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三地举行。
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文化与城市的深度互动。广东秉持“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理念,将赛事筹备与文旅发展紧密结合,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的融合模式,推动“文体旅”共振共兴。
羊城晚报近期推出“畅游大湾区 享受全运会——用运动的方式打开一座城”系列融媒体报道。
该系列以“一场赛事·2大主题带·19种湾区生活样本”为框架,聚焦“岭南文化带”与“滨海运动带”,为大湾区19座城市分别定制“1项运动IP+1条非遗链+1味城市记忆”的视频内容。
本报主持人作为“全运使者”,深入各大赛事承办城市,体验代表性体育项目,探访运动场馆与训练基地,并串联地方文化、景点、美食与非遗传习,打造出一条条“可运动、可观光、可品味”的文旅新路线。
这一次,著名跳水运动员、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谢思埸为家乡汕头打Call,邀请大家走进汕头,品尝体验潮汕美食、非遗和美景,探访这座 “海滨邹鲁” ,感受在体育激情与人文底蕴的碰撞中愈发迷人的魅力。
汕头市文旅体融合路线推荐:
在南澳岛青澳湾,打卡选手同款冲浪体验
骑行海滨路,穿越历史文化深厚的观海秘境
漫步东海岸,欣赏落日感受海风拂耳
11月13日至20日,十五运竞技体育冲浪项目将在汕头市南澳县青澳湾半岛假日酒店前方沙滩区域及海域举办。
当十五运冲浪健儿将在青澳湾逐浪而行之时,谢思埸诚挚推介家乡汕头美食,“这里有卤鹅、潮汕工夫茶、牛肉火锅,欢迎大家来汕头走走看看。”汕头正以赛事为媒,邀你循着海浪声,解锁美食、非遗与海景交织的文旅盛宴。
山海画卷:赛事同款的海景盛宴
汕头的海,既是竞技赛场,亦是风光画廊。
南澳岛的青澳湾是十五运冲浪赛场,92公里海岸线串联起66处海湾。“自然之门”标志塔下,夏至有立竿无影奇观,赛后还能打卡选手同款冲浪体验。若想枕浪而居,岛上民宿的露台可直面海景,晨起看日出染红海面,夜听涛声伴入眠。
横贯城市东西的汕头海滨路,是难得的观海秘境。漫步其间,既能感受老城区骑楼的古色古香,又能领略内海湾的碧波荡漾。当落日与灯光相遇,海滨路成了汕头最浪漫的坐标。沿途的潮人码头、网红天桥等景观节点,已成为市民游客的“打卡”新宠。
充满活力的东海岸观光道,串联绿地系统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兼具生态休闲与人文展示功能。这里是观赏海面落日的绝佳地点,还能感受到远处渔港咸鲜气息的海风正掠过耳畔。
谢思埸诚挚推荐:“希望大家来到海滨路、东海岸去看看海景,是很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
由海滨路、南滨路、海湾大桥、礐石大桥组成的内海湾滨海走廊,长达27.5公里,是国内最长的内海湾景观通道,将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石炮台公园、华侨公园等文旅地标与东海岸新城现代景观串联成线,构建起“老城+新城”“山海+人文”的立体文旅版图。
文脉传承:活态绽放的非遗瑰宝
赛场之外,非遗瑰宝正在街巷间书写传奇。
潮汕英歌堪称“民间武术舞蹈天花板”,一众舞者执棒叩击,随锣鼓点演绎《水浒传》英雄豪情,慢板凝重、快板激昂,呐喊声中尽显潮汕人的阳刚之气。
潮剧则是另一番风情,婉转唱腔搭配精致戏服,在古戏台上演千年故事,与赛事场馆的现代旋律遥相呼应。
油纸灯笼工坊里,匠人执竹塑形、蘸浆裱纸,将潮汕纹样绘于灯面。夜幕降临时点亮灯笼,光影流转间,仿佛看见红头船时代的商贸繁华,为观赛归途增添暖意。
舌尖竞技:鲜韵十足的潮汕滋味
汕头的美食江湖,藏着不输赛场的“竞技精神”。
潮汕牛肉火锅是对“鲜”的极致追求,现切牛肉带着余温颤动,入清汤三起三落便锁住汁水,蘸沙茶酱入口,脆弹口感堪比健儿的矫健身姿。
牛肉丸更显功夫,手捶千下的弹韧质地,丢入碗中能弹跳数下,咬开瞬间鲜汁迸发,是街头巷尾的“隐藏高手”。
粿品家族则演绎着细腻匠心。红米粿以红米浆蒸制,内包笋丝虾米,红亮色泽藏着吉祥寓意。
蚝仔烙用本地鲜蚝与薯粉共煎,外酥里嫩,蘸鱼露吃鲜得跺脚。
再配上卤味拼盘,狮头鹅经数十种香料慢卤,鹅肝绵密、鹅掌筋道,每一口都是时光酝酿的醇厚。
十五运的号角已吹响,汕头正以美景养眼、非遗润心、美食暖胃,等待你奔赴这场“潮”味之约。
统筹 | 孙朝方 邓琼 区健妍
策划 | 赖书香
拍摄 | 钟振彬 陈晨
剪辑 | 陈晨 邓振淳
文字 | 黎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