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最新一期《观点》周刊封面报道刊出不屈法兰西(LFI)领导人的大幅图像,配上的醒目标题是“梅郎雄与中国”。该周刊的两名记者Jérémy André 和Hadrien Brachet经过数月时间的调查后发表长篇报道,揭示了极左翼“不屈法兰西”领导人梅郎雄及其政党与中国之间长期以来逐渐深化的暧昧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引发的深刻担忧。我们利用今天的本节目时间,将这篇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享给大家。
《观点》周刊的两名记者在文章的开头便明确指出:该周刊触及了一个敏感话题。他们在针对梅郎雄与中国之间极为隐秘的关系经过数月调查、研究后,以书面形式问询梅郎雄是否担心某些不利于他的信息流出?得到的答复是猛烈的抨击,不屈法兰西领导人指责该周刊被“充满反华偏见的阴谋论蒙蔽了眼睛”。
长期以来,梅郎雄对中国表现出格外友好的态度。在台湾问题上,他支持北京的主权立场;在人权、西藏、新疆、香港等问题上,也坚定地站在北京一边。2022年1月,议会投票承认新疆维吾尔镇压具有“种族灭绝性质”时,不屈法兰西和共产党议员都选择了弃权。早在2008年4月,梅郎雄还是社会党参议员时,就在博客文章和一次采访中大力为中国辩护,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时,巴黎的圣火传递因西藏人抗议而受阻,记者无国界主席罗贝尔-梅纳尔(Robert Ménard)在巴黎多处建筑上悬挂旗帜,声援被囚禁的中国记者。梅郎雄则谴责这种行为是“对中国人民的不公正侮辱”,甚至称西藏流亡政府达赖喇嘛政权是一个“曾经实行过西藏版伊斯兰教法的神权政体”。
梅郎雄的亲华路线在不屈法兰西党内也影响了一批接班人。近月来,这段日益紧密的关系已逐渐浮出水面。以该党议员索菲亚-奇基鲁(Sophia Chikirou)为例。她在6月底,向国民议会提交了一份对北京极为宽容的报告,引发轩然大波。这份长达153页的文件声称,法国“有时与中国的共同利益比与欧洲伙伴还要多”,并指责欧洲的坚定“亲大西洋立场”导致了一种“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产生了有害的后果。
几周后,在该党的夏季大学上,这位议员面对媒体(《每日新闻》(Quotidien)镜头毫不犹豫地表示:“不认为中国是一个独裁国家。”
《观点》周刊的两名记者在文章中回顾了梅郎雄的政治轨迹介绍说:这位不屈法兰西领导人早年带有托派印记,他曾在1970年代,以“桑泰尔”为化名投身托派,主张反斯大林、反毛主义,甚至引用汉学家西蒙-雷对文革的批判。他在1977年发表的文章里分析中共十一大,批评“大跃进”为“失败”。随后他很快脱离了托派,投向社会党并迅速崛起。1989年天安门事件时,梅朗雄主办的刊物先是期待“真正革命”,随后又谴责邓小平的血腥镇压。不久之后又将中国再次淡出他的政治视野。把热情转向柏林墙倒塌与苏联解体。因此,他后来逐步展现出的亲华姿态,就更显得出人意料。
2001年,时任社会党政府职业教育国务部长的梅郎雄两次访华,对中国产生了持续的好感,并逐渐在政治立场上展现亲华倾向。
当年(2001年),梅郎雄每次到访都受到中国高层亲自接待,并为这位法国社会党的“二线人物”铺上红毯。法国外交档案显示,中方给予梅郎雄的待遇超出常规。回国后,梅郎雄对华立场大变,大力赞赏中国,颇令周边人士惊讶。
2002年大选失利、左翼下台后持续了数年的“政治荒漠”时期,梅郎雄似乎中断了与中国的联系。2008年,他在西藏和北京奥运会的争议中再次为中国辩护;2016年在欧洲议会,梅郎雄投票反对一份支持香港失踪出版商的决议(其中包括因出版习近平情妇小册子而被绑架的桂民海)。
如今,梅郎雄似乎在为新一代接班人铺路,延续这条神秘的“中方纽带”。索菲亚-奇基鲁在2024年主导一项关于中欧关系的议会调查,并于2025年亲访中国。虽然她在形式上听取了部分法国专家的意见,但她的报告几乎完全采纳了中方官员的立场,引发外界对不屈法兰西对华态度过于偏向的质疑。
不过,梅郎雄本人并没有完全放手。今年7月,当奇基鲁的报告引发轩然大波时,他在《新左派评论》(New Left Review)上发表长文宣称:“中国人已经赢了。他们没有理由发动战争,因为他们已对自身全球影响力感到满意。”他甚至幻想,如果不屈法兰西执政,将承认“即便中国是对帝国(美国)的系统性威胁,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
在同一篇访谈中,梅郎雄还透露自己曾与一位“中国领导人”谈过电动车冲击欧洲市场的风险。9月16日,最新一期《观点》周刊即将出版之际,他在博客上披露了真相,原来这场“神秘对话“的中国主导者就是备受诟病的中国前驻法大使、被称为“战狼外交官”的卢沙野。此前,梅郎雄从未公开承认与卢沙野有过联系。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21 September 2025 at 09:53 UTC
- Length6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