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广东省工笔画学会成立大会于广州瑞士酒店宴会厅举行。来自全国多地及广东省美术界专家学者及近200位工笔画学会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具有历史时刻。
同期,首届“广东工笔艺术季”系列学术活动也正式拉开帷幕。此次盛会不仅是广东工笔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岭南绘画在当代的建构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场嘉宾云集,气氛热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蓝、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旷婷、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李乃蔚、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涛、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方土、广东省美协原副主席王永、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拥华、广州画院院长宋陆京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
本次活动还受到全国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响应。中国工笔画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以及安徽、甘肃、广西、贵州、河北、黑龙江、湖北、湖南、辽宁、山东、四川、重庆等十余家国家级、省级工笔画学会纷纷发来贺信。成立仪式由副会长兼秘书长罗玉鑫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在致辞中表示:“广东工笔画底蕴深厚,岭南特色鲜明。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同时,要加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工笔画创作与研究体系。”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陈孟昕在发言中指出:“广东工笔画作为中国工笔画体系的重要分支,其独特的地域风格与艺术面貌一直备受关注。希望广东省工笔画学会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全省工笔画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工笔画在当代发展的新路径,为中国工笔画艺术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广东省工笔画学会会长罗寒蕾在就职发言中阐述了学会的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将秉持‘学术立会、传承创新、开放包容’的宗旨,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学术引领,完善理论体系;二是深化区域联动,促进跨省交流;三是完善教育机制,培育后备力量;四是推动艺术创新,拓展表现边界。我们将团结全体会员,共同推动广东工笔画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
此外,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处长旷婷、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李乃蔚、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伟铭等嘉宾也分别从政策支持、省际协作和学术研究等角度发表讲话,对学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为其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启动的首届“广东工笔艺术季”创新采用三馆联展模式。与亨美术馆的“南山之境”展区,呈现工笔画的沉静深远;岁约苑美术馆的“云起之势”展区,展现工笔画的气韵生动;清和里美术馆的“青芒之韵”展区,则传递工笔画的生机盎然。三大展区共展出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代表作200余件,构建了一个跨越代际的学术对话平台。
据悉,广东省工笔画学会已于8月31日在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学会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监事会。著名工笔画家罗寒蕾当选首任会长,于理、颜晓萍、许晓彬、陈川、罗玉鑫、林于思、莫菲、冯剑平当选副会长。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广东省工笔画学会的成立正逢其时。新时代为中国工笔画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方面责任重大。广东省工笔画学会的成立,必将为岭南工笔画的传承与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为中国工笔画艺术的繁荣谱写新的篇章。
广东省工笔画学会架构
名誉学术顾问
许钦松
名誉会长
王玉珏
艺术顾问
陈孟昕 陈湘波 陈少珊
范扬方楚雄 方土 郭子良
何家英 李劲堃 林若熹
苏百钧 孙震生
宋陆京 涂国喜 唐勇力 万小宁
王永 王牧羽 谢少威 郑阿湃
学术指导
胡斌 李伟铭 王绍强 魏祥奇
裔萼 于洋 郑工
会长
罗寒蕾
副会长
陈川 冯剑平 罗玉鑫 林于思
莫菲 许晓彬 于理 颜晓萍
秘书长
罗玉鑫
副秘书长
毛宜 麦家荣 王艾
薛芝恋 周文瑶 邹宇
监事长
沈蔚林
监事
肖蓓纯
理事
蔡业霄 蔡帆 蔡祜 陈川 陈天硕 冯剑平
方旭昌 贺海锋 贺翔 何婉薇 何馥君 黄涛
李俊 李夏夏 李振标 林于思 林扬杰 刘煜
卢万华 罗寒蕾 罗玉鑫 罗喜东 苗瀚文 莫菲
毛宜 麦家荣 皮理文 王艾 吴彩好 吴欣 魏艳
肖进 冼一凡 薛芝恋 许晓彬 许隽协 杨敏思
叶丽美 易甜甜 于理 颜晓萍张静 周文瑶
郑可 郑红梅 赵春恒 邹俊豪 邹宇 庄程恒
文 | 记者 李娇娇 朱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