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教材解读

囡十柒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本专辑立足教材,高于教材。讲解方式新颖,释疑解难、拓展延伸、逐次深入。细致解读“教”与“学”所需要的详细资料。

  1. 2021/12/27

    专题复习(文稿处有文字)

    专题复习一病句修改一、语序不当。例如: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 “生产的棉花”) 2、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二、搭配不当。例如: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三、成分残缺或赘余。例如: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成分赘余,删去“聚精会神”或者“专心地”)四、结构混乱。例如:同学们都说,昨天的活动是愉快的一天。("的活动"跟"的一天"去掉一个)五、表意不明。(包括指代不明和句子歧义)例如: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究竟况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六、不合逻辑。例如: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是“幸免”,就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死难者”中的“一个”呢? )专题复习二:第三人称转述一、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方法:1、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  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2、把句中“说”字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句中的双引号去掉。二、间接叙述改为直接叙述的方法:1、把句中的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  注:若句中有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的,要将具体人名或第一、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你、你们)。2、把句中“说”字后的逗号改为冒号并加上双引号。 转述的形式有(假定第一者、第二者、第三者):  形式一:第一者(我)说的话,在他人的转述中,要把表示第一者的“我”改为“他”。如:我说:“从今天起我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则可转述为:他说,从今天起他要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形式二: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一者转述,则转述中第一者“我”不变。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我”来转述给他人,则为:爸爸对我说,他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形式三:第二者对第一者说的话,由第三者转述,则转述中“我”则要改为“他”。如: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这句话由第三者来转述,则为:爸爸对他说,他爸爸今天加班,晚上要晚些回来。  说明:在转述过程中,具体怎样把第一人称恰当地转为第三人称,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辨清人称所指,灵活进行转述。专题复习三——缩句缩句的基本原则: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缩句一般采用问答法,即提出问题,找出答案,再把问题和答案连成句子。问答法又分两种方法,一是“谁干什么”法,二是“什么怎么样”法。1、 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而不是语素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叶”在这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2、保留一些必要的附加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例如:“真正的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能缩成“革命不能低下头”。如果缩成“革命者低下头”则意思完全相反了。4、“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字要保留例如:“密密层层的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应该缩成““枝叶把阳光挡住了”,而不能缩成“枝叶挡住了”。5、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应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若缩成“旧围裙里兜火柴”,是以前兜,还是现在兜?不明白。“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张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若缩成“张老师上课”,是正在上,还是上完了?不知道。“过”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过去。如:“我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若缩成“我游览香山”,是正在游览。还是曾经游览?不清楚。6、复指成分应完整地保留例如:“他们自己认真地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考核”应缩成“他们自己进行了考核”。若缩成“他们进行了考核”或“自己进行了考核”意思都不完整。7、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应该完整地去掉例如:“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就缩成“骏马奔驰”,不能缩成“骏马在奔驰”。此外,像“在……下”、“在……里”“在……外”“在……中”等句子中表示方位的词组作状语时,都不能保留“在”字,应该同后面的状语一起完整地去掉。8、关于补语的处理首先,动词谓语后面的补语一般应保留中心词。如:“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头发上”,应缩成“雪花落在头发上”。若缩成“雪花落”则意思不明了。其次,形容词后面的补语一般删去。如“中奖后的老王高兴得跳起来”,可缩成“老王高兴”。第一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语原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A:灯照耀着建筑。(改变了主语,当然也就改变了原句的意思)   B: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基本正确,但缩得过分简略)C: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正确)第二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谓语原句: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缩句:A:老人们钓鱼。(把主语“夏天”改成了“老人们”;把谓语“爱”改成了“钓鱼”,明显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B:夏天,老人们爱钓鱼。(把“到树阴下”误认为“钓鱼”的状语压缩掉了,其实“到树阴下”和“钓鱼”是两个连续的动作,都不能压缩掉。)   C:夏天,老人们爱到树阴下钓鱼。(正确)第三组: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结构原句:灰黑色的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缩句:A:鸬鹚站在船舷上,在等待命令。(前半部分正确,后半部分把后面分句的主要动词“像”压缩掉了,把“等待命令”的主体“士兵”换成了鸬鹚,不符合原句意思)   B:鸬鹚站在船舷上。(把原句砍掉了一半,当然更不行)   C: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没有把后面分句的意思表达完整,“等待命令”不能压缩掉。) D、鸬鹚站在船舷上,像士兵等待命令。(正确)第四组:缩句不能把表示处所的词语改为表示事物的名词原句:三棵大海棠树上开满了红红的花。缩句 A:海棠树上开满了花。(合乎这类句子缩句的要求)   B:海棠树开花。(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使句子失去了确定的时态,压缩后的句子意思很不确定,表达不出“海棠树上开满了花”的意思)   C:海棠树开满了花。(改换了主语)第五组:缩句不应当缩掉必要的简短补语原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缩句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正确)   B:柳树挂满了冰条儿。(改换了主语)   C:柳树上挂冰条儿。(缩去了不应当缩掉的简短补语“满”)   D:柳树挂冰条儿。(改换了主语,缩去了简短补语,缩后句子意思很不确定)   E:树挂冰条。(过分简略,既不像句子,也不像短语。)第六组:缩句时要保留必要的否定词原句: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缩句:A:鲸是鱼类。(否定词压缩掉,句子的意思就变了)   B:鲸不是鱼类。(正确)专题复习四:句子仿写做这种题型,要明确两大问题:(一)什么是仿写句子;(二)仿写的题型有哪些。 (一)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二)常见的仿写题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1、 续写式 如:仿照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一场甘霖,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孤

    19分

番組について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本专辑立足教材,高于教材。讲解方式新颖,释疑解难、拓展延伸、逐次深入。细致解读“教”与“学”所需要的详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