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姿放心說

【十分鐘心理學】面對已讀不回時,看見討好/疏遠/高功能/對抗的反應

 已讀不回,刺痛的常是想像。❞

訊息停在「已讀」,腦海就像被彈珠球撞擊:焦慮、懷疑、自責輪番上陣。你不孤單,這很正常。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耗觸發器」——討好型怕被不喜歡;高功能型習慣先理性、把情緒收進抽屜;疏遠型最怕被控制,索性拉開距離;對抗型則用生氣保護脆弱。

接下來的重點不是追問,而是回來看:我的內耗循環是什麼?就算同一類型,每個人仍有獨特脈絡。練習對焦——為什麼這件事讓我特別在意、情緒特別多?觸發可能是「覺得自己不重要」、也可能是「想提出需求,卻擔心對方不在乎」。

當能辨識這些觸發,常見的自責與「我怎麼會這樣」會鬆動。理解發生了什麼,我們就比較知道怎麼安撫自己、怎麼對應:先標記此刻的感受與身體反應,寫下想說的重點與期待,再決定要不要把事說清楚、或暫緩,讓回覆的節奏回到可掌控。

更多分享,都在這集節目裡,歡迎收聽!

本集畫重點:
你的內耗循環是什麼?
觸發點:不被重視、說需求的顧慮
自責與懷疑如何被啟動?
先理解,再安撫、再對應的步驟

#周慕姿放心說 #最新一集上架
 #已讀不回 #關係溝通 #內耗 #情緒覺察 #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