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潤建設機構為北台灣前十大建商,建築與品質嚴格把關,售後服務貼心周到。住戶透過報修App能即時回應,維修快速高效。
社區引進自有品牌 Ruenn Café,打造下樓就能享受美食的便利;同時不定期舉辦互動課程,豐富公設活動。
一起來了解新潤,發現家的更多可能🔗https://sofm.pse.is/86y7sy
--
蘋果愛美獎投票衝啦!
每天登入FB投票,就能抽iPhone 17、PGO文青機車、萬元LE CREUSET鍋,還有週週禮券大放送!快來選你心中的人氣診所、名醫、療程,投越多中獎率越高!
https://sofm.pse.is/86y7sh
----以上為 SoundOn 動態廣告----
🎙️ 戴伸峰 | 最懂犯罪心理的男人
🔎 著作:《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他們就是我們》
🔎 專長:少年犯罪、社會心理學、生涯發展心理學、藥物濫用及處遇
犯罪,往往不是突如其來的一瞬間,而是長期累積的心理歷程。
但我們對「罪」的理解,真的那麼清楚嗎?
本集,邀請犯罪心理學家 戴伸峰教授,帶我們正面思考社會案件背後的「人心」:
▸什麼是「犯罪」?
沒有行為就不算嗎?還是動機本身就已經跨越了某條界線?
▸ #MeToo 案件裡的「證據不足」,究竟反映了什麼樣的法律與心理困境?
▸情殺與未來控制:為什麼許多看似「激情」的犯罪,其實指向的是對未來的想像?
▸隨機殺人案件(鄭捷案、2008秋葉原),犯人背後真正的驅動力是什麼?是冷酷,還是渴望被肯定?
▸犯罪人的決策模型:我們以為隨機、混亂的行為,其實隱藏著可被理解甚至「預測」的規律。
犯罪不是遙遠的新聞事件,不只是「他們」的故事。
它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甚至在我們心裡──一念之間的選擇,就能決定誰是「罪犯」、誰是「旁觀者」。
❗戴教授興致勃勃不是想犯罪,是對犯罪的人心理歷程有濃厚的興趣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帶你走進人性黑盒中👉 [https://sat.cool/course/153](< https://sat.cool/course/153>)>)
🔔 記得按下:訂閱、開啟小鈴鐺
📲 **加入 LINE 官方帳號 **👉 https://lin.ee/RnhChEm
🎁 抽獎 & 精彩內容 不錯過!
💌 合作來信 👉 agreeme88@gmail.com
💗 小額贊助 👉 https://bit.ly/4f0o6V7
犯罪心理學 #鄭捷案 #MeToo #我們與惡的距離 #人性黑暗面 #戴伸峰 #授ㄉㄟˇ私捏 #醍醐WAY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資料
- 節目
- 頻率每星期更新兩次
- 發佈日期2025年10月1日 上午8:30 [UTC]
- 長度27 分鐘
- 分級兒童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