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月为引——冯峰×汉古中医艺术展”在广州珠江新城K11购物艺术中心七楼的汉古中医馆新店开展,为中秋、国庆双节增添了一处新意打卡地。
这场展览将艺术品融入中医日常诊疗空间,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医与艺”融合体验。
展览中特别展出一幅以中药汤剂为墨绘制的李可肖像,也标志着中医大家李可诞辰9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正式开始。
展览以“月”为引,探索月亮与身心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月亮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除了“月经”,人的睡眠、情绪、气血运行、阴阳平衡也与月的盈亏流转有所关联。
药汤为墨 艺医跨界
当代著名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冯峰的创作跨越雕塑、装置、影像、公共艺术、设计、小说写作等多个领域,涉及医学、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
早在2011年,冯峰就曾用中药汤剂为著名歌手邓丽君绘制肖像,并将作品命名为《月亮代表我的心》。
2010年,冯峰开启了“中药渣计划”创作,这是他与中医文化深度结缘的起点。
本次展览展出了他的作品《中药渣计划:本草纲目》,用中药渣浇铸出了立方体造型。他这样描述这个立方体:“里面的竹叶、桂枝、独活、沙参、麻黄、苍术、鸡骨草清晰可见,旁边趴着蜈蚣和蝉蜕,杏仁、枸杞点缀着星星点点的色彩,就像是一部具象的《本草纲目》。然而,那不可见的文明的灵魂就像汤中的精华早已不知道哪里去了,空留下一副散落的残渣,让人当空怀想。”
中医大家李可善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被誉为“医圣”张仲景的精神及医术的当代大医。他独创“破格救心汤”,主要用于救治心阳衰微、阴寒内盛所致的急危重症。该方不仅突破了中药用药剂量的“格”,更打破了大众对中医“慢郎中”的固有偏见。
2024年,冯峰有感于李可以“霹雳手段、菩萨心肠”治病救人,遂以“破格救心汤”为颜料,为其绘制肖像。他还添加了传统用于为菩萨造像的金粉为头像作背景晕染,在淡淡的金光圆环中,李可目光祥和、栩栩如生。
冯峰在艺术创作中“打破边界、探索实验”的理念,与李可“破格救心汤”突破传统剂量限制、扭转中医“慢郎中”刻板印象的精神不谋而合,形成了一种跨越领域的呼应。
展览将冯峰以中药药汤绘制的邓丽君肖像和李可肖像并列展出,一者恬淡如月,一者光芒如日,形成和谐呼应。
艺医共生 探索身心
冯峰的作品一直关注对身心的探索,他说他更愿意将医学看作一门哲学,无论中医西医皆是如此。
在他以现代医学图像转换成的艺术图像中,既有《身体里面的风景》这样兼具工业化的冷酷、锋利感和生机勃勃的诗意想象空间,又有《外在的胫骨》这样近乎残忍地直面钢钎与肉体的暴力关系。
《静物》《盛宴》《黄金时代》《灵魂出窍》等一系列具有实验性的当代艺术作品,形式多变,很难定义,也许他想要探讨的不仅是如何认识“身体”,还有如何认识世界。
冯峰曾说:“艺术因创造而生,有创造必定有实验的过程,因而艺术一定是带有创造性和实验性的。实验艺术就是去寻找不同以往的表达方法。”
此次艺术展,可看作是一种回归传统的尝试,也是一种面向当代的创新,主动借艺术引发人们对健康、疗愈与传统文化价值的重新思考,尝试重构一种更具整体性和人文意味的关怀模式。
本次艺术展将持续至10月8日,汉古中医K11馆还将同步推出一系列关于月与人体健康的主题讲座。
文 | 记者 李娇娇 朱绍杰
图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