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伙學台語

現在有越來越多台語家庭出身的孩子,只會聽一點點台語,但是說不輪轉、也聽不懂長輩口中道地的俗諺,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不用擔心,每天短短五分鐘【做伙學台語】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節目,從中學習發音、詞彙,搭配時事或小故事,每天進步一點點,讓你也可以輕鬆出口溜臺語,驚艷(或驚嚇?)一下家中的勢大人喔! #台語語言力 #母語練習生 #國家語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秋行軍蟲』的台語要怎麼講? |一天五分鐘 台語嘛ㄟ通|請問大聲公44

    1D AGO

    『秋行軍蟲』的台語要怎麼講? |一天五分鐘 台語嘛ㄟ通|請問大聲公44

    聽眾提問: 大聲公你好!前陣子,曾經聽到媒體報導有關『秋行軍蟲』的病蟲害,請問大聲公『秋行軍蟲』翻譯做臺語要怎麼講? 為什麼農民會這麼害怕擔心染上這種病蟲害?他對農業有什麼損害? 麻煩大聲公解答!謝謝 臺語專家游蒼林老師回覆: 國語說「秋行軍蟲」,這是一種害蟲,那麼以前怎麼會沒這種病蟲害呢? 因為牠們是遠從美國中美洲而來的,大約在三年前傳入中國大陸,再轉而傳染到日本、東南亞、連咱們臺灣都淪陷,所以這並不是新的病蟲害,只不過它傳入臺灣來就像是新進的病蟲害似的。 因為秋行軍蟲是新的蟲害,所以大部分都用國語發音來說,如果要說成臺語當然也行,只不過這該怎麼說比較妥當!這在我們臺語中有遇上一種困境,尤其是專有名詞、外來語、流行用語、科學用語…這些新的詞,臺語都無法很快有所反應。這個秋行軍蟲到抵台語要怎麼說,也不是我說了算!但是最基本的準則就是照華語漢字直接翻譯成臺語,這是一種比較快速的方法,但是別人不一定能聽得懂。 就好比以前有一陣子,大家都在爭論「大巨蛋」臺語該怎麼說? 這個新聞曾經流行一段時間,巨蛋也是新的名詞,是從日本傳過來的,這個場所建造得很大,屋頂像蛋的圓形狀,所以華語稱之為『巨蛋』;如果要翻譯成臺語,直接翻譯成『巨蛋kī-tàn』,聽懂的人自然能懂,而聽不懂的人依然不懂!若是要按照意思翻譯也行,有些學者也說得很好,他說巨蛋這個場所因為是圓形的就叫做「丸公場」,但是很多人無法接受這樣的名稱因為丸公這個語詞已經失傳很久了,雖然他很符合意思,但是能夠接受的人反而比較少。所以這個新的語詞,到底該怎麼說? 還是須要時間來改善才能有共識。至於這個『秋行軍蟲』臺語直接說成『秋行軍蟲tshiu-hîng-kun-thâng』也可以。其實你去查一些資料也找得到,牠是一種蝶類的生物,英文名稱叫做Fall armyworm就是秋天的軍蟲,那是英語的說法,臺語就可以說是秋行軍蟲tshiu-hîng-kun-thâng,還有另一種方式是由專業人士去定義;並非我說了算!農民怕這種蟲類,最主要是因為這種蟲是以玉米和稻子為主要食物,牠會嚴重鯨食農產。但是也有農藥可以毒殺,所以也不必過度恐慌! #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 #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 #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 #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2. 2D AGO

    阿政先講台灣67|有船無港路

    為什麼看荷蘭時期的地圖,雲嘉南地區包括高雄有一堆的港,而這些港現今都已變成內陸? 其實早期臺灣的地理地形這些港,在十七、十八世紀都是靠海的,後來因為雲嘉南的海岸都發生淤積,海岸線慢慢地往西退,所以許多臺灣的港都變成內陸港。陳第的東番記(1602年)書中第一段是這樣寫的;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海島中,起魍港(北門區、嘉義布袋)、加老灣(台江鹿耳門),歷大員(安平)、堯港(高雄茄定)、打狗嶼(旗津)、小淡水(高屏溪)、雙溪口(嘉義朴子)、加哩林(彰化二林)、沙巴里(新北的淡水八里)、大幫坑(新北的大坌坑),皆其居也。斷續凡千餘里。 這說明當時陳第看到的港口眾多,所以看早前的地圖,從雲林麥寮有海豐港,口湖有台子港、嘉義的新港有笨港、嘉義朴子有朴子腳港、布袋港、台南六甲有龜仔港,新營有鐵線橋港、麻豆有麻豆港、善化的目加里灣港、彌陀港、萬丹港(高雄大寮),這些港現在都已經失去港口的功能。 所以大清國剛開始登陸時的港不一定港口,因為只要能划船的水道、港道、湖、埤都稱作港。 #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 #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 #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 #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 ☆若您對本頻道節目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e-mail 至:service@ner.gov.tw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3. 『烏龍踅桌』『浪溜連』『浮浪共』是什麼意思? |一天五分鐘 台語嘛ㄟ通|請問大聲公43

    SEP 21

    『烏龍踅桌』『浪溜連』『浮浪共』是什麼意思? |一天五分鐘 台語嘛ㄟ通|請問大聲公43

    聽眾提問: 大聲公你好!現今的電影和流行歌曲融入很多臺語詞彙,有一些語詞很少有機會聽到,就像『烏龍踅桌oo-liông-se̍h-toh』!還有流行歌的歌名叫做『浪溜連』、也有歌詞當中寫著『浮浪共』……。請問大聲公『烏龍踅桌』『浪溜連』『浮浪共』是什麼意思? 麻煩大聲公解答,謝謝! 臺語專家游蒼林老師回覆:    剛剛你所提問的三個語詞,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或是媒體中的確常常會聽到;但是他們都屬於比較負面的意思。『烏龍踅桌oo-liông-se̍h-toh』其實是臺語用詞中一個較古典的語詞,就像在說成語一樣。為什麼稱做「烏龍」?他這個詞是有個典故啦!聽說以前有六兄弟,膚色長得黝黑又沒什麼才能。在早期人們的信仰中有卜卦問神的習俗,在某個因緣際會下,他們六人便一起去做乩童,六個兄弟都假裝起乩矇騙信眾。當他們做在圓桌前,把圓桌繞來轉去的裝腔作勢,把信徒騙得團團轉。因為他們的臉長得黝黑,在環繞圓桌時,就像好幾條黑龍在繞圈子一般,畢竟他們不是真的神明起駕的,他們都是佯裝的假的,自己在那兒騙吃騙喝誆騙出來的。後來被揭穿了,大家都知道是他們六兄弟一起編造出來欺騙信眾的;所以大家就稱他們的行為叫做『烏龍踅桌oo-liông-se̍h-toh』。這是一個典故,因此我們現在所說的『烏龍踅桌oo-liông-se̍h-toh』也有這個意思!就是說~亂講話,胡亂騙人,胡搞瞎搞,耍心機把信眾騙得團團轉;這大部分都用來指稱政治人物,對政治人物比較多這樣的比喻。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聽人說到『浪溜連lōng-liu-lian』這個語詞,這是在形容一個人沒有穩定正當的行業,不做正當的事業工作,時間都浪費掉了,就只知道玩樂,沒有什麼成就,我們就稱之為『浪溜連lōng-liu-lian』。這都是負面的語詞,如果是罵人的話『浮浪貢phû-lōng-kòng』,就是在罵人的話。例如:我家隔壁的年輕人都沒去工作,一天到晚只知道玩樂,真正是浮浪貢!所以『浮浪貢phû-lōng-kòng』可以說是很負面的說法。就像是生活不檢點、屌而啷噹做不正經的事令人討厭的那種說法就叫做『浮浪貢phû-lōng-kòng』。『浮浪貢』原來是沿襲日語而來的,日語裡有個『浮浪者』的詞,大概跟這個詞有關連,國語說浮浪者,浮在那個浪上的〝浮浪〞;日語有「浮浪者」(ふろうしゃ)咱們把他轉換成臺語,就叫做『浮浪貢phû-lōng-kòng』。所以浮浪貢大多是用來罵人的話語,是比較負面的用詞。 #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 #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 #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 #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4. SEP 20

    阿政先講台灣66|正港偏港

    正港相對的就是偏港,什麼是正港? 就是大港口,是政府允許外國商品進口的港口;偏港就是小港口,在過去常常是走私的港口,以前人說要落跑就要去布袋港就是這個意思。偏港的商品也常常有仿冒品,因為早期的舶來品通常稀有也價高,得經過合法的管道進出,仿冒品因為質地較粗通常都是偏港進出,所以早期正正當當從臺灣港(今安平港)或是鹿港、淡水港進來的貨品就稱為正港的。因此正港也引伸出正宗、高級的意思。港的意思除了港口,還有區域;如下港指南部地區,地名;如北港、南港,一港風的港是量詞。 另外偏港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過去臺灣納入清朝版本之後,臺灣的鹿耳門港和福建的廈門是通商對口,當時稱正口,正港就是來自正口對度貨物往來的歷史,表示官方許可的港口,隨著臺灣進出口發展的進步,一個正口已經不敷使用,所以後來就增加鹿港、淡水港等等。 #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 #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 #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 #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5. 蛤?「貓貓看」甚麼意思?|一天五分鐘 台語嘛ㄟ通|請問大聲公42

    SEP 13

    蛤?「貓貓看」甚麼意思?|一天五分鐘 台語嘛ㄟ通|請問大聲公42

    聽眾提問: 大聲公你好,我是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的學生,我有一些和臺語語詞相關的問題想請問大聲公;有一次我上臺語課時,老師利用臺語繪本講故事,繪本中有一句話:「老婆仔行出來門跤口貓貓看」請問大聲公,臺語為什麼要說「貓貓看」,而不是「狗狗看」、「直直看」或是「猴猴看」呢?麻煩大聲公替我解答,謝謝! 臺語專家游蒼林老師回覆: 「老婆仔行出來外口貓貓看」依照這個意思來看,「貓貓看niau-niau- khuànn」就是咱們國語所說的凝望、望穿秋水、一直在那兒凝望等待著,有種望穿秋水的感覺。貓貓看對於我的認知是與貓無關、與狗也無關,我們來思考看看還有什麼說法?相信聽眾朋友都有聽過「𥍉𥍉看nih-nih-khuànn」、「金金看kim-kim- khuànn」,兩者意思相差不遠,因此貓貓看應該是早期的語言沒有文字都是口耳相傳,在語言中就成為音變的情形。我推算是「「𥍉𥍉看nih-nih-khuànn」」演變成「貓貓看niau-niau- khuànn」,與貓狗都無關;臺語中的疊字詞很多,這也是臺語的特色。貓貓看是疊字詞,然而疊字詞還分成很多形式,常見的是兩字的疊字詞、還有三個字的疊字詞。疊字詞中有ABB形的,A是一個字,B和B是相同的字、兩個B就是疊字,例如「𠕇硞硞tīng-khok-khok(硬梆梆)」「幼麵麵iù-mī-mī」「白蒼蒼」「白鑠鑠pe̍h-siak-siak」這些就是ABB形的疊字詞,還有AAB形的疊字詞,例如「金金看」「𥍉𥍉看nih-nih-khuànn」就是AAB形的疊字詞,例如「沓沓仔ta̍uh-ta̍uh-á」沓沓兩個字也是同字的疊字詞,「勻勻仔ûn-ûn-á」、「偏偏仔」、「花花仔」、還有微微笑得「微微仔」、慢慢仔行的「慢慢仔」,這些都是AAB型的疊字詞,咱們臺語裏頭的疊字詞有很多例子,甚至有人將疊字詞寫了一整本書。所以「貓貓看」和「𥍉𥍉看nih-nih-khuànn」跟「金金看」意思都差不多。「老婆仔行出來門口貓貓看」 按照這個意思來看,貓貓看在這裡的意思就是國語所說的凝望、望穿秋水、一直待在那兒看著,怎麼等待的人兒都還沒來呀?怎麼都不來呢?一直在那兒望穿秋水等待著的情形。 #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 #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 #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 #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6. 「嚨喉蒂仔」 、「耳珠 」和「目睭」的國語要怎麼講? |一天五分鐘 台語嘛ㄟ通|請問大聲公41

    SEP 6

    「嚨喉蒂仔」 、「耳珠 」和「目睭」的國語要怎麼講? |一天五分鐘 台語嘛ㄟ通|請問大聲公41

    聽眾提問: 大聲公你好 今天我的阿公問我一個問題,叫我去學校問老師,不過我的老師說他也不懂,叫我來問臺語大聲公。請問大聲公:『嚨喉蒂仔』國語該怎麼講? 『目睭仁』、『耳珠』國語要怎麼講? 麻煩大聲公解答!感謝 臺語專家游蒼林回覆: 這個『嚨喉蒂仔』在我們的嘴巴哩,張開嘴照鏡子就能看見。其實平常我們很少會提到這個詞,也不會去注意到這個詞該怎麼說,國語也一樣!通常我們會在哪裡看見這個東西? 我曾經在漫畫裡看到,漫畫裡畫的小孩大哭的時候,都把嘴巴畫得很大,『嚨喉蒂仔』也畫得很大顆,像鈴噹一樣在嘴裡搖來晃去。人們的器官在平時生活中大家都很少會提到,國語也未必都知道該怎麼說。這個『嚨喉蒂仔』的國語名稱叫做『顎垂』,還有另一種說法叫做『懸壅垂』;懸-就是高高掛著,懸空掛、高掛著的那個「懸」。這些都是有關醫學的名詞。再來是『目睭仁』咱們的目睭整顆就叫做『目睭』,講到『目睭仁』的『仁』是指眼睛的中央部位中心比較特別的地方,比方說花生的花生「仁」,豆仁都是指正中心的東西。我們的眼睛『目睭仁』在國語名稱中說的是『虹膜』,就是黑眼珠的地方,白眼球的地方也有國語名稱,他叫做『鞏膜』。『目睭仁』就是我們國語所說的『虹膜』這個部位,也包括瞳孔,瞳孔在正中心的一個小圓圈,我們所說的『目睭仁』就是指這個黑色的部分,就叫做『目睭仁』國語說『虹膜』!『耳珠』說到耳珠我們可以細分,大部分指的是耳朵最下面的地方,也就是國語叫做『耳垂』的地方。女孩子大部分都會在耳垂的地方鑽洞掛耳環,有些人的『耳珠』會呈現一大丸(團),有些人就長得比較平,沒有呈現『珠』的感覺,但是這個部位都稱作『耳珠』。聽說耳珠大的人較有福氣,另外耳珠若朝向嘴巴的方向是大富貴的命格。所以有相命的先生說,你的耳珠大,有福相!說起咱們的五官,臺語都有名稱,只是長期沒去運用、沒有去說,漸漸就消失不見了。 #一周五分鐘,臺語你嘛通! #每周六聽阿政先講台灣 #每周日台語大聲公學台語 #喜歡閩南語的朋友,請多多幫我們五星評分鼓勵喔! ----- Apple|Spotify|Google|KKBOX|Firstory|SoundOn 搜尋訂閱:做伙學台語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Channel+學習頻道:https://bit.ly/3HgGgSW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即時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5 min

About

現在有越來越多台語家庭出身的孩子,只會聽一點點台語,但是說不輪轉、也聽不懂長輩口中道地的俗諺,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不用擔心,每天短短五分鐘【做伙學台語】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節目,從中學習發音、詞彙,搭配時事或小故事,每天進步一點點,讓你也可以輕鬆出口溜臺語,驚艷(或驚嚇?)一下家中的勢大人喔! #台語語言力 #母語練習生 #國家語言 ----- ▍教育電臺 ▍官網:https://bit.ly/39ISswV ▍粉絲團:https://bit.ly/nerpodcastlink ▍線上收聽:https://bit.ly/3cyxBh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From NER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