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Podcast由《經理人》主編林庭安與採訪編輯麻愷晅,導讀10月號雜誌封面故事「中年的11個思考」。
本集探討所謂的「中年焦慮」,中年不僅是年齡的劃分,更是一種心理階段的轉折。從榮格心理學的「中年之路」出發,說明人們如何從追逐外在標籤與世俗成功,轉向追尋內在自我,並學會與現實落差與失落感共處。中年不僅是45–65歲的年齡範圍,更是一種「心理上的成年」,當人們產生「我是誰」「人生意義」等自我追問時,就代表踏入中年之路。
節目中也舉例多位中年轉型的案例,像是離開大企業創辦人生轉型工作坊的「老查」、以及離開媒體轉職為心理諮商師的靳秀麗,展現中年重新出發的多樣可能性。
本集重點
1.榮格的「中年之路」
從「第一成年期」追求世俗成功 → 過渡到「第二成年期」探索內在自我。真正的成年,是在這階段與自己和解、活出真正的自我。
2.與自己和解的具體做法
接受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避免沉溺於「如果當初……」的後悔陷阱,把焦點從未擁有,轉為珍惜已擁有。
3.重新思考職涯與生活
列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聚焦快樂與價值,而非KPI或社會標準。你也可以嘗試「迷你退休」,提前體驗理想生活,從副業、興趣、小規模嘗試,確認是否需要轉職或開闢新的人生路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