辗转反侧,而窗外的泰州,正沉浸在晋级决赛的狂欢中。 比赛日的降温来得恰到好处,17℃的气温让跑步变得惬意。接驳大巴沿途 “捡人”,13000 人的赛场人山人海。 21 公里的赛道,是泰州的人文画卷。望海楼矗立在凤城河畔,风光不输瘦西湖;麻石铺就的老街古色古香,早茶博物馆的气息扑面而来;宽阔的城市中轴线干净整洁,电视塔的轮廓酷似东方明珠。原来泰州叫 “凤城”,不仅因凤凰栖落的传说,更因老城格局形似凤凰展翅;而凤冠志愿者的装扮,既呼应了 “凤城” 雅号,也彰显着京剧故里的底蕴 —— 这里是梅兰芳的祖籍地,徽班进京的渊源早已融入城市血脉。 前 16 公里轻松写意,配速竟比平时快了近 1 分钟。19 公里后脚痛袭来,可听到体育场内的欢呼,便咬牙坚持。冲过终点的那一刻,夹道欢呼的人群、沉甸甸的凤冠奖牌、塞满纪念品的大礼包,让所有疲惫烟消云散。净成绩 2 小时 35 分,比预期快 20 分钟,女子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