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

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 平哥首个医学专栏上线啦,在喜马拉雅搜索“吴京平:通俗医学史”,抢先收听!

  1. 4日前

    探测器列传:55.艰难的拯救

    现在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大家面前,龙江1号和2号的硬件基本相同,程序软件也差不多,如果龙江1号的软硬件存在bug,那么龙江2号也应该有。如果让龙江2号也开发动机变轨,很有可能也飞丢了。你要是不开发动机变轨,这颗探测器就无法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根本去不了月球了。这时候哈工大的团队和地面测控人员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那么,龙江1号是怎么丢的?唯一的线索就是断联之前传回的最后一点日志数据。根据这点数据,大家发现,似乎最后时刻,龙江1号的转速在变快。很有可能,就是那个5牛顿的发动机没有关机造成的。 那么好了,既然5牛顿的发动机可能有问题,那么就先用0.2牛顿的小发动机来进行变轨操作。同时,利用佳木斯测控站天线比较大的优势,对龙江2号进行测控。这下总不会丢信号吧。 龙江2号在变轨的过程中状态基本是正常的,但是需要发动机关机的时候它又没有关掉。这就导致整个卫星开始快速翻跟头,达到了每秒钟400度,就是一秒钟转一圈还多。龙江2号上带了三个陀螺仪,就是靠这三个陀螺仪来调整自己的指向。现在卫星在太空里面打滚,速度又很快,超过了这三个陀螺仪的调整能力。于是卫星上的程序就认为。这是陀螺仪出故障了,信号不对,于是就把陀螺仪给关掉了,这下可不就坏菜了吗?

    22分
  2. 9月13日

    探测器列传:52.嫦娥奔月

    【马登】的Slogan“有品质的生活不需要那么贵”和我长期主义消费观不谋而合。最近很多人都在说长期主义买几件便宜的衣服,不如买一件贵的衣服。但我不这样认为,贵不等于质量好,这样被包装过的“长期主义”其实只是贵价商品的销售手段。我认为真正的长期主义如果放到买衣服上来说,是买一件【质量好、经典的、版型好的衣服】,穿很久,这才是长期主义。马登家他致力于提供经典时尚的风格单品又保证很高的性价比,这才是长期主义必入宝藏品牌。 这次和马登的合作算得上非常知行合一的合作,我个人很认可马登家的产品,他们确确实实做到了自己说的那样:用更优惠的价格带给用户更优质的体验。我自己整个购买到客服耐心细致推荐尺码等都体验感很好。最近正好tb超级88节,好多好看的款式直接就是直降的价格,再也不用凑单,省时省心。 复制【67¥ HU926 d9cx4suu1Jk¥】进入“马登聪明裤”专属购买链接 原价129.9,粉丝专属链接到手价【113.9】元 【万人试穿的好版型】线上销售近30万条,实体店销量第一!!! 藏青、卡其、灰绿,三色可选,商务休闲全都hold住,百搭不出错 97%棉让裤子穿起来柔软舒适还透气,做了微微磨毛的手感。3%氨纶使裤子抗皱有弹力,坐下蹲下等动作的时候不会感觉有束缚,得劲! S~XXXL,全尺码照顾更多身材 裤脚带隐形抽绳,裤长可根据板鞋或筒靴高度调整 最近tb的活动:单品直降,无需凑单 马上进入秋天啦~有需要的听友们点击链接查看男装、女装和鞋靴的优惠!! 店铺里很多好看的款式大家自行选购哦 ▼▼▼ 复制淘口令进入专属购买链接: 马登工装【¥113.9 马登聪明裤】:67¥ HU926 d9cx4suu1Jk¥ 马登女装【¥65.9 新疆棉打底衫】:19¥ HU293 6hxO4suto9o¥ 马登旗舰店【¥149.9 箭头德训鞋】:68¥ HU287 cpNB4suHqcN¥

    25分
  3. 8月30日

    探测器列传:51.不务正业

    到了2012年的4月份,地面上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再一次让嫦娥2号“改行”了,让它从地日L2点一杆子支出去,去拜访一下700万公里之外的图塔蒂斯小行星,这一下是彻底走远了。 我做了这么多期节目了,从来没见过这么不务正业的探测器。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由此,嫦娥2号从从探月优等生变成了深空拓荒者,变成了一颗名副其实的深空探测器了。所以啊,别人要问您,我国第一个深空探测器是哪一个啊?您千万别把嫦娥2号给忘了。 那么,地面人员为啥会选中这个图塔蒂斯小行星呢?这可就说来话长了。 首先是粗筛,现在嫦娥2号纯属退休返聘,发挥余热。太远的地方去不了。控制在1500万公里之内。在这个范围内,测控网的天线还能收到信号。 另外,时间不能太早,因为为了支援后续的嫦娥3号和4号,喀什和青岛原有的测控站要升级。喀什测控站要新增一台35米直径的大天线,新建的佳木斯测控站要建造一个66米口径的大天线。基础设施建造也是要花时间的。所以,嫦娥2号和目标的汇合时间应该是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6月之间。 另外,目标总要跟地球有点关系,跟地球八竿子打不着的小天体,探测的必要性不大。只有那些时不时就横穿地球轨道的小天体才有探测的必要性。你不得防止它们撞上地球嘛……

    24分
  4. 8月24日

    探测器列传:50.火星的结构

    火星的半径差不多只有地球的一半,地球的地核半径为3480公里,火星的内核为1830公里,半径差不多也只有地球的一半。这个比例倒也差不多。这种球形的大行星,都经历过分异的过程。想当初,这个大球在形成的时候,都处于熔融状态,密度大的物质都往内核里沉淀,比较轻的物质飘在最上层,你别看地面上的石头好像是挺沉的,其实密度并不算大。大理石和花岗岩,密度和玻璃以及铝的密度差不多。平均也就在2.5~3.2克/立方厘米之间。地幔组成物质就比如橄榄石、石榴石等等,这些密度就比花岗岩大多了。石榴石的密度普遍在3.5~4.3之间。 地核的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主要成分是铁镍这种金属,密度可以达到12克/立方厘米。火星的内核相比地球来讲就小多了,没有那么大,这就说明火星的内核一定含有比较轻的元素,比如说氢和氧。这些元素的存在,可以降低凝固点。 洞察号是固定不动的,是个非常好的无线电发射源。美国人在环绕火星的轨道上有好几个环绕器,都可以用天线精确测量这个无线电发射源的位置和角度。地球上的大天线,可以精确的观测这个无线电发射源。进而计算出火星自转的精确细节。 地球和火星这种大型天体,其实都并不是老老实实的自转,轴线始终会出现章动,也就是像搅屎棍一样搅合。地球是受到太阳和月亮的扰动,因此才会出现这种搅屎棍一样的章动。而且这种章动也受到地球内部地幔和地核的影响,毕竟这东西都是软的,你不能拿它们当做刚体去对待。你去转动一个煮熟的鸡蛋和转动一个生鸡蛋,效果明显不一样。这就是最简单的区分方式。 同样,我们也可以精确测量火星的自转情况,大致可以判断核心到底是不是液态,到底流动性如何。所以,科学家们推测,火星的核心可能是完全液态的。地球的核心比较大,相对来讲就复杂多了。地下是个高温高压的世界,高温倾向于让物质熔化,变成液体,高压又倾向于物质变成固体。到底哪种因素占主导,这还不一定呢。地核靠外的这一层是液态的,再往下又变成固态的了。火星核心相对简单一点,应该是全液态的。

    22分
  5. 8月16日

    探测器列传:49.名副其实的洞察号

    凤凰号有的那些功能,洞察号基本上也有。但是洞察号多了两样东西,一样叫做“内部结构地震实验”,缩写叫“SEIS”,说白了就是个地震仪。另外一个叫“热流和物理特性包”,缩写HP³。这东西本质上就是个打洞的钻头,按照NASA的设计,这东西需要钻进地下5米深的地方,测量火星的热量散失情况。道理也很简单,既然火星在逐渐冷却,内部热量在不断的流失,内部肯定会比外部温度要高一点。要想探测这种热流散失,就必须往地下打洞。 所以啊,InSight这个词被我们翻译成“洞察号”还真是一语双关。可不就是打个洞察看一下嘛。总而言之,这两种仪器都是为了研究火星的内部结构而设计制作的。你要了解火星,不能只看脸,只拍照,你还得摸一摸温度,量一量心跳。 洞察号的探测器平台是美国人做的,但是这两样关键仪器是欧洲人多国合作的产物。地震仪是由法国航天局设计和生产,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瑞士联邦理工学院、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伦敦的帝国理工学院、高等航空与太空学院和喷气推进实验室参与研发的。说白了,这东西就是个加速度计,能够测量XYZ三轴加速度。火星上的轻微震动都能被它探测到。 过去,美国人在海盗2号着陆器上也带了地震仪,但是这种地震仪无法屏蔽探测器内部产生的各种干扰震动。这次洞察号就不一样了,人家这台地震仪是安装在洞察号的体外。洞察哈和凤凰号一样,不是都带着那种挖土的机械臂吗?头上装个挖斗,乍一看跟小号挖掘机似的?这回啊,这个铲子还能兼任吊车,可以把这个地震仪吊放到距离洞察号本体远一点的地方,用软线和本体连接……

    22分

評価とレビュー

4.8
5段階評価中
6件の評価

番組について

科学史评话最新专辑 平哥首个医学专栏上线啦,在喜马拉雅搜索“吴京平:通俗医学史”,抢先收听!

喜马拉雅の他の作品

その他のおすす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