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因佩戴手表而手腕红肿发痒?您是否担心给孩子购买的卡通手表含有害物质?10月1日起,《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外观件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 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届时,消费者在选购手表时,可以更加放心。
“佩戴手表后手腕处出现红疹和瘙痒”,在网络投诉平台等消费者维权渠道,类似描述并不少见。2024年海关总署抽检数据显示,进口智能手表、对讲机、无线耳机等电子产品不合格率达12.5%。
据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主办网站“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消息,今年6月,欧盟多国发布手表产品召回令,危险类型为“化学危害”。以德国为例,监管机构测得一款品牌手表镍释放量达2.44μg/cm²/周,并称“镍释放速率过高”。召回信息提到,镍是一种强致敏剂,如果存在于与皮肤直接和长时间接触的物品中会引起过敏反应。
面对手表外观件潜在的安全风险,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 44702-2024《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外观件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这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为手表产品的材料安全划定了明确红线。
查询发现,该标准涵盖了金属、金属陶瓷、皮革、塑料、橡胶、合成蓝宝石和无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常见手表外观件材料,对镍释放、铅镉等重金属含量、游离甲醛等有害物质设定了严格限量。尤其对儿童手表,标准还追加了更严格的邻苯二甲酸酯限量要求,为青少年健康提供双重保障。
查询还发现,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等业内主要企业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工作。据悉,业内主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这不仅能将积累的生产经验和专业技术融入标准,确保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意味着行业主要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整个手表行业更重视安全问题。
文|记者 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