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世界报周一表示,北京对稀土的新管制措施让所有西方科技行业都感到震惊。欧盟发出威胁说,欧盟准备动用此前从来没有使用过的反胁迫手段进行反击。
必须像个透明人一样受审查
相关的文章写道,欧洲的高科技产业正被卷入一场由中国主导的稀土博弈之中。从汽车、航空航天到国防和能源,几乎所有关键行业都在感受到来自北京的压力。中国不仅严格限制稀土的出口,还计划将监管范围扩大到稀土开采技术及整个生产线的组装、调整和维护等环节。换言之,西方企业想要获得中国的稀土,必须要让自己像个透明人一样接受中国的审查。
以博世法国分公司为例,该公司副总裁罗切弗雷特透露,为了取得出口许可证,他们必须向中国供应商提供所用稀土的具体用途:将制造产品的照片、将制造的车型类别、以及工厂位置与产量等信息。这样的制度使得中国能够精准掌握外国企业的生产状况和市场布局,相当于免费获得一份全球市场研究报告。如果北京出于战略考虑拒发许可证,便可以让某家企业的生产线陷入停顿。北京的这种“隐形控制力”虽然尚未实际运用,但风险已足以让整个欧洲工业界感到不安了。
在国防与高科技领域,这种不确定性尤为突出。法国赛峰(Safran)集团等军工企业不得不制定“韧性计划”,加快寻找替代供应源,以防关键材料的断供。丹麦维斯塔斯和德国西班牙合营的西门子歌美飒等风电巨头虽称目前供应链仍然稳定,但也承认在密切监测局势。中国掌握着左右全球市场的利剑——既能通过限制出口抬高价格,也能通过倾销压低价格,从而将潜在竞争者踢出局。
欧盟公开警告
不过,面对中国的威胁,欧盟的态度开始强硬了。北京的新出口管控措施引发了布鲁塞尔的警觉,欧盟委员会已公开警告:中国对稀土的限制正对欧洲工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在10月25日表示,短期内将与中国对话寻求解决方案,但同时也准备动用“反胁迫工具”进行回击。该机制于2023年获得批准,允许欧盟对被认定为是“施压国家”的行为者征收附加税、实施出口限制或限制其进入欧盟公共采购市场。尽管这一工具从未被启用,但如今可能首次针对中国亮相。法国曾争取将其纳入与华盛顿的关税谈判。但没有成功,因为法国的大多数合作伙伴都希望照顾特朗普。
法国在推动这一机制上尤为积极。马克龙在布鲁塞尔峰会上直言,中国的做法是一种“经济胁迫”,欧盟必须予以回应。
法国世界报表示,与过去欧盟讨论采用反胁迫手段对美国实施贸易报复不同的是,这一次,针对中国使用反胁迫手段,成员国间的反对声要小得多。一位欧洲高级官员甚至指出,“对中国动用“反胁迫工具”反而可能让欧盟在面对美国时更有底气”,因为华盛顿一直希望欧洲能在遏制中国问题上与其并肩行动。
不过,在德国,总理默茨仍倾向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但他也不排除诉诸反制措施的可能。欧盟委员会目前正在评估各成员国的意愿,并梳理哪些欧洲关键产品是中国离不开的。尽管近年来中国努力降低对欧盟的依赖,但在某些领域仍存在脆弱点。欧洲官员们认为,这正是布鲁塞尔未来可能利用的筹码。
总体来说,中国的稀土战略让欧洲重新审视自身工业独立性的底线。短期内,欧盟能否真正动用反胁迫机制仍待观察,但长期来看,这场“稀土之战”已改变了欧洲的地缘经济思维。欧洲意识到,若再依赖单一供应国,它的未来工业体系将不堪一击。而中国,则在以稀土为筹码,展示着一种不流血的“战略力量”——让世界在经济依存中重新认识政治博弈的深层逻辑。
מידע
- תכנית
 - ערוץ
 - תדירותעדכון פעמיים בשבוע
 - פורסם27 באוקטובר 2025 בשעה 23:09 UTC
 - אורך7 דק׳
 - סיווגתוכן הול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