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航空早读|竖耳朵!来听航空新鲜事儿

当美国“新军工”抱怨“被排挤”,欧洲大陆的防务企业正扎紧“藩篱”

此前我们提到了,英国防务市场相对开放,堪称“群贤毕至”,但从英国渡过英吉利海峡、登陆欧洲大陆的安杜里尔公司,在欧洲大陆却结结实实地撞上了“本土派”防务企业结成的藩篱。

欧洲大陆上的防务企业,尤其是行业巨头,论行业排名、营业额、业务范围的话,都逊色于英国的BAE系统公司,但它们却在行业垂直细分领域,霸占着数一数二的市场地位,特别是在这个已经由藩篱圈起的“欧洲共同防务市场”上。


美国企业抱怨“难以打入欧洲防务市场”

2023年12月中旬,彭博社的报道《彼得·蒂尔的帕兰提尔和安杜里尔难以打入欧洲国防市场》称,美国帕兰提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批评了欧洲各国政府,称这些国家大多将合同授予了当地供应商,同时排挤了像帕兰提尔这样的美国公司,“我已经对欧洲人发出过强烈抗议,但这种情况难以改变。”

在这则报道刊发之后的一年半多时间里,帕兰提尔公司在欧洲地区业务上的困难并未见改善。

在今年5月公布的一季度财报中,该公司欧洲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5%至1.42亿美元,欧洲业务在公司收入中的占比已从去年同期的16%下降至10%。对此,卡普直言不讳:“欧洲还不懂人工智能”。

显然,帕兰提尔公司在欧洲市场遭遇的这些问题,安杜里尔公司也躲不过。

同样是在彭博社的那篇报道中,安杜里尔公司联合创始人帕尔默·勒基也表达了该公司在欧洲地区市场开拓上遭遇的两大方面问题。一方面,即便价格高或技术落后美国公司“数年”,但欧洲国家仍倾向于采购本土供应商的技术,“放弃这种偏好对这些国家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另一个方面,当前欧洲国家的武器装备采购往往更倾向于现有的、已建立起联系的供应商。也就是说,那些已经在欧洲成功突围、获得订单的初创公司通常拥有着人脉关系。对此,勒基给的两个例子是德国初创防务企业赫尔辛格(Helsing)和量子系统(Quantum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