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进化论

7. 人类的任务升级,不是下岗 - 是换装备

主题:超级智能与未来世界——对话信息技术专家吴若松

日期:2025-08-22

00:17 开场

主持人 Jane 欢迎听众,介绍嘉宾吴若松(30+ 年 IT 老兵,通明智云联合创始人,曾任职 Intel、Cisco、F5 等)。

00:28 嘉宾定位

预告本期核心议题:AI 发展、超级智能对世界的影响。

00:39 嘉宾自我介绍

吴若松:

• 公司主攻负载均衡、云原生应用引擎 NJT、通灵户系列网关

• 爱好编程、历史、哲学、科幻、财经管理

• 喜欢读书,愿分享 AI 思考

02:00 议题一:WAIC 2025 见闻

02:34 参会感受

• 人多:AI 已深入生活

• 垂直场景惊艳:汽车、智能制造、柔性供应链

• 两种焦虑:

– 非 AI 人怕被时代淘汰

– AI 企业盈利与商业模式不成熟

• 数据隐私 & 伦理隐患

04:29 遗憾未见的技术

1) 端侧低功耗大模型(离线运行)

2) 有状态、可持续自我进化的通用 AI

05:15 主持人补充

教育客户已提出边缘低功耗需求,期待明年大会看到新突破。

06:04 议题二:Hinton“超级智能危险论”如何解读?

06:41 背景

Hinton 主题演讲:超级智能可能控制人类

06:58 提问

AI 未来是合作还是失控?中国倡议全球合作,嘉宾有何建议?

07:20 吴若松观点

• 风险根源:不透明、算法偏见、权力集中

• 未来=合作+治理:需全球统一伦理与监管框架

• AI 超人类智能几乎是必然(光速 vs 神经元 922 m/s)

• 意识问题尚无定论

• 个人挑战:“认知权让渡”——记忆、推理、创造力依赖 AI 导致退化

• 全人类挑战:Bostrom「回形针怪」寓言——目标单一可能灭绝人类

• 结论:谨慎乐观,主动治理

12:42 议题三:AI 落地实战——通明智云经验

13:12 场景

• 把生成式 AI 用于:需求分析、设计、代码生成、代码审核、自动化测试、用户手册编写

• 效果:效率/质量近倍增

14:29 四大挑战

1. AI 幻觉、不可解释

2. 上下文/记忆受限(几百万行代码无法全局掌握)

3. 提示工程门槛高

4. 模型偏见

→ 当前解法:人机协同 + 专家审核

15:29 议题四:AI 时代的人才与教育

15:53 职场人

• 高危岗位:重复性白领(数据录入、初级客服、法务审核、保险理赔)

• 新岗位:智能蓝领、数据标注、模型训练师、提示工程师、AI 伦理审核

• 麦肯锡:2030 年 70% 办公室工作或被 AI 替代 → 加速学习转型

20:26 在校大学生

• 必做:参加 AI 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掌握 Python & 数据科学

• 软技能:人与 AI 的混合团队协作能力

21:51 企业选拔标准(3 类人)

1) 深度技术:AI 模型开发/优化工程师

2) 跨界人才:懂 AI + 懂行业

3) 治理&伦理:具备 AI 商业伦理、全局观、管理能力

23:40 结束

• Jane 致谢,预告下期“具身智能”专题

• 双方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