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报纸摘要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每份报纸,独立有别,各家报纸,各家评说。“法国报纸摘要”首选对中国事务的评论与分析,以飨听众。

  1. 2 HR AGO

    台湾希望发展一条将中国排除在外的无人机供应链

    25日出版的法国各大全国性日报头版新闻焦点各有侧重。首先,关于陷入困境的法国政局,《费加罗报》注意到:新总理获任命已超过两周,仍未组建团队,正在打破组阁时间最长的记录。在社会党压力下,勒科尔尼似乎准备同意恢复马克龙在2017年废除的巨富税(ISF);《回声报》突出报道了各大工会组织在与总理进行了无果的谈判后倍感失望,决定在10月2日再次发起全国性大罢工行动;另外,《人道报》揭示了非政府人权组织周四公布的一份极其严厉的报告内容,谴责法国政府对结社自由和示威自由的系统性攻击;《十字架报》突出“保护海洋”的话题,警示世人:虽然《公海条约》已经达到至少60个国家批准的生效门槛,但在国际水域设立真正的保护区并非易事;《解放报》则利用头版整版篇幅,刊出意大利著名影星克劳迪娅-卡尔迪纳莱(Claudia Cardinale)的大幅照片,并利用内页多个版页的篇幅,介绍了这位刚刚(9月23日)离世的87岁影星的非凡舞台人生。 此外,《解放报》刊载文章,揭示了台湾无人机产业迅速壮大,希望发展一条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的消息。《回声报》则报道了中国放弃在未来贸易协定中享受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决定引发的反响。 台湾无人机产业迅猛发展 台湾无人机产业因乌克兰战争而迅速壮大,正在加速进军欧洲市场。《解放报》指出:台湾企业在9月20日闭幕的台北防务论坛上,展示了其最新型的无人机,彰显了乌克兰战争以来该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企业也强调了在该领域摆脱对中国依赖的雄心。 报道专门介绍了台湾市场领军企业的上市公司-雷虎(Thunder Tiger)公司在本次论坛上展示的庞大无人机编队。这家创立于1979年的公司,曾经是遥控模型行业的领军企业。2015年起才开始生产商用无人机。由于无人机代表着一个新兴市场,许多公司便转型生产无人机,它们也在自主开发或投资这个领域。而无人机在乌克兰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则推动了该行业的快速发展。 报道指出:面对中国不断加剧的军事压力,无人机已逐渐被纳入台湾的军备库。最近,台湾增加了国防预算,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67.4亿欧元)。这笔预算的一部分将用于在2027年之前,采购48,000架无人机,并发展本土的无人舰艇。 除了国内需求外,私营部门也在向海外扩张。欧洲已成为台湾无人机的主要出口市场。台湾厂商积极拓展欧洲市场,尤其是对波兰、德国和捷克的出口量大幅增长。为了证明欧洲市场的吸引力,一些台湾企业还计划在欧洲建厂,以强化与中东欧国家的战略合作。 据负责促进对外贸易的政府机构称,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上半年,台湾无人机出口增长了750%,出口额达到1012万欧元。这些数字不包括单个零部件的销售额。 面对控制着全球80%此类设备生产的中国大陆,台湾希望发展一条将中国排除在外的供应链,以“100%台湾制造”来建立安全、独立的供应链“,同时借助与欧洲的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 中国在享受世贸优惠待遇问题上做出历史性让步 另外,《回声报》报道了中国宣布放弃在未来贸易协定中享受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决定,受到世贸组织欢迎。 报道指出:中国总理周二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宣布的相关决定,是全球贸易的重大转变。 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韦阿拉赞许了中国的决定,她在周三发表的声明中表示:中国的决定表明了其致力于建立更加平衡、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释放出支持世贸组织改革的强烈信号,并将有助于为所有成员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决定是“历史性让步”的举动,回应了欧美长期以来的要求,旨在显示其对多边贸易体系的支持,并争取在世贸组织中发挥更大领导作用,同时也为缓和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关系创造条件。

    5 min
  2. 1 DAY AGO

    十字架报:温州教区一名修女被捕,凸显北京持续收紧对宗教的管控

    法国审计署发布报告,再次对法国电视台的财务状况拉响警钟,认为这家领先的公共广播公司实施“改革”“刻不容缓”;法国总理府与社会党之间围绕预算案展开的讨论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雇主协会准备就企业税收问题向政府施压;巴勒斯坦国获得西方国家承认后,和平之路仍充满荆棘;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大的强势发言引发热议;这是24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头版关注的国内和国际新闻焦点;另外,《十字架报》报道了中国一名修女因组织赴欧洲的天主教朝圣活动,于六月初被捕的消息。 特朗普在联大发言充满挑衅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吸引了法国媒体的密切关注。 《解放报》标出“无头无尾”的报道标题,认为特朗普的讲话不仅冗长、而且内容杂乱无章,充满挑衅性与争议性言论。该报指出:在联大开幕式上,美国总统对欧洲国家、移民问题以及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发表了一系列尖锐批评。他在讲话中不仅捍卫自己的政绩,加大对中国、印度和欧洲国家的攻击力度,并不断发表令人震惊的言论。他猛烈抨击联合国、反对承认巴勒斯坦、拒绝移民、要求欧洲站在美国一边对抗俄罗斯,并否认气候变化,认为这是“史上最大的骗局”。 《回声报》则使用了“火焰喷射器”的字样。该报指出:特朗普在联大讲台上,发表了比以往更具挑衅性的讲话,罕见地猛烈抨击联合国、欧洲以及所有多边主义价值观。这是特朗普的一次凯旋归来。他表现得既傲慢又轻蔑。自夸结束多场战争、轰炸伊朗核设施;批评欧洲、印度和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要求“立刻停止”此一交易;声称只有他能推动中东和平。 特朗普还呼吁其他国家以美国“为榜样”,分享共同的价值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包括世界上受迫害最严重的宗教——基督教”。该报指出:这一呼吁将毫无疑问地引起欧洲执政或即将掌权的民粹主义政党的共鸣。 《费加罗报》也注意到美国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中使用的强硬和挑衅性的语气,把矛头对准联合国、欧洲以及多边主义政策,重点抨击移民与气候政策,并表明了针对巴以冲突和俄乌战争问题上的立场。特朗普指责联合国不仅“无所作为、反而制造问题,尤其在移民问题上资助“非法移民入侵”。批评欧洲因“政治正确”放任移民,认为这将导致“西欧的灭亡”。美国总统强调每个国家的主权与边境控制权,鼓励各国效仿美国的立场。 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特朗普重申支持以色列,批评法国等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称此举是对哈马斯的“奖励”。关于俄乌战争,美国总统声称:这场战争本不该发生,如果当时他在位,就可避免。他承诺美国愿对俄实施严厉制裁,并敦促欧洲行动。同时要求欧洲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指责欧洲“边打仗,边送钱”。特朗普还否认气候变化,批评欧洲“绿色政策”牺牲就业、损害工业,却让中国等高排放国获益”。 温州教区一名修女被捕, 此外,《十字架报》刊出报道,披露中国温州教区一名修女因组织赴欧洲的天主教朝圣活动,于今年六月初被捕的消息。报道指出:这名修女至今仍被拘押,凸显了中国政府持续收紧对天主教及其他宗教的控制。 《十字架报》报道,这位名叫Xiang Qiaoyun的修女曾在法国学习,计划与大约20名信徒前往欧洲进行朝圣活动,通过法国驻上海领事馆申请申根签证。北京方面指责向巧云等人将此行伪装为旅游,没有申报宗教性质,因此指控为“组织非法越境”。所有报名参加此次朝圣活动的20名天主教徒均遭警方逮捕,随后有14名信徒获释。辨方警告:根据中国刑法,“组织非法越境”的罪名可能导致七年以上监禁,甚至无期徒刑,并伴随罚款或财产没收。 报道指出:针对中国天主教会成员的此类打压并不罕见。教会人士担忧北京正在“收紧”宗教政策。有分析认为,这些逮捕行动与温州教区的特殊背景有关。该教区主教邵祝敏虽获梵蒂冈认可,但拒绝加入中国官方的“爱国天主教会”,因此未被政府承认。他多次被捕,2024年以来一直被软禁。知情人士指出,当局可能通过打击周边人士来向其施压。此外,在温州,近期还有5名新教牧师因传播讲道而被捕。 此外,《费加罗报》在网页新闻的两则消息中,分别报道了法国周二呼吁北京“立即”释放中国公民记者张展;以及乌克兰在同一天谴责中国船只在克里米亚反复停靠的消息。

    5 min
  3. 2 DAYS AGO

    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有人说太早了,有人说太晚了, 重要的是, 不能再等了"

    各位好,今天是2025年9月23日星期二。今日出刊的法国主流日报关注重点大多与法国等西方重要国家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有关。 今日出刊的解放报、经济类回声报、费加罗报等在头版刊登了马克龙9月22日在纽约联大发表演讲的大幅照片,照片上各自引述了他正式宣布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演说。 在内页一篇题为“在纽约联大上,马克龙宣布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报道中,费加罗报写道: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非同寻常地开启了周一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周…法国并不是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已有一百多个联合国成员国这样做了。但重要的是,法国是第一个做出这一决定的西方大国”。 费加罗报还大段引述了马克龙的演讲,其中包括,“有人会说太晚了,有人会说太早了。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我们不能再等待了…这种承认是一种宣示,表明巴勒斯坦人民不是多余的民族。承认巴勒斯坦人的合法权利,并不会剥夺以色列人的任何东西”。 然而,马克龙将开设法国驻巴勒斯坦大使馆的条件设为哈马斯释放人质。他还要求“哈马斯解除武装并被解散”。他强调,“哈马斯在军事上已被击败……它必须在政治上同样被击败”。 在另一篇报道中,费加罗报聚焦了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称他们“不抱幻想”。当中指出,在拉马拉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在加沙满目疮痍的城市中,巴勒斯坦人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表现出冷漠,有时夹杂着一丝谨慎的兴奋。在加沙,战争和人道主义危机让西方外交的微妙举措显得微不足道。在拉马拉和约旦河西岸其他地区,经济危机以及日常生活中充斥的以色列的检查和监视,更是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 费加罗报引述一些巴勒斯坦人的话,称“在经历了700多天的战争、超过6.4万人死亡后,这份承认听起来十分空洞,这更像是最后的致敬…人们说:‘我们承认你们’,可偏偏是在巴勒斯坦逐渐消亡、其人民正遭屠杀之时,却没有人采取行动来阻止我们的消失”。还有巴勒斯坦人认为,“承认巴勒斯坦国,充其量是一个无用的象征;更糟的是,它分散了人们对加沙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注意力”。还有巴勒斯坦人认为,“马克龙是在法国民众的压力下才作出这一决定,而不是在巴勒斯坦民众的压力下。如果他只是满足于这种象征性的举动,那将毫无意义。如果他推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真正改革,尤其是举行选举,那么,这一举动才会对巴勒斯坦有益”,“欧洲只是因为再也无法一边自诩道德优越,一边容忍一场种族灭绝,才决定要采取行动”。 “承认巴勒斯坦国,只是各国政府对本国人民说他们在做点什么的一种方式。但这到底能改变什么呢”?。 不过,仍有一些巴勒斯坦人为这一举动感到高兴。他们说,“总得从某个地方开始”。“如果有足够多的国家跟随,也许这会迫使以色列政府让步”。 在争鸣版,费加罗报选登了两篇稿件。其中一篇来自泽维尔·德里安库尔,法国前驻阿尔及利亚大使。他的稿件题为“承认巴勒斯坦国,真的属于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专属领域吗?”当中列举并对比了马克龙任期内推动的两件大事:第一件,2024 年法国承认摩洛哥在西撒哈拉的计划;第二件,2025 年 9 月 22 日,法国承认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他指出,这两个政治决定具有重大意义:承认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成为阿尔及利亚决定与法国交恶的借口,巴黎与阿尔及尔之间的外交关系事实上已经断裂。 至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这位法国前驻阿尔及利亚大使指出,其可能的后果已经初现端倪:这一外交举措将被哈马斯利用;在法国国内,左翼和极左翼会将这一决定视为他们的“胜利”,并声称是他们推动的;国内可能出现骚乱,特别是因为市政厅上可能悬挂巴勒斯坦国旗;法国在耶路撒冷的总领事馆可能被关闭;法国国内的反犹主义可能显著抬头,而这种反犹主义将受到极左翼的操纵。更为不幸的巧合是,这一对巴勒斯坦的承认正式宣布的日期是 9 月 22 日,恰逢犹太节日犹太新年。 第二篇争鸣稿件来自费加罗报专栏作者雷诺·吉拉尔,题为“承认巴勒斯坦国:时间安排不合适”。他在文中直言,以色列人选择了彻底摧毁加沙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环境,这种策略类似于集体性质的惩罚。以色列战略家在这一过程中犯了三重错误:他们让犹太国家失去了灵魂;他们疏远了全世界的舆论;他们制造了成千上万的孤儿,而这些孤儿在十年后只会梦想着去复仇。但这一切真的能为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提供正当理由吗?法国总统选择的时间安排真的合适吗?他认为,此举并不合适。他分析认为,“主张两国方案这一有益原则是一回事,承认一个尚不存在的国家则是另一回事。外交,应当由理性而非情绪引导;它应基于现实而非一厢情愿的愿望”。“这种承认应当是在真实且令人满意的政治进程完成后进行,而不是试图提前实现,抱有魔法般出现的幻想”。 今日出刊的解放报在内页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题为:承认巴勒斯坦:使以色列“不可逆战略”失效”。当中评价称,“对于现任以色列总理来说,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的外交举措唯一的目的就是奖励哈马斯的袭击,因此马克龙被指控为当下最严重的反犹分子。内塔尼亚胡从不退缩于极端言行:在他看来,所有支持两国方案的人,都是最严重的反犹分子”。而“马克龙及所有参与呼吁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阻止内塔尼亚胡在速度竞赛中获胜,内塔尼亚胡希望用速度,来使两国方案的前景彻底失效”。 同一天出刊的经济类回声报刊登了一篇分析文章,题为“西方更广泛承认巴勒斯坦国涉及的七大关键问题”。当中列举了政治承认与象征意义、联合国的地位与法律效力、路线图与两国方案的实施、哈马斯的排除、停火与安全保障、巴勒斯坦内部治理与重建、边界与主权问题这七点,需要西方世界谨慎思考。

    7 min
  4. 3 DAYS AGO

    费加罗报:承认巴勒斯坦 马克龙的冒险赌注

    周一(9月22日)面市的法国全国性报纸头版无一例外均围绕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天即将在联合国正式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展开,分析其重要的外交意义和现实局限。其它醒目的议题也包括新上任的法国总理勒科尔努在完成了与政党和社会团体的初步会谈后,本周进入就其政策措施社会对话的“实操阶段”,将争取就提高购买力、税收公正、移民、治安及劳资关系等获得最大妥协和支持;美国为查理·柯克举行数万人大规模葬礼;特朗普对新申请H-1B工作征收十万美元签证费引发硅谷担忧;中国核能快速发展,反应堆数量已超越法国位列全球第二。 各报均以大篇幅报道总统马克龙周一即将在联合国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而头版的图片和标题各有不同。“终于”、“历史性的一步“,左翼《人道报》和《解放报》在头版标题下,分别配以大幅图片,展示法国与巴勒斯坦的联系,而相对的《费加罗报》和《回声报》头版没有配发相关图片,标题更显中性:”承认巴勒斯坦:马克龙的冒险赌注“、”承认巴勒斯坦进程推进中“。天主教《十字架报》头版图片是一名巴勒斯坦男子受持国旗,醒目的标题是“承认“。 费加罗报:马克龙的冒险赌注 《费加罗报》署名拉塞尔( Isabelle Lasserre)的报道说,这是法国的胜利。经过数月外交努力,巴黎成功说服包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葡萄牙等九国一同支持承认巴勒斯坦,重新推动“两国方案”,并借此提升法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法国外长巴罗称之为重大外交胜利。然而,报道指出此举更具象征意义,难以对显示现实产生实际影响: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仍是观察员,法国的承认,不等于联合国的承认。美国必然会就此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外交官表示,这一单方面承认强化了以色列在和平推进中的缺失。 报道回溯了马克龙的决策过程,他原先提出多项条件,包括释放人质、哈马斯解除武装、改革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以及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等。但随着局势发展,这些条件被搁置。承认成为目的,而不再是筹码。而法国承认的是一个在现实并不真正存在、没有边界、没有国际框架、没有执行机构的巴勒斯坦。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瑞士等国因此拒绝跟进,认为时机不当。报道指,相对于法国在1949年承认以色列或2008年承认科索沃,均有具体的国际决议和监督机制作为依托,此次就显得仓促。报道指,法国国内政治背景也推动了这一选择。“在巴黎,巴勒斯坦在一些圈子里成了一种神圣的事业。” 马克龙在国内政治陷入困境后,希望借此行动“重新掌握主动权”,同时缓解街头支持巴勒斯坦的抗议,也削弱梅朗雄等政敌对该议题的利用。该报题为“悲伤的巴勒斯坦“社评说,批评者质疑这是否一场毫无意义的外交噱头、不能推助结束战争,甚至可能让巴勒斯坦人付出代价。但社评同时也提出另一面,我们是否就应继续无所作为,任由加沙被毁、人民失去家园,饥荒蔓延而不顾? 《解放报》:历史性的一步 《解放报》的社论更加没有保留肯定马克龙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决定,称其为“标记历史”的勇敢举措,认为此举为失去一切的巴勒斯坦人带来国际合法性与权利而对巴勒斯坦人意义重大,尽管其作用可能有限。《十字架报》社论也同样认为,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多国领袖即将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在加沙遭受猛烈攻击、平民无处可逃之际作出的重要象征性举动,应当给与肯定。社评强调这并非如以色列所说的“送给哈马斯的礼物”,相反,是提醒人们未来不能建立在暴力、驱赶和复仇之上。文章说,现在“两国方案”比以往更显遥远,但别无替代,这是一个能保障巴以双方长久安全的艰难但唯一可行之路。 中国跃升全球核电强国 有关中国见于《费加罗报》头版刊登的一篇文章,介绍中国核能快速发展,20年来,在其官方坚定的政治意愿与长期战略的不断推动下,已崛起为全球核电大国。据世界核能协会数据,中国在运反应堆58座,已超越法国(57座),仅次于美国(94座)。更重要的是,中国有在建新机组33座,其数目相当于全球其他国家总和,并计划在2035年前新增150座,总装机容量达2亿千瓦,相当于法国现有水平的三倍。相比法国EPR机组建设屡遭延期,中国反应堆平均建设周期仅5至7年,这得益于国家低息融资、完善的产业链及庞大的工程师队伍。报道说,自 2011 年北京就将核电列为能源发展优先。曾数次被指从事技术间谍。十年后,中国拥有了自己的反应堆设计:华龙一号并在标准化和规模效应下比欧美显著降低成本,除大型反应堆外,中国也积极研发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和先进模块化反应堆(AMR),确保在未来竞争中占据先机。 中国大力发展核电旨在增强能源自主,减少对化石能源进口依赖,降低碳排放,并满足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预计核电扩张每年可减少1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法国、英国、西班牙和德国四国排放的总和。报道指,目前中国的电力生产仍主要依赖煤炭(占比62%),核电占比仅为5%。

    6 min
  5. 4 DAYS AGO

    观点周刊:梅朗雄、不屈法兰西与中国:危险关系调查

    法国最新一期《观点》周刊封面报道刊出不屈法兰西(LFI)领导人的大幅图像,配上的醒目标题是“梅郎雄与中国”。该周刊的两名记者Jérémy André 和Hadrien Brachet经过数月时间的调查后发表长篇报道,揭示了极左翼“不屈法兰西”领导人梅郎雄及其政党与中国之间长期以来逐渐深化的暧昧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引发的深刻担忧。我们利用今天的本节目时间,将这篇调查的主要内容分享给大家。 《观点》周刊的两名记者在文章的开头便明确指出:该周刊触及了一个敏感话题。他们在针对梅郎雄与中国之间极为隐秘的关系经过数月调查、研究后,以书面形式问询梅郎雄是否担心某些不利于他的信息流出?得到的答复是猛烈的抨击,不屈法兰西领导人指责该周刊被“充满反华偏见的阴谋论蒙蔽了眼睛”。 长期以来,梅郎雄对中国表现出格外友好的态度。在台湾问题上,他支持北京的主权立场;在人权、西藏、新疆、香港等问题上,也坚定地站在北京一边。2022年1月,议会投票承认新疆维吾尔镇压具有“种族灭绝性质”时,不屈法兰西和共产党议员都选择了弃权。早在2008年4月,梅郎雄还是社会党参议员时,就在博客文章和一次采访中大力为中国辩护,反对抵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时,巴黎的圣火传递因西藏人抗议而受阻,记者无国界主席罗贝尔-梅纳尔(Robert Ménard)在巴黎多处建筑上悬挂旗帜,声援被囚禁的中国记者。梅郎雄则谴责这种行为是“对中国人民的不公正侮辱”,甚至称西藏流亡政府达赖喇嘛政权是一个“曾经实行过西藏版伊斯兰教法的神权政体”。 梅郎雄的亲华路线在不屈法兰西党内也影响了一批接班人。近月来,这段日益紧密的关系已逐渐浮出水面。以该党议员索菲亚-奇基鲁(Sophia Chikirou)为例。她在6月底,向国民议会提交了一份对北京极为宽容的报告,引发轩然大波。这份长达153页的文件声称,法国“有时与中国的共同利益比与欧洲伙伴还要多”,并指责欧洲的坚定“亲大西洋立场”导致了一种“针对中国的贸易战”,产生了有害的后果。 几周后,在该党的夏季大学上,这位议员面对媒体(《每日新闻》(Quotidien)镜头毫不犹豫地表示:“不认为中国是一个独裁国家。” 《观点》周刊的两名记者在文章中回顾了梅郎雄的政治轨迹介绍说:这位不屈法兰西领导人早年带有托派印记,他曾在1970年代,以“桑泰尔”为化名投身托派,主张反斯大林、反毛主义,甚至引用汉学家西蒙-雷对文革的批判。他在1977年发表的文章里分析中共十一大,批评“大跃进”为“失败”。随后他很快脱离了托派,投向社会党并迅速崛起。1989年天安门事件时,梅朗雄主办的刊物先是期待“真正革命”,随后又谴责邓小平的血腥镇压。不久之后又将中国再次淡出他的政治视野。把热情转向柏林墙倒塌与苏联解体。因此,他后来逐步展现出的亲华姿态,就更显得出人意料。 2001年,时任社会党政府职业教育国务部长的梅郎雄两次访华,对中国产生了持续的好感,并逐渐在政治立场上展现亲华倾向。 当年(2001年),梅郎雄每次到访都受到中国高层亲自接待,并为这位法国社会党的“二线人物”铺上红毯。法国外交档案显示,中方给予梅郎雄的待遇超出常规。回国后,梅郎雄对华立场大变,大力赞赏中国,颇令周边人士惊讶。 2002年大选失利、左翼下台后持续了数年的“政治荒漠”时期,梅郎雄似乎中断了与中国的联系。2008年,他在西藏和北京奥运会的争议中再次为中国辩护;2016年在欧洲议会,梅郎雄投票反对一份支持香港失踪出版商的决议(其中包括因出版习近平情妇小册子而被绑架的桂民海)。 如今,梅郎雄似乎在为新一代接班人铺路,延续这条神秘的“中方纽带”。索菲亚-奇基鲁在2024年主导一项关于中欧关系的议会调查,并于2025年亲访中国。虽然她在形式上听取了部分法国专家的意见,但她的报告几乎完全采纳了中方官员的立场,引发外界对不屈法兰西对华态度过于偏向的质疑。 不过,梅郎雄本人并没有完全放手。今年7月,当奇基鲁的报告引发轩然大波时,他在《新左派评论》(New Left Review)上发表长文宣称:“中国人已经赢了。他们没有理由发动战争,因为他们已对自身全球影响力感到满意。”他甚至幻想,如果不屈法兰西执政,将承认“即便中国是对帝国(美国)的系统性威胁,但对我们来说并不是”。 在同一篇访谈中,梅郎雄还透露自己曾与一位“中国领导人”谈过电动车冲击欧洲市场的风险。9月16日,最新一期《观点》周刊即将出版之际,他在博客上披露了真相,原来这场“神秘对话“的中国主导者就是备受诟病的中国前驻法大使、被称为“战狼外交官”的卢沙野。此前,梅郎雄从未公开承认与卢沙野有过联系。

    6 min
  6. 5 DAYS AGO

    法国主权债务评级再次被晨星DBRS评级公司调低

    在惠誉之后,晨星DBRS评级公司星期五也下调了法国的主权债务评级,调到AA级,这是今天法国费加罗报的一个重点内容。报纸说下调评级的理由是法国的财务整顿的进度要比预期的慢, 另外法国的政治分裂也带来挑战。不过晨星DBRS评级公司认为法国的债务前景还是稳定的。6个月之前,晨星DBRS已经把法国的主权债务评级降到了AA+, 现在再次下调是因为在评级公司看来法国缺乏政治共识阻碍了政府在预算上采取决定性措施的能力。 晨星DBRS表示,如果未来几年法国在财政上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的话,那风险是很高的。他们根据的是法国财政的执行文件。他们说,在2024年法国的赤字占GDP的5,8%,是欧元区财政赤字最高的国家。他们估计2025年法国的赤字仍然会维持在这个水平。在2026年,做必要的财政调整,把法国的赤字降到GDP 4,6% 的目标相当关键。 那晨星评级公司为什么会把法国债务形势的前景从负面转弯稳定呢? 晨星公司给了几个理由:第一,作为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的经济领域丰富多样,公共机构稳固,对债务本身的管理也很守规矩。另外法国的银行总体来说是稳固的。 费加罗报说,一个星期前,惠誉评级公司把法国的主权债务信用评级降到了A+, 理由是法国的政治不稳定的状态一直在持续,另外财政政策也不明朗,这跟法国要调整公共开支的目标对不上。根据法国现在的财务状况,惠誉认为到2029年法国不可能把公共赤字控制在GDP 的3% 以下。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周五在联合国年度峰会前夕告诉法新社,世界绝不能被以色列吓倒,也不能减少对巴勒斯坦人的支持。他将在峰会上倡导加沙停火并加强气候行动。这也是今天费加罗报的一个重点内容。 古特雷斯说,  “以色列政府正在稳步推进彻底摧毁加沙的努力, 秘密吞并约旦河西岸的努力”。 法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准备在周一举行的联合国峰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官员公开威胁巴黎将采取外交报复,并吞并 1967 年以来被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地区。 “我们绝不能被报复的风险所吓倒,因为无论我们做什么,这些行动都将继续下去。”古特雷斯强调:“让他们(以色列)感到日益孤立,才能有所改变。这才是重要的”。 对古特雷斯来说,无论以色列以什么“借口”来推行他们在巴勒斯坦领土的政策,来反对那些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各国首都,这实际上都是“以色列政府为阻止巴勒斯坦人建国而采取的持续、一步步跟进的行动”。 两国方案,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安全地共处,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联合国秘书长说,“还有什么其他选择呢?一个一国方案,几百万巴勒斯坦人要么被驱逐,要么遭受占领、奴役和歧视,失去拥有自己土地的权利?这在21世纪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因此,古特雷斯赞扬周一对巴勒斯坦的承认,尤其是法国的承认,称这是为“极其重要的象征”。 联合国秘书长经常受到以色列的批评,但在描述加沙地带的局势时,他直言不讳。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了史无前例的袭击,引发了近两年的战争,加沙地带饱受战火蹂躏。“这是我就任秘书长以来,甚至可能是我一生中,所见过的最严重的死亡和破坏。” “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难以言表。饥荒、完全缺乏有效的医疗服务、人们生活在拥挤不堪、疾病肆虐的地区,那里根本不够住。” 他重申:“我坚信,这在道德、政治和法律上都是无法容忍的。”

    5 min
  7. 6 DAYS AGO

    中美首脑峰会的漫长艰难之路

    周五(9月19日)法国主要全国性报纸头版主题各有侧重,除天主教《十字架报》以发自马里布独家报道关注也门逃离胡塞武装战乱难民艰难的生活处境外,其它报纸均以法国国内议题开篇, 马克龙计划在下周联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此举极具外交意义,在国内却引发犹太人社群的不安和“背离感”,《费加罗报》关注法国当下反犹事件频发,仅今年上半年就记录646起不同案件,而民调显示民意在此议题上分裂,支持“无条件”承认的法国人不到三分之一,犹太机构代表批评总统此举时机极其敏感,恐进一步加深社会分裂和矛盾。 左翼《解放报》头版标题“警告”,回望周四蔓延全国的罢工示威,50万人走上街头,工会的成功动员对新总理勒科尔尼施加压力。经济学《回声报》对同一议题的关注集中于购买力问题,提高工资是示威主要诉求之一,报道指,尽管通胀放缓、收入略升但法国购买力仍悲观,工资尚未弥补前两年高通胀带来的损失,提高民众购买力成为勒科尔尼政府的另一大优先要务。 “中美首脑峰会的漫长艰难之路”,在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通电话之际,《费加罗报》国际版配发塞巴斯蒂安·法莱蒂的报道,梳理中美首脑会晤的艰难筹备与两国间复杂的博弈。文章指,习近平9月初已在紫禁城铺上红毯接待了普京、莫迪和金正恩,但特朗普至今只得到一次电话交流。两人计划周五通话,但前景并不确定,彼此间仍然充满猜忌。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高调宣称已与中国就TikTok达成协议,但北京方面明确表示,该平台算法仍属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与美国之前所提要求相悖。与此同时,中美贸易谈判进展缓慢,9月15日在马德里的第三轮会谈无果而终,仅约定一个月后再谈。5月达成的脆弱贸易停火协议将于11月到期,而10月底APEC韩国峰会潜在会晤机会也在即,报道引述华盛顿智库史汀生中心专家孙云指出:“中方仍希望达成协议,但双方尚未在内容上达成一致。” 北京展现强硬姿态,坚持捍卫自身利益,甚至在谈判当天宣布对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认为时间站在自己一边,关税最终会拖累美国经济,削弱特朗普在2026年中期选举前的手牌。同时,北京借阅兵展示新型武器装备,强化“反西方阵营”姿态,对外示强的同时,对内也掩饰经济疲弱的真实困境。 报道说,尽管天安门的盛大阅兵似乎是对特朗普的嘲讽,他也毫不犹豫发推指责习近平及其客人“密谋反对美国”,但双方就未来几周特朗普可能的访华仍在讨论中,而谈判中持续存在的分歧,使得计划的实现几率每天都在下降。香港亚洲中心研究员高敬文分析说,“特朗普自认能在峰会上解决所有问题,而习近平则希望在会前就谈判达成共识。” 中国领导人仍对2017年做客海湖庄园“最美的巧克力蛋糕”晚宴中,特朗普突然宣布美国空袭叙利亚的插曲记忆犹新。 从根本上,中国仍需尽可能延长贸易休战,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自年初以来对美出口下降15%、通缩风险上升,高敬文说,中国需要达成协议保障其对美国的出口。在残酷的价格战正在侵蚀国内企业利润的情况下,发达国家市场显得尤为珍贵。 文章最后写道,中美两大巨头总体上陷入一场“消耗战”,双方都希望对方率先让步。中国寄望内部韧性与外部时间优势,美国则寄希望于特朗普的政治和谈判筹码。然而在彼此的不信任深重背景下,特朗普盛大访华的可能性正日益减少。最现实的情形是两国在10月APEC期间进行一次“最低限度的会晤”,为未来可能协议奠定基础。文章说,除非周五双方的电话沟通取得突破,否则将于11月10日到期的中美贸易休战协议或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脆弱。 此外,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火灾后重建,继去年12月重新对公众开放后,周五将迎来教堂塔楼修复完工,马克龙总统今天为其揭幕,从周末日欧洲文化遗产日起重新迎接公众,人们可以重新登上钟楼424级台阶,包括新建的独特橡木双螺旋楼梯,《十字架报》社评说,法国在对历史遗产的修复中,团结凝聚,感受美好和鼓舞。自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以来,已有超过800万人参观。

    6 min
  8. 18 SEPT

    专家点评:中国东升西降的想象遭遇现实质疑

    法国工会组织9月18日发起全国性罢工抗议活动。当日出版的法国全国性大报均在头版不同位置凸出这一主题。各报在国际版特别关注的两大主题分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对英国的第二次国事访问和欧洲联盟内部围绕是否制裁以色列的立场分歧。今天各报没有关于中国的特别报道。我们借本次节目时间,向大家介绍法国中国问题专家Philippe Le Corre在《回声报》发表的专栏文章:中国主导地位的想象与现实。《回声报》也发表文章,综述欧洲联盟夹在中美两大国的竞争中,谋求加强与印度合作的努力和困难。《解放报》在观点版刊登一篇由一名神经学专家和一名律师联合发表的文章,关注短视频分享平台抖音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法国社会风潮汹涌显示民间不满强烈 继法国民间在网络上发起9月10日全国大封锁运动之后,9月18日,由法国各工会发起的罢工抗议活动登场。《回声报》在头版刊登社论文章认为,今天的罢工活动才是真正的全国大封锁,并相信这次抗议动员会成功,因为暑期长假之后各行各业重回工作正轨之际,通常也是社会抗议风潮重启之时。这篇评论文章写道,所不同的是今年的社会风潮开始得比往年早。文章指出这次抗议活动两大特别之处。一是矛头所向是一个已经倒台的政府提出的财政紧缩方案,而目前无人知晓新政府总理会怎样作为。二是,各工会行动很少直接针对政府预算案制定而不是具体的工资或退休金诉求。 《解放报》的社论文章以“不公平”为题强调,工会组织与警方首次一致认为,这次刚刚上路的罢工活动会有很多人响应。这表明,法国社会的不满情绪是实实在在的,这种不满的根源可以上溯到政府此前强行推动通过的退休金改革方案。法国总工会负责人接受该报专访时表示,总统马克龙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么脆弱。《费加罗报》的头版社论文章认为,此番社会风潮来势汹涌,但可能事倍功半,因为它在试图削弱一个已经停转的政府。政治体制当前已陷入死局,无力为有效的社会对话提供条件。法共《人道报》在头版以“共同阵线”为醒目标题,预告这次抗议活动将是一声响雷。天主教报刊《十字架报》针对这些抗议活动反映出的民间不满提出问题:法国的社会模式是否还有药可救? 专家点评:中国东升西降想象遭遇现实质疑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Philippe Le Corre在《回声报》发表的文章则回看9月初中国政府通过上合组织峰会以及九三阅兵两场外交活动试图展现的姿态。文章写道,无论是数百万中国人,还是国际舆论,记住的画面都是中国超级现代化的军队以及中国领导人在一些附庸国家领导人的簇拥下,挑战民主世界的主导气势。但作者指出,中国领导人近年来反复强调的所谓东升西降更是一种主观论断。无论是在经济、科技,还是在军事领域,美国依然是国际认可的第一强国。文章写道,在当前意识形态影响力发功的时代,中国在9月初安排的活动主要是在向世界传达中国要走上第一宝座的雄心。但作者认为,这个雄心有些夸张。习近平呼吁的全球治理新秩序无非是试图团结那些直接受到美国关税大战影响的一部分全球南方国家。比如越南,印度尼西亚或印度。但作者注意到,印度总理并没有出席九三阅兵。南非在这两场外交活动中也很低调。这是否与中国三十年来都将非洲大陆作为原材料开发的主要目标,与非洲的贸易盈余不断提高有关呢?自2025年开年以来,中国对非洲的贸易盈余已经达到600亿美元,几乎与2024年全年的贸易盈余总额相当。尤其是非洲大陆对中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感官至少是十分复杂。最近的一项研究还显示,尽管全球经济生产总量中有五分之一来自中国,但人民币国际化其实在国际交易中所占比例不足4%,而美元所占比例为50%。文章总结指出,中国要在西方衰落的年代占据中心地位的论述至少面对现实的质疑,甚至是障碍,首先就是中国经济自身增长放缓,它的全球扩张的结果也差强人意。 Tiktok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政府有保护孩童的义务 法国国民议会不久前公布一份调查报告,认为中国短视频分享平台抖音海外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比预想的还要坏。该平台对内容管控的资金投入极为有限,导致各种助长仇恨的内容泛滥,成为助长对自身和对他人的暴力的肥沃土壤。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负责人Michel Desmurget和律师Carine Ursini-Marin联合在《解放报》观点版发表文章,历数法国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赦国际组织的报告和美国国内多起针对脸书以及抖音海外版的诉状,质问:公权力何时能停止只说不做?对这些平台毫无代价地将孩子们置于各种无法令人接受的侵犯和危险中的操作要容忍到何时?文章认为,政府的犹豫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司法问题。因为在法律上,政府有保护孩子的义务。

    6 min

About

法国每份报纸,独立有别,各家报纸,各家评说。“法国报纸摘要”首选对中国事务的评论与分析,以飨听众。

More From RFI Chines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