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依納爵的靈修智語 Thoughts of St. Ignatius Loyola: For Every Day of the Year

十一月四日┃放下俗物的牽掛會在靈修生活中前進


愈與所有的親朋隔離,謝絕俗物,
靈修生活就愈進步。"


透過讀聖經、祈禱,
您是否感覺自己的靈修生活在進步?
或是雖然每天都做卻没有什麽收穫,
心裏還是覺得跟天主的關係並不親?
到底要採取什麼方法才能和天主更親近呢?

《孟子·公孫丑下》指出:
成功的三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
可以應用在職場、各種競賽、作戰和愛情等等,
自然也可以應用在靈修生活中。

這句智語說:「人愈是退避所有的朋友與熟識的人,
以及種種人事的牽掛,應會在靈修生活中前進。」
這是指在做神操或避靜時應該持有的態度,
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得當也可以幫助靈修成長。

聖依納爵對於神操的過程有各種說明及附規,
按照操練的時間、地點及做神操者的需要,
讓講授神操者給予操練者指示。

這句智語出自神操的凡例20,
指做神操或避靜時要離開居住處去避靜院,越清靜越好,
理想是一個人住一個房間,
這樣每天可以自由參加彌撒和個別祈禱,不怕熟人煩擾,
這就是最好不要跟熟悉的人一起去做避靜,
因為和他人交談干擾自己和天主的互動,
在孤獨中當然受益更多。

聖依納爵指出:你的靈修生活無法進步,
是因為生活中有太多俗物的牽掛,俗物是指一切受造物,
把心力放在上面生命自然就變空虛,
因為失去了內在的自由,
所以靈修要進步必須專注於天主。

你去做避靜的目的是什麼?
所以聖依納爵告訴你要專心致志,
你需要外在的幫助,塑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幫助你和天主的關係建立起來。
在避靜時所持有的態度,
回到日常生活則要和近人在友愛中相處,
活出避靜時所經驗到天主的愛。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神操第三周:與基督同苦


註:廣告爲您收聽的平臺提供,歡迎分享福音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