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财经有深度

3034.看看A股三季报的全貌和局部

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国内领先的集投资交流交易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今天分享的内容叫看看A股三季报的全貌和局部,来自围棋投研。

截至十一月一日,99%的A股上市公司都披露了三季报。不妨就来看一下,2025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和盈利质量。

首先,以大家最熟悉的沪深300为例,看看这300家最具代表性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做的好不好。

今年前三季度,这300家公司合计盈利3.8万亿元,去年同期合计盈利3.6万亿元,前三季度的盈利同比增长5%,增速比中报的2.5%要快很多。

再看季度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合计盈利1.2万亿,同比增长3%,而今年第二季度合计盈利也是1.2万亿,同比增长2%,而到了今年的第三季度,合计盈利是1.4万亿,同比增长了快11%。

怎么看呢?说句实话,三季度的盈利增速能那么高,有点超出预期。

在和上市公司以及同行交流后,感觉可能有这样几方面原因:

第一是去年基数比较低的关系;

第二是不少公司都加快了海外布局,包括像迈瑞和海康这些,海外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速都非常快;

第三就是资本市场活跃,非银金融,主要是证券和保险贡献了可观的业绩增长。

讲完了整体,行业层面怎么看呢?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盈利改善的行业在增多。

来看一个数据。按照申万二级行业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20%的行业有48个,占了全部行业的37%。这个数字,是2022年以来的第二高点。

这说明什么?说明盈利改善不再是受到像银行这些大家伙的影响,向好的行业数量在增加,这是个好事情。我们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行业:

首先,业绩最亮眼的就是数字新媒体板块。

电子行业,盈利同比增长45%;计算机行业,在偏低基数和AI的推动下,同比增长83%;传媒行业,靠着游戏复苏也增长45%。为啥这么强?答案很清晰:AI产业趋势的积极影响在进一步扩散。

其次,中游制造与原材料是冰火两重天,同时也是政策影响最明显的地方。先看好的。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53%。这里面,电池板块的基本面拐点得到了确认,盈利增长54%。光伏产业链,受益于反内卷政策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各环节价格企稳,不少公司三季度的亏损缩小,像隆基去年第三季度亏损13亿元,今年第三季度亏损8亿元。

还有有色金属,像黄金和铜,受益于全球地缘环境和AI新需求,盈利增长很不错。比如工业金属增长45%,贵金属增长59%。再看反内卷的效果。钢铁、基础化工这些老大难行业,在低基数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盈利也大幅反弹,像钢铁三季度盈利同比增长了231%。

但也有承压的。比如煤炭和石油石化,因为价格偏弱,盈利增速分别负25%和负3%;再比如房地产还是在苦苦挣扎,万科第三季度继续亏损150亿元。

再就是消费领域,这是三季度业绩压力最大的地方。体感上应该也能感受到,需求还是偏弱。

把数据拉给大家看一下:商贸零售负61%,轻工制造负23%,消费者服务负18%,食品饮料负15%。医药板块整体也比较弱,中证创新药板块盈利增长10.5%,但增速比二季度放缓了。

唯一的亮点来自于出海。家电行业,在以旧换新政策效应减弱后,依然实现了3%的盈利增长,这背后就是出口在支撑。汽车板块也很有意思。乘用车盈利在下滑,但是汽车零部件受益于出海和机器人产业,三季度实现了27%的盈利增长。

有朋友说,沪深300都是央企国企和超大民企,那小的民企怎么样呢?

我们内部会看一个指标,就是以民企为主的浙江上市公司的盈利情况。去年2024年第三季度,730家浙江上市公司合计盈利793亿元,今年第三季度合计盈利867亿元,同比增长9%,和我们之前计算的沪深300的单季度同比增长11%也差不多。

所以,可以认为今年三季度的改善是普遍性的。往后怎么看呢?

在房地产低迷和关税挑战这些大背景下,后面几个季度还是会呈现“外需强、内需弱、科技硬、消费软”的结构性特征,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这些领域的景气度还是会很高。

另外,在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去产能、调结构、以及政策上越来越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之后,未来能走出基本面低谷的行业会越来越多。

最后就是一句话,上证指数在10年之后又一次突破4000点。牛市已经来了,今年很好,明年很好,后年也不错,一起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