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感觉也不用写引子了,一切按照Shownotes里标粗的菜名按图索骥就行。
2025年9月23日,田螺带着我去逛了北京二环边上的菜市场,本期你会听到大量实地吆喝声、叫卖声,和“微信收款,10元!”秋天已经到了,菜市场里摩肩接踵,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打招呼寒暄天气在变凉:我都穿羽绒马甲了,你怎么还在穿半袖啊?
菜市场是难得有强烈生活气息的地方,田螺挨个摊点现场教学,告诉我们怎么成为合格的杂食性动物。熊阿姨也观察到市场手写泡沫板的独特美学,我们最后还发现了市场中形容词的通货膨胀,有两个新词:1.“开锅烂”,形容青菜类易熟;2.“离核”,主要用在桃子上。
田螺说,离核只是一种品种的特性,不代表好吃。我们试吃了两个大桃切片,都有点发苦。
陈宇慧(@田螺姑娘):美食作家。在写了十几年菜谱之后,觉得在写菜谱之前得先搞清楚大家爱吃什么和不爱吃什么,播客「厨此以外」和新书《谁来决定吃什么》就是在写了这么久菜谱之后的内容创作。总的来说,对「人和食物的关系」这个命题的态度是既乐观又悲观的。
同为不吃辣的湖南人,向前面几期不吃辣的湖南籍、江西籍嘉宾隔空问好。
00:05 早上10点,先跟着田螺去一趟新民菜市场
06:14 去菜市场之前,需要打个小抄吗?
08:19 西葫芦:杀一下水,再炒出来就是脆的
09:08 腌肉时,按干料—湿料—油的顺序,不会黏成一坨
14:09 西兰花炒虾仁,这么朴素的东西怎么翻新花样?
15:33 鱼露这类调料,哪怕你只用一次,也是回本的
16:50 去三源里菜市场,花3块钱买半斤豆芽,贵吗?
18:57 儿菜怎么做?
20:40 请通知北方人:腊肉要冷冻,不能冷藏
24:30 冬瓜:挑中间的切片;藕:挑最中间的几节。豇豆:品种不同,口感也不同。
31:00 鸡蛋:排列组合简单,几乎可以炒任何东西,比如新鲜的香料
35:21 广东人的时间尺度:一条鱼死30分钟还是现杀完全不一样
36:41 冻鱼冻肉要解冻,最好是用流水冲,或提前放冷藏,不要泡在水里
38:21 冻梨和黏豆包:东北的食物怎么都这么黏、这么软烂?
45:00 切菜、洗碗、踢球、给狗梳毛:如何通过体力活动进入心流状态?
49:21 在北京的菜市场社区找一颗3mm螺母,比想象中难
52:55 宁夏人很少吃宁夏菜心,盘锦稻田蟹其实不输阳澄湖大闸蟹,罗氏虾会变便宜吗?
59:12 蔬菜的口感,为什么会越来越趋同?
01:00:51 云南的罗非鱼是新传统,长白山也产松茸,银川本地人也很少喝红酒
01:06:35 《谁来决定吃什么》的新书巡回里,每个城市的提问风格都不同
01:09:43 田螺为什么不继续写文字菜谱了?时间上、收益上、兴趣上,都不可持续
01:16:18 最后一个问题,家宴和餐厅做同一道菜,为什么家宴的口味总那么淡?
提到的书籍:
1.《谁来决定吃什么》 陈宇慧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5
2.《流动的盛宴——不可思议的食物之旅》[英] 萨拉·默里 / 向丽娟 / 商务印书馆 / 2025
剪辑:方改则
插画:董伯阳
片头花絮:北京市新民菜市场
片尾曲:陈粒《果实》
新民菜市场
沙姜可以切碎了,焗鱿鱼、虾吃
泡沫板排版学
香菜的根越长越好吃
刀鱼要买鳞片完整、眼球有弹性的,更新鲜
这两只鸡显然是已经死透了
老黄瓜刷绿漆的那个老黄瓜,可以做汤吃
粗的、脆的蒜薹更好吃
田螺说,新民菜市场的摊主要比三源里市场的更热情、更周到,因为二环边上以老年顾客居多,“他们可比摊主横多了!”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Every two weeks
- Published29 September 2025 at 18:49 UTC
- Length1h 18m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