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与志趣相投的朋友或前辈展开深度的交流时,我的大脑都像是打开了所有突触的接口,任由神经的电流在上面来去穿梭。感受着那份兴奋和冲动,我萌生出了想把这一瞬间留下的念头,用什么方式呢?跟短视频和微信抢大家眼睛的使用时长显然不现实,声音挺好,不耽误大家的时间和眼睛。于是我开设了这一档播客音频节目。这是《各美其美》节目的第一期,也是我第一次考虑用一种方式记录下我身边有意思的朋友、前辈,他们有趣的外表下更迷人的那一小部分。
我们的眼前早已塞满了生活的困境,但心里肯定还有一片独属于自己的净土,爱好、专业、研究、行当,这些话题是我们聊起来总也停不下来的,于是我想让这种表达欲转化成一种分享欲,分享给每一个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这便是这档节目的初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嘉宾:谷小龙(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 河南省知名导演、编剧)
主播:欧磊(配音演员 / 高校客聘讲师 / 中国金狮广告影片奖、金雀广告奖最佳配音)
关键词:文字灵性 创作境界 语境力量 美的标准
-----------时间戳-----------
00:00 开场引言
02:31 主播的「文字启蒙之书」
> 推荐王国维《人间词话》:用哲学与西方美学解构中国诗词
- 05:24 对话:文字是自带语境的灵性符号
谷教授观点:
文字诞生于自然:“观鸟兽之迹,察日月之行,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
自带意境基因:“汉字形音义一体,字本身含原始语境,组合后生成新意境”
- 10:21 「文字的暴击时刻」
话剧《李白》台词点悟:“字有灵性,不过借诗人之手,排成队 列成行”
山西民歌的质朴之美:“高山上建庙还嫌低,面对面坐着还想你”
创作本质:“天人合一,让文字灵光与人心共鸣”
- 19:56 学者×导演 「斜杠青年?只是必然的偶然」
教学与创作本质相通:“都在驾驭文字精准表达”
突破路径:“由美食家变厨师——当积累足够语汇,必然想亲自创作”
- 24:47 颠覆认知的「质朴之美」
黄河题材创作:母亲四次重复“水淹了就再建家”,用复沓结构击穿人心
歌词哲学:“风吹雪飘爱生根→冬去春来爱长大”,用简单动词承载百年厚重
美学启示:“《诗经》重章复沓的力量,24诗品中冲淡与雄浑皆可为美”
- 32:45 直击灵魂的文字标准
核心准则:“真善美三层过滤——真 非真实之真,乃真理之真、赤子之真;善是道德情感;美则是结果”
警惕陷阱:“刺激感官≠直击心灵,释放恶念的文字再流畅也是糟粕”
- 37:04 提升文字敏感度训练法
1. 破除信息茧房:主动接触多元文本类型(网文/严肃文学/民歌/戏剧)
2. 保持感官敞开:“先接收再评判,收藏第一感受而非预设高墙”
3. 生活化积累:保持长期的留心状态,留意生活中任何情形下的美感(例:“可乐扎嘴”的生动感)
- 43:12 给新手的创作勇气指南
必经三境界:用力过猛→故弄玄虚→风轻云淡
观点:“炫技是合理的起点,唯经历‘亢龙有悔’才懂四两拨千斤”
建议:“写多了就会写了,说的多了就说的好了,在机械重复中注入思考迭代”
- 47:15 私藏书单推荐
《蜀山剑侠传》(还珠楼主):
“中国玄幻小说鼻祖,物境描写如身临其境”
- 50:45 AI创作 vs 人类温度
AI优势:完善之美:数据洪流下的精准
人类不可替代性:“瑕疵即人味!《兰亭序》涂改痕迹能感受到当下落笔的心境”
“当下语境的即时捕捉与引导,机器永难企及”
Informasi
- Acara
- FrekuensiSetiap Minggu
- Diterbitkan5 Juli 2025 pukul 11.12 UTC
- Durasi57 mnt
- PenilaianBersi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