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

以色列宣布完成“铁光束”研发,为近距防空给出“标准答案”?

根据《防务要闻》等媒体报道,9月17日,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已经完成“铁光束”(Iron Beam)激光防空系统的一系列关键测试,抵达了“全面部署前的最后一个里程碑”,并对该系统给予了很高评价,称该系统实现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和工程突破……以色列成为全球第一个拥有这种能力的国家。”

如果部署工作顺利,该系统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交付。

“铁光束”系统由以色列拉斐尔集团研发,可以执行10千米以内的防空反导任务,目标包括火箭弹、迫击炮弹、飞机和无人机等。从命名来看,该系统与“铁穹”导弹防空系统有继承色彩——而事实上该系统也确实将与“铁穹”系统兼容、集成,以单次射击不到数美元的边际成本优势,降低“铁穹”系统在拦截作战中形成的经济成本,并大幅提升“铁穹”系统接战目标的上限和持续作战能力。

由于特殊的国土地缘情况,反以色列武装的多型简易远程火力,如自制火箭弹,可以覆盖很大范围的以色列国土。这迫使以色列多年来一直重点研发能够快速响应、具备多目标接战能力、弹药尽可能廉价的防空导弹系统,即“铁穹”系统。但即使如此,在防空拦截作战中依然存在经济成本不对等的情况,即以色列需要用单价达数万甚至数十万美元的弹药拦截经济价值仅为数百或数千美元的目标,因此,以色列一直在寻找经济上更为可行的防空方案。

此外,近年来,廉价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令以色列面临的防空局势更加严峻。这些无人机不仅数量多,而且起飞和攻击路线更为隐蔽,能够从“铁穹”导弹的最小射程和最低射高内发起袭击,也就是说对这种无人机的防御已经超出了“铁穹”系统的应对范围。

“铁光束”系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研发的。其设计要求是能够在数秒钟内击落来袭目标,并具备恶劣环境下的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