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群媒體蓬勃發展,我們愈來愈習慣在網路上發聲,然而,快速流動的資訊、匿名的情緒發言,再再都使溝通變得愈來愈不易,重大議題的討論好像變得非黑即白,你是否也困惑:為何一個複雜議題會被簡化到只剩極端立場?
這集,跟著三位與談人思考:如何理解和界定當前社會的「分化」與「極化」現象?面對網路的匿名性、碎片化及情緒化,能如何促進公平對話並應對惡意攻擊?
📌本集重點:
03:36 如何定義多元到分化到極化?網路社群、新聞媒體的碎片化如何影響我們?
12:47 台灣是否已經入一個兩極化的社會?從美國的投票行為改變看到什麼?
17:56 匿名文化助長網路上的惡意挑釁言論
20:52 哪些議題容易引起大眾的極化反應?兩廳院開放空間、資源,卻被指摧毀菁英文化?
28:51 為什麼有些人很排斥某些觀點?不安全感、被剝奪感,抗拒「認知失調」
31:40 兩廳院的秋天藝術節如何讓大眾從表演看見議題的不同立場?
38:14 獨立媒體該做好哪些事情?回應讀者來信問:你們的文章是AI寫的嗎?
41:29 偏激時代下,媒體與劇場還可以怎麼跟大眾溝通?
54:28 聽眾Q&A
與談人|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
與談人|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好哲凳》Podcast主持人劉文
製作團隊|李雪莉、藍婉甄、陳星穎、林彥伶
照片來源|國家兩廳院提供、周嘉慧攝影
📍2025秋天藝術節 × 報導者十週年 聯名特別企劃:https://pr.ntch.art/aTMteB
📍2025 秋天藝術節系列演出:https://m.ntch.art/2025QA
📍《好哲凳|藝術思辨坐著聊》Podcast:http://bit.ly/4o4PlDb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twice weekly
- Published23 October 2025 at 09:20 UTC
- Length1h 8m
- Season5
- Episode61
- RatingCl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