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兄弟姊妹,今天是教理第259條,問題是:「對受洗者有甚麼要求?」
「每位受洗者都要宣發洗禮誓願(宣認信仰);成人要親自宣發」。主禮會在授洗之前詢問他們。
從負面而言,是要確認他們是否已經棄絕魔鬼、棄絕罪惡。從正面積極而言,是要求他們公開宣信:相信聖父──聖父的創世;聖子──聖子的降生與救世,死在十字架上等等;聖神──當然連結教會、永恆的生命、肉身的復活等等。即表示對基本信德的相信,這是成人的情況。
嬰孩當然不能自己表達信仰或不信仰,這時「嬰孩則由父母及教會代行」。教會即由「代父母」作代表,為什麼呢?這從團體的角度來看,我們之前提過,是彼此有關的。代父母的角色,不論是成人或嬰孩,代父母「以及整個教會團體(堂區團體),也應分擔責任」,都有責任準備受洗者接受洗禮。
不論是成人還是嬰孩,嬰孩要靠父母上些課程,領洗時也會有禮儀組的兄弟姐妹負責安排一些禮儀,之後還要幫助他們上主日學。成人也如是,不只是導師教導之外,也有陪談員和其他安排禮儀的,以至在四旬期內,慕道的兄弟姊妹會多次在團體內出現,例如參與考核禮、甄選禮,團體的臨在象徵與他們一起,偕同他們走過慕道至受洗的過程。
受洗不單是領洗當刻那一刻那麼重要。之後,教會團體也要「協助受洗者發展信德,以及發展他們在洗禮時所接受的恩寵。」恩寵固然領受了,但仍需要一個環境支持,所以加入善會、幫助他們祈禱,加深與主的關係。
所以各位兄弟姊妹,我們要好好準備,時常準備歡迎這些新領洗的兄弟姊妹,不要讓他們剛開始有一腔熱誠,卻在教會的堂區團體裡遭到冷漠。
那麼今天的聖經金句,我請大家背誦這段,來自《馬爾谷福音》第16章16節,很簡單,就是:「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馬爾谷福音》第16章16節。
《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59條:對受洗者有甚麼要求?//每位受洗者都要宣發洗禮誓願(宣認信仰);成人要親自宣發,嬰孩則由父母及教會代行。代父或代母,以及整個教會團體,也應分擔責任,準備慕道者接受洗禮(慕道團),並協助受洗者發展信德,以及發展他們在洗禮時所接受的恩寵。//
#夏主教理GoodMorning #夏主教教理
#天主教教理簡編 #每日默想
#沸點製作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5 October 2025 at 22:30 UTC
- Length3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