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文学时,会想到书房📚、咖啡馆☕️,还是诺贝尔奖🏆?
但作家陈慧,把她的文学现场,搬进了菜市场🛒
她一边摆摊谋生,一边观察记录✍️,写下了《在菜场,在人间》。
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卖豆腐的、修鞋的……
他们或许被时代忽略,却在陈慧的笔下,构成了中国最真实、最鲜活的肌理。
——————————————
🎙️ 本期主播
🍓 只有买水果才会去逛菜场的汤圆
📝 To do list没有逛菜场选项的言希Yancy
🥬 去菜场只会看蔬菜绿不绿的晴天
——————————————
⏰ 时间轴
03:07 🛍️ 平常会逛菜场吗,还是线上买菜?
识菜的能力不行🙈
怕被人坑😨
看不出菜好坏👀
09:39 ✨ 作者主业是摆摊菜贩子,副业才是作家。怎么看待这个身份转变呢?
对生活的热情是她的记录动力🔥
文学素养来自对生活的深度体验🌱
23:46 📖 书中哪个人物/片段印象最深?
《馄饨》🥟——因百元大钞决裂的赵晓静和杨美玲
《阿瓜》🤗——能陪伴在身边的儿子才是父母的脸面
《田细佬》🐎——哪怕死于马下病孩子们也以父亲为傲
1:00:19 💭 这本书是否改变了你看待身边"普通人"的方式?
"没有🙅♀️"
"普通人就是普通人👥"
1:19:09 📝 如何在各自的"菜场"(办公室/家庭/社交圈)里,发现并记录属于自己的那份真实?
"遇到问题时强迫自己追根溯源🔍"
"人就活这几个开心的瞬间😄"
"记录是我的电子解药💊"
——————————————
菜场从不只是一个买卖的地方.
陈慧用她的笔告诉我们:
文学从不高高在上,
它就藏在三块五一斤的番茄里🍅,
藏在讨价还价的温情里💞,
藏在每个人为了生活而努力的身影里👣。
愿我们都能像她一样,
保有从平凡中打捞诗意的能力🎨,
在属于自己的'人间菜场',
认真生活,
大胆记录。 ✨
——————————————
🎧 收听提示:适合在通勤路上、做饭时收听,让市井的温暖治愈你的日常
Information
- Show
- FrequencyUpdated weekly
- Published20 October 2025 at 17:30 UTC
- Length1h 33m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