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戰略風雲錄

EP200 探索中共火箭軍威脅虛實、美國重建敘利亞關係影響


主講人:曾復生博士
第一單元|國際兩岸大事紀
1、總統賴清德指出,民主台灣作為印太地區和平穩定的樞紐,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將堅定與理念相近民主友盟國家站在一起,共同嚇阻威權主義的擴張,捍衛民主自由價值,致力於維持現狀,確保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2、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美國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持續協助台灣維持足夠之防衛能量,此次供售F-16等機型標準航材零附件,除有助維持空軍戰機戰備,鞏固空防,亦可強化防衛韌性,提升應處中共灰色地帶襲擾能力。
3、七大工業國集團外長峰會11月12日,發表聯合聲明強調,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企圖,鼓勵藉由建設性對話,和平解決兩岸議題。
4、德國聯邦政府11月13日,達成兵役制度改革共識,擴大聯邦國防軍兵力規模,德國未來仍以募兵制為主,2026年起所有德國成年男性,需表明服役意願並接受體檢,若未來兵力不足,不排除轉向徵兵制。
5、南韓總統李在明11月14日表示,南韓與美國在貿易與安保事宜,已經達成協議與共識,美國同意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艦,將強化南韓海軍水下戰力,改變朝鮮半島戰略力量平衡。
6、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13日,與南太島國斐濟總理拉布卡會談,同意升級兩國夥伴關係,加強各項領域合作,簽署聯合聲明,共同實現自由開放印太願景,反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企圖。
7、美國戰爭部長赫格塞斯11月13日宣布,美軍將展開「南方之矛」軍事行動,打擊西半球「毒品恐怖份子」,顯示美軍加強在加勒比海地區,打擊販毒恐怖組織活動,同時讓美國與委內瑞拉緊張關係升高。
8、芬蘭國防部長哈卡寧11月12日表示,中共持續大規模資助俄羅斯,在國防工業領域與俄國加強合作,助長其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加劇對歐洲的安全威脅,也對北約構成巨大挑戰。
9、法國總統馬克宏11月12日,宣布法國新太空戰略計畫,強調「今日的戰爭已從太空展開,未來的衝突也必從該處開始」,將追加42億歐元預算,在2030年前強化太空領域戰力,抗衡俄國與中共等潛在對手衛星威脅。
10、中共國家統計局11月14日公佈經濟數據,10月工業增加值、零售銷售量,以及今年前10月固定資產投資等,都創下一年來最低增長速度,房價也全面續跌。顯示,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持續在低檔徘徊,讓決策者面臨巨大壓力。

第二單元|洞見戰略風雲
一、探索中共火箭軍威脅虛實
重點提示:中共火箭軍的導彈與巡弋飛彈,是對台灣軍事脅迫的起點,也是反制美軍干預台海戰局的武器。目前,共軍擴張火箭軍系統面臨重大難題,長期腐敗已經影響到火箭軍實戰能力。同時,美軍在西太平洋部署中程導彈,與太空衛星網通體系的「整合嚇阻」能量,對共軍在東海、台海與南海擴張威脅,做出具體反制動作,能夠降低共軍改變和平穩定現狀意圖。
二、東北亞安全情勢新變數
重點提示:敘利亞新政府總統夏拉11月中旬訪問美國,是1946年敘利亞獨立以來,首度訪問白宮的元首,突顯美國積極重建敘利亞關係的里程碑。夏拉總統曾經是美國懸賞捉拿的恐怖組織份子,今年7月才從名單移除。美國邀請敘利亞加入「國際反恐聯盟」,成為第90個成員國,還重啟敘利亞駐美國大使館,解除對敘利亞經濟制裁,讓美國在中東地區增加盟友,減輕以色列北方邊界壓力,更讓美國重新中東格局,防範中共與俄羅斯在中東擴張影響力。
【本節目每週一18:20-19:00在 漢聲廣播電臺 廣播頻道首播,19:00在Podcast更新集數】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