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EO-講究建築

EP30 | 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屋頂防水與隔熱工法


你知道嗎?台灣夏季屋頂表面溫度可以高達70度C。這些熱量會透過屋頂結構逐漸滲透到室內,造成悶熱感。
很多建築物的屋頂使用的是水泥加磁磚或許多老屋屋頂更是使用水泥粉光,雖然堅固,卻完全沒有保溫與反射熱能的設計,這就像是一層鍋蓋蓋在你的房子上,白天曬整天,晚上還持續放熱。

現在屋頂防熱處理,主流作法包括:加裝隔熱磚、施作隔熱漆或架高鋁架(鐵皮屋之類的)外層鋪設反射層或是內層採用隔熱墊。

屋頂防水其實是一整個系統,而不只是刷防水漆這麼簡單。根據我們與多位防水師傅訪談的經驗,最常見的問題包括:收邊不當、水泥層龜裂、伸縮縫未處理、防水層與基層剝離、以及排水不良。

排水設計要怎麼做?
首先,屋頂應有1-2%的坡度,水才能順利排出(這個之前一再強調)。
其次,落水口位置要低於周圍至少2公分,並預留排水通道。
最後,所有轉角與接縫都要使用彈性材料處理,面漆施作前一定要施作底漆加強與基層的結合。我們常見錯誤是直接在水泥層上塗防水漆,卻忽略這些細節,導致一場大雨就出問題。
屋頂防水材料怎麼選?目前常見的有三種:彈性水泥、PU防水、以及防水毯。彈性水泥適合在有基層處理下使用,表層需要水泥砂漿等保護層保護,價格相對親民。
PU防水則是常見於大樓屋頂,彈性好但怕紫外線,表層最好搭配保護漆。
防水毯是需要熱熔施工,因此它需要明火而且施工較複雜,優點是耐久、抗紫外線好、適合暴露型屋頂,但價格很高。
選擇上要根據屋頂結構、使用情境與預算來綜合判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