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所以从个人兴趣发展成社会热点是因为中间有分享。既然有分享,那就一定有大家能通情达理的共识,在集体共识中的非物质力量很有可能将物质的艺术品确定为珍宝。在我看来,在杜尚和后杜尚的时代,对于在各家艺廊展出的作品,尤其是沿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式的作品,观众们会用更加当下的,更多元的艺术观来考察。在艺廊里的一件孤立的、没有社会联系的作品,和有出处的、与社会的脉动相关的作品,有巨大的区别。区别在于作品在人群中的关联性,在于作品是不是具备获得集体共识的基础, 在于它是不是共情的信物。
各位好,我是安东尼,欢迎收听文化艺术专题节目。西班牙雕塑家 Jaume Plensa (乔姆.普萨兰)的个展 « 5个梦,5个欲望 » 5 rêves, 5 désirs 9 月12日在巴黎 Lelong 艺廊开幕。
这次节目我分两个部分来谈。首先请艺术家、艺廊主和藏家从各自的视角来谈 Jaume Plensa 创作的是什么样的作品,他的艺术的出发点和共鸣点在哪里。 第二部分我想从我的视角来提出问题:Jaume Plensa 的作品是不是信物 ?
首先我们来听 Jaume Plensa 自己对这次展览作品的介绍。他着重介绍了一组用质地比较软的雪花石创作的雕塑。这是一组人的头像,我们不一定看得到完整的人脸,因为富有表情的手遮住了一部分面容。对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个奇妙的时刻, 通常是在夜间,在这个时刻有一种叙事,我们搞不清楚到底是在脚踏实地的现实里还是在梦境中。
Jaume Plensa 说,他觉得观众看了展览以后会有很多的问题。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世界,有时候会让这个世界跑出来,要么是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么是在和我们爱着的人一起的时候。
Lelong 艺廊的艺廊主 Jean fremon 说 : Jaume Plensa 以前做的雕塑,大部分都是人物在一个固定动作上,好像在沉思,人物不是在一个动作的过程当中。这次展览的作品中有几件表达的是梦境,脸庞好像是刚出水的样子,又好像是还在水中,还在石头里,说不清楚,但很特别,很不一样。当然这是一个定格,但这是一个动作的定格,是一个动作。所以这是一个叙事,这在雕塑中很罕见,在 Jaume Plensa 的雕塑工作中这是第一次,他刚开始这么做。Jaume Plensa 能够在瞬间抓住空间和比例的关系,又快又准。就像作曲家,他们的耳朵具备辨识绝对音准的能力,而 Jaume Plensa 具备辨识绝对空间比例的能力。
收藏家 Oivier de Jamblinne 说:Plensa 是个大艺术家。不管他的雕塑放在哪里,公园里也好,山头也好,海边也好,它总能做到和谐,特别完美。
回到 Jaume Plensa这次 个展的题目 « 5个梦,5个欲望 » 。梦和欲望是Jaume Plensa 用得比较多的主题。
- 梦境的出处
我举一个在欧洲的例子。在英国位于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之间的萨顿庄园煤矿遗址,靠近M62高速公路7号交叉口,有一座20米高的白色雕塑。这是一个小姑娘的头像。女孩儿闭着眼睛,那表情好像正在梦里。雕塑取名梦想。
作品使用的主要材料是预制混凝土,表面用了一种白色的大理石和混凝土骨料做的涂料,非常白,白得几乎要有荧光。雕塑的下面之前是煤矿区,所以是黑的。纯白和纯黑形成了反差。
作品采用预制混凝土制成,表面采用白色大理石/混凝土骨料混合物,呈现出极白、近乎发光的光泽,与下方煤炭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
做雕塑之前,之前的矿工和当地社区的居民和 Jaume Plensa 见过面,他们希望放在这个昔日的废料堆顶部的作品能表达对更好的前途的展望,为他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那这些矿工又是什么人呢? 撒切尔夫人执政的时代,英国政府决定关闭所有煤矿,于是大批英国矿工事业。Jaume Plensa 面对的就是这批矿工。
2008年利物浦当代艺术双年展就请Jaume Plensa 在当初被撒切尔夫人关闭的煤矿遗址上做个雕塑,那个时候这个地方堆着矿区的废料,堆到了高于海平面86米的高度。当地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把这个带着痛苦记忆的垃圾堆变成一个美丽的园区。双年展组织了过去的矿工和 Jaume Plensa 见面,讨论一下矿工们心里的美好生活是什么,他们的美好生活的符号又是什么。
矿工们告诉 Jaume Plensa , 在废料堆下面,直到300米的深度,都是伸手不见五指,漆黑一片的。那里是没有光线的。对他们来说,美好的生活是要有光的,不能是暗无天日的。
Jaume Plensa 意识到,当一个社会, 当人民憧憬更美好的生活的时候,大家需要美好生活的符号。这些符号不能只是美术馆里的藏品,大家需要在外面看到它。于是他立即把题目定了下来,就叫“梦想”。
题目定下来之后,Jaume Plensa 找到了一位小姑娘。对他来说,这个小姑娘的漂亮没有时代的特点,她可以是任何时代的美女,她的美是永恒的。就是这个小姑娘的美在M62高速公路7号交叉口给矿工们的子孙后代造福。
这就是这次Jaume Plensa 在巴黎的个展« 5个梦,5个欲望 »这个题目中关于梦的一个出处。
- 共情的信物:社会关联与集体共识
在我看来,在杜尚和后杜尚的时代,对于在各家艺廊展出的作品,尤其是沿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形式的作品,观众们会用更加当下的,更多元的艺术观来考察。在艺廊里的一件孤立的、没有社会联系的作品,和有出处的、与社会的脉动相关的作品,有巨大的区别。区别在于作品在人群中的关联性,在于作品是不是具备获得集体共识的基础, 在于它是不是共情的信物。
在我看来,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作品在内容上和表达形式上越来越接近,越来越格式化,越来越炒冷饭一般地推出新作的今天,Jaume Plensa 以形式语言为基础的作品,作品是不是信物是作品有没有新意的关键点。
信物和新意的问题对21世纪期间经营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同时又经营当代艺术家的资深艺廊 Lelong来说是一个有意义的敏感点。意义在于:在20世纪的经典之后,21世纪的新经典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进展的。
艺术之所以从个人兴趣发展成社会热点是因为中间有分享。既然有分享,那就一定有大家能通情达理的共识,在集体共识中的非物质力量很有可能将物质的艺术品确定为珍宝。
Lelong 艺廊代理着现当代几位标志性的大艺术家,象米罗, Jean Dubuffet, David Hockney, Jannis Kounellis。 在巴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开展前和开展期间举办 Jaume Plensa 的大型个展,足以说明艺廊对 Jaume Plensa 的重视。
Jaume Plensa 问我,怎么看这次个展。我告诉他,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他在公共空间里的重要的大型作品的一个缩影,一个特写,一个局部,一个片段,是一个组成部分。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Published22 September 2025 at 16:34 UTC
- Length11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