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对即时零售胜出逻辑的思考以及投资美团的策略,来自老鬼的逻辑。
结论放到前面:首先,这场即时零售之战,短期看是补贴驱动的规模战,但终局取决于补贴之外的结构性能力,这个能力也远不止外卖履约。
其次,阿里因结构性能力的缺失,只能倒果为因,想用补贴砸出规模再优化效率,其逻辑并不完全成立。
并且,美团已完成对即时零售基础设施的重构,同时外卖又是即时零售战的最优解入口,其薄利难赚钱的脆弱性,恰恰是美团易守难攻的最大防守优势。
所以我认为,即时零售的终局,美团惨胜,阿里小赢,京东会输,但仍有一席之地。
我将用五个问题以及回答来捋清楚逻辑,用问题链建立逻辑链,回答了问题,也就捋顺了逻辑。
首先,问题1:即时零售之战,争的是什么?
这个是送分题了,先做定义拆解:即时零售=外卖+即时电商,即时零售之战,战术起于外卖,战略争的是即时电商。
问题2:即时零售的价值来源是什么?
电商的价值,源自用户的核心需求:多、快、好、省!分电商大天下者,无一例外,都是在某一个价值点上,做到了战略极致。
多,阿里先发,故有万能的淘宝。省,模式创新,拼多多逆袭之路。好,王在线下,胖东来、山姆风生水起。快,重投物流,京东得一席之位。拼多多,省的有道理!胖东来,好的有道理!阿里,省的有道理吗?这里的道理就是价值实现的底层逻辑,也是护城河。即时零售的价值,来自对快的重新定义。
京东靠物流重构把快做到了小时级别,现在美团又靠极致效率的履约系统,把快提高到了分钟级别,并重构了闪电仓、前置仓等基础设施,重新定义了有道理的快。
问题3:即时零售的战略机会是什么?
用投资逻辑定义商业的战略机会:确定性的高赔率商业增量,三个关键词:确定性、高赔率、商业增量。
即时零售的增量,一方面来自存量的渗透,首当其冲的平台是京东,首当其冲的品类是生鲜、药品、日化等高频需求。同时,更大的增量来自线下,虽然传统大型商超没落了,但很多社区店、便利店,夫妻老婆店等,因为时效和方便,一直存活的尚好,规模也是万亿量级。
即时零售,将完成中国零售电商化的最后一块拼图,也是最后的大规模增量机会。
对京东,是快价值的捍卫之战,东哥第一个跳出来。对阿里,是对基本盘被渗透的主动出击,和增量市场的跑马圈地,同时能盘活下坡路的饿了么和盒马,拿出了500亿预算来战。对美团,则是价值跃迁之战,跻身中国四大电商平台的成人礼之战。
问题4:即时零售的胜出逻辑是什么?
第一,高频渗透,但是留存为王。补贴只能引爆规模,不能决定留存。起点是高频外卖和转化,终点是即时电商的留存,但最优路径并不是两点一线。留存能力,也不是运营,而是产品的承接和引导,这里几乎被所有人忽略。
美团给出了最优解:搭建了从外卖向即时电商承接的最佳桥梁—买菜,小象自营,非社区团购。买菜是家庭最高频的消费之一,对时效有天然需求,在家做饭用“买菜”,不想做饭点“外卖”,吃的一脉相承,转化起来最丝滑。
美团坚持买菜自营,就是为了确保这个品类各个环节的高质可控,这与菜商合作的不可控体验完全不同,既然是渗透之战的神之一手环节,必须自营。看看美团闪购和淘宝闪购的首页布局,更能一眼看透这个本质了。美团闪购是自营买菜的小象超市。淘宝闪购是菜商的合作模式。
这就是结构性的差异,带来的渗透留存能力的差异,而这个差异,是短期无法堆钱补上的,因为规模化的自营买菜,是另外一个难而复杂的事情了。
第二:规模效应成立,但勿倒果为因。
规模确实是即时零售上牌桌的前提,但如果想靠补贴引爆外卖规模,提高订单密度,然后再优化效率,这就有点倒果为因了,逻辑闭环也只是有限成立。极致效率、极致体验和低成本结构才是因,规模只是结果。
第三:外卖脆弱的成本结构,易守难攻
美团外卖CEO曾说:“外卖是一个精细且利薄的商业模式,没有人比美团更有经验”。这意味着,外卖这个复杂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微小偏差,都可能会导致大幅亏损。站在生意赚钱的角度,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站在竞争的角度,这恰恰是美团易守难攻的结构性护城河。
美团拼好饭的低价,也不是靠补贴,而是结构性的成本重构,从供应链到用户下单到骑手直接配送的全链条改造项目,商家不仅能做到了绝对低价,还能盈利。美团的低成本的结构性创新,给利薄难赚的外卖生意,提高了抗脆弱的鲁棒性。
第四:稳定的体验,高价值用户难以迁移。
高额补贴下的峰值订单量并不重要,因为大部分都是低价小额的羊毛,30元以上的订单份额,才是生命线,综合各方数据看,这部分美团一直保持在70%以上。
美团的智能调度算法迭代十年,能在分钟级别动态优化路线,王莆中说:在本次外卖大战中,我们虽然订单量增加了,但配送时长还降低了。即便竞争对手追平美团的配送体验,也无法实现用户迁移,就像美团不可能靠京东的半日达去迁移京东用户一样。
问题五:那么阿里、美团、京东的终局如何?
阿里,依托最大的电商基本盘,即便补贴退去,即时电商的规模也会持续增长,所以即时零售的整体规模也会上来,所以阿里外卖的经济模型规模也会提高,外卖份额有所增长也是逻辑之中,但应该很难超过30%。
美团,外卖基本盘不会输,份额会略降,但应该不会低于70%,而即时电商,依靠上述几点的绝对优势,美团对线上存量、线下增量,都是持续的渗透,份额会逐年提高,终将成为中国第四大,甚至第三大电商平台。
京东,这个小可怜,未来会一直很难受,从外卖到即时零售,坚持做好自营的品质,从品质电商到品质外卖到品质即时零售,也能有一席之地,但外卖份额不会超过个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