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1. 1 UUR GELEDEN

    如何破解乳腺癌耐药困境?专家呼吁:加速精准诊疗创新可及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高发的癌症,其中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一类分型,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0%左右。 近日,在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学术年会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做了《临床视角——乳腺癌分子病理助力临床诊疗升级》的专题演讲,她明确指出,近年来涌现的AKT抑制剂、PI3Kα抑制剂等创新药物,为乳腺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利器,有力推动了我国乳腺癌治疗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会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她还特别指出,过去往往将HR+/HER2-乳腺癌这类患者视为一个整体,但她们内部其实存在巨大的分子异质性,基因检测和分子病例的推行,有助于破解这类患者的耐药困境,最终提升长期生存获益。 “基因检测”是破局关键 HR+/HER2-乳腺癌约占所有患者的70%,是患者群体中的主流。廖宁教授强调,这类乳腺癌的最大特点并非短期内的凶猛复发,而是其复发风险可持续长达20年,犹如“悬顶之剑”。 “过去我们将这类患者视为一个整体,但如今认识到,她们内部存在巨大的分子异质性。”廖宁教授解释道。原本有效的内分泌治疗之所以会失效,根源在于肿瘤细胞产生了新的基因突变,如ESR1、PIK3CA、PTEN等,这些突变是驱动耐药和复发的“元凶”。 破局的关键在于基因检测。廖宁教授以临床中两个成功救治的复发病例为例,说明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可发现BRCA2遗传突变或PAM通路基因突变等,进而精准选用AKT抑制剂等靶向药物,成功让多次复发的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HR+/HER2-乳腺癌这组人群有很多不同的耐药点,如何发现这些耐药点,基因检测就是我们的切入点。”廖宁教授表示。 在廖宁看来,技术革命让医生和患者能“看见”以前看不见的敌人,从而精准打击。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这项技术不再是顶尖医院的“专利”,而是惠及全国患者的“常规武器”。她呼吁,必须加强基因检测在基层医院的推广和规范化应用,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各级医生的认知和诊疗能力,这是实现精准治疗的第一步。 医保政策托起生命希望 找到了耐药机制,便需要有效的武器来应对。廖宁教授介绍了针对不同耐药机制的前沿策略,如针对ESR1突变、PAM通路突变的新一代口服靶向药PI3K抑制剂、和AKT抑制剂等,以及针对HER2低表达人群的有效ADC药物等。 然而,新药往往意味着高昂的费用。对于如何平衡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与患者支付能力,廖宁表达了积极乐观的态度。“作为医生,我最无奈的是找不到病因,而不是有药无法用。事实上,中国在提升药物可及性方面的进步是巨大且卓有成效的。” 她指出,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动态调整已将大量创新靶向药纳入其中,大幅降低了患者负担。更令人欣喜的是,像广州“穗岁康”这样的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年保费仅百余元,却能覆盖包括一些前沿靶向药物在内的高额药品费用。“从几年前在美国一针数十万的天价,到现在国内患者通过医保和‘惠民保’就能以极低比例自费使用,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 廖宁教授总结道,克服HR+/HER2-乳腺癌的耐药挑战,是一条从“发现根源”到“精准打击”再到“全民可及”的道路。她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创新药物通过国家医保谈判加速落地,同时各方共同努力缩小不同地区间基因检测和先进治疗的差距,最终让每一位乳腺癌患者都能从医学进步中真正获益,实现长期高质量的生存。 文 | 记者 陈泽云 图 | 受访者供图

    4 min
  2. 1 UUR GELEDEN

    聚焦航海保障通讯,广州通信中心多举措做好“双节”服务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广州通信中心紧扣“安全通信、万无一失”的工作理念,聚焦航海保障通信服务畅通核心目标,通过前置部署、隐患排查、应急值守、知识普及、巡航值守等系列举措,全面拧紧“双节”航海通信“保障阀”。 前置部署强通信 织密网络“保障网” 针对双节期间可能出现的通信高峰,中心提前周密部署。发信台技术团队对辖区内8个VHF基站、42副天线系统、63条业务电路、40余条光纤线路以及500余台通信设备进行了全面“体检”。通过彻底检修、深度维护和性能测试,确保所有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及时对受台风“桦加沙”影响的VHF淇澳站点CH61测试接收电平偏低情况进行处理,目前恢复正常。为做好重点水域无线电监测,信息保障部技术团队赴南沙大湾区文化体育中心附近水域开展无线电监测工作,重点覆盖体育赛事场馆、大型港口码头等重点区域。 为切实筑牢商渔船防碰撞安全屏障,有效提升海上应急搜救与通信保障能力,“双节”前夕,中心加强了与广东海事局指挥中心合署值班的人员和工作部署,自9月30日起,合署值班人员由4人增至10人,并增设1名机动人员,全力做好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应急准备。同时,对应急预案进行同步修订完善,针对极端天气、设备故障等场景开展实战化演练,进一步提升团队应急处置的精准度和协同性。此外,中心在节假日期间预计安排163人次参与“两级四点”的值班值守工作。 巡航值守筑防线 构建水域“安全圈” 为贯彻今年9月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中心联合广州航海学院开展海岸电台科普月参观活动,有效扩大社会影响力;在广东“民生热线”访谈中,中心以“智慧航保守护安澜”主题分享了以科技创新驱动航海保障通信现代化的实践路径;9月28日—29日,赴广州恒利公司、中远海运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和江门市鲲鹏渔业村开展航海保障通信服务进渔村活动,通过开展商渔船防碰撞宣讲、发放宣传手册等多元化形式,向航海作业人员精准普及航海保障通信知识、安全操作规范及应急处置技巧,切实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与突发情况应对能力,从源头筑牢航海安全“思想防线”。 为保障2025年国庆期间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船舶航行安全及航运秩序畅通,9月29日起,中心选派技术骨干首次参加广东海事局“海巡09”轮为期9天的国庆重点时段巡航值守工作,从广州邮轮母港码头出发,途经阳江、琼州海峡等海域,每日早晚各1次对中心9个常规单边带频道、全频段DSC遇险通信、甚高频16频道以及2MHz、4MHz、6MHz、8MHz、12MHz、16MHz频段数字选择性遇险后续通信频道测试;同时,同步开展全时段NAVTEX 518kHz安全信息接收测试,以及无线电环境监测通信信号测试与电磁环境监测任务。通过实时掌握南海海域通信质量,排查潜在干扰源,动态掌握中心信号覆盖范围与传输效能,为海上通信保障提供数据支撑。 在接下来的“双节”假期及节后上班时间,广州通信中心将持续以高标准、严要求落实重大节假日三十条硬措施,不断优化通信服务质效,迭代升级安全通信保障体系,以扎实举措为航海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文|记者 詹淑真 图|受访者提供

    4 min
  3. 2 UUR GELEDEN

    中秋国庆 “电” 力满格!广东电网点亮双节好时光

    “我们已针对可能在国庆期间影响广东的21号台风‘麦德姆’及强降雨天气,建立预警响应期间风险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多种监测手段,做好气象与区域电网、作业风险匹配,确保及时‘叫应’。”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生产指挥中心技术人员蔡泓威说,国庆保供电期间,生产指挥中心依托风险预警热力图,实时动态感知全省供电风险分布,支撑故障快速定位与资源协调处置。 中秋国庆8天长假即将到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扎实做好应急和保供电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台风“桦加沙”灾后设备特巡及环境隐患的全面排查,政企联动掌握庆典、文旅等活动消息,动态更新保供电需求,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和电力有序供应,保障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 充沛电力护航非遗 佳节临近,作为“旅游大省”广东将迎来一轮旅游高峰,各地景点将举办一系列极富当地文化特色和传统古韵的文旅活动,灯火璀璨、游人如织的背后有电力的坚定守护。 秋夜的广东惠州龙门蓝田瑶族乡,身穿传统民族服饰的群众将在晒谷场上翩然起舞。这是当地传承数百年的“舞火狗”非遗盛景。 “舞火狗”是广东省非遗项目,在每年中秋佳节举办,用歌舞篝火晚会祈求平安和丰收。“以前哪有这么明亮的场地。“72岁的瑶族阿婆盘三妹站在祠堂前说,背后的配电箱监测屏上显示着平稳的负荷曲线。 近年来,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将瑶乡电网升级作为服务民生的重点工程,通过更换老旧线路、优化网架结构、增设应急电源等措施,2023年以后,“舞火狗”活动现场始终灯火明亮。 中秋前夕,广东江门台山市的嘉乐城食品加工厂正加足马力,日夜赶制海外华侨记忆里的团圆月饼。 该公司的“冬蓉月饼”制作技艺也是广东省非遗项目,“月饼要想做得好需要可靠供电。”食品厂负责人谭君乐介绍,过去人手炒馅,30人一天才制作80斤成品,如今电气化炒馅,产能翻了100倍。 “以前用柴火烧,很难控制火候,现在用电就能恒温烤制,整条现代化生产线提升了月饼品质。”谭君乐说,南方电网广东江门台山供电局组织运维人员提前走访,了解用电情况,帮助用户排查安全用电隐患。 国庆期间,揭阳古城将以改造焕新后的最美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同时举办盛大的非遗展演。 “改造后线路齐整多了,和古城的文化更加相融。”南方电网广东揭阳榕城供电局上门走访古城商户,得到了店主点赞。今年配合古城改造,揭阳榕城供电局迁移并改造了24个供电台区,对15公里背街小巷线路进行全面换新,整体供电能力提升32%,为古城文旅产业预留了充足用电空间。 智能充电网赋能绿色出行 据预计,假期期间广东高速公路高峰时间单日车流或超1000万车次,沿线场站充电补能需求旺盛。南方电网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6个重点高速服务区场站的设备升级,并对超6000座充电站完成安全巡检、隐患排查,在广惠、莞佛等车流密集高速公路沿线灵活部署LNG移动补电车和移动充电巴士做好补能保障,保障车主高效、安全充电。 同时,该公司诚意推出“车网互动+超值充电”优惠活动,贴心规划8条精品旅游绿动出行线路,服务车主满“电”出发、畅游广东。 夕阳下的广东汕头南澳岛北回归线广场,新能源车主们正为爱车充电,这张覆盖全岛的智能充电网络正悄然提升群众出行体验。 今年“五一”假期,南澳岛进出岛车辆达15万辆次,同比上升37%,创下历史新高。面对持续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南方电网广东汕头南澳供电局全面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电网升级改造。 被誉为“最美自驾精品路”的南澳环岛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标志清晰的充电站。汕头南澳供电局完成海岛46个村充电基础设施“全岛通”建设,南网充电桩达129支,形成了“10分钟充电圈”。 北回归线广场的超级充电站是粤东地区充电速度最快的站点,采用最新一代快充技术,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是游客最佳选择。“我每年都会来南澳岛度假,今年发现充电更方便了。”从深圳自驾而来的新能源车主陈先生表示。 针对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汕头南澳供电局部署电网智能巡检系统,通过在线监测装置、无人机自主巡检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电网设备实时状态感知和精准诊断。 “我们通过构建分支环网,使故障切除时间显著缩短,线路可转供率、自动化有效覆盖率均达100%。”汕头南澳供电局生产计划部经理郑琼奕介绍,优质电能为海岛文旅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沈甸

    6 min
  4. 2 UUR GELEDEN

    南方电网1.5万座充电场站节前“体检”迎游客

    日前,记者从南方电网获悉,国庆中秋双节出游高峰来临之际,南方电网自运营的超1.5万座充电场站及设备已完成节前“体检”,充电设施运行稳定,将全力为国庆节出游“充好电”。 据悉,南网产业发展集团节前已组织各属地电动公司针对高速服务区、重点国省干线、景区、城市商业区等节假日重点场景充电站开展了特巡特维及隐患排查,累计排查充电场站超过1.5万座,其中高速、景区等重点场站1184座,通过整改有效提升了设备安全稳定性能。在广东,受台风“桦加沙”影响的部分充电站也已基本恢复正常运营。 节假日期间,南方电网各属地电力公司计划派出1604人次现场值守人员,分布在高速路、交通枢纽、主要公路沿线等超1105个场站,进行充电排队疏导、现场故障处理等工作,并提前安排11台移动充电车、充电宝、充电机器人作为应急保障。 其中,本次使用的充电机器人集储能、充电、自动驾驶功能于一体,提供智能移动充电解决方案,它配备8个超声波雷达,可实现近距离障碍物识别报警,提醒人工干预等。根据历史经验和数据预测,充电机器人及应急保障充电车将应用于大广高速新丰服务区、开春良西服务区、水边服务区等,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配。 文、图|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徐娜 钱威 李艾霖

    2 min
  5. 2 UUR GELEDEN

    打通进境 “快车道”!越秀海关保障中秋进口美食高效通关

    月满中秋,团圆时刻,家家户户的中秋家宴筹备进入倒计时,月饼、鲍鱼、龙虾、酒品饮料等进口应节食品进入消费旺季。为保障节日市场供应,广州海关所属越秀海关以精准高效的服务打通全球美食进境“快车道”,让万家团圆餐桌更添甜蜜鲜香。 月饼是中秋应节食品当仁不让的“主角”,对通关时效要求极高。越秀海关主动对接进口月饼重点企业,提前掌握企业进口计划,指导其运用AEO高级认证等便利政策,通过“预约申报、即报即检、优先放行”模式,将整体验放效率提升30%以上,确保进口月饼以最新鲜的状态送达市场。知名品牌美心食品有限公司公共事务经理骆笑贤表示:“我们的流心奶黄、猫山王榴梿冰皮等热门月饼因保质期有限且需全程控温,对通关效率与品质安全提出严苛挑战。多亏越秀海关指导我们提前申报,并备齐食品安全证明等材料,全程同步核查冷链合规,既保障了时效,更守住了安全底线。” 各类“海味臻品”作为中秋家宴的“常客”,近期密集搭乘货运航班抵达。为应对中秋食品进口高峰,越秀海关提前调研了解进口货物信息和运输计划,结合不同食品品类特点,通过线上推送、线下宣讲、“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做好政策宣贯,帮助企业用好“预约通关”“提前申报”等便利化措施,让企业体验到“丝滑”的通关流程,以“即到即查”的高效服务,守住鲜活品质,让市民餐桌上的菜品更加丰富多彩。 从境外生产线到内地货架,从深海渔场到中国市场,世界各地美味食品在海关的监管与服务无缝衔接下跨越山海汇聚餐桌,这既丰富了百姓的节日选择,也为食品进口企业注入发展信心。越秀海关属地外勤科科长陈帅表示:“我们将持续落实支持越秀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13项措施,以精准服务助推进口食品贸易发展,让优质进口食品更加便利快捷地进入中国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饮食需求”。今年前8月,越秀海关累计监管进口月饼、水产品、酒品饮料等应节食品15.25亿元,同比增长6.6%。 文、图|记者 汪海晏 通讯员 关秀

    3 min
  6. 2 UUR GELEDEN

    粤商主动作为赋能“百千万工程”

    9月29日,在2025世界粤商大会期间,粤商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题会同步举办,进一步凝聚全球粤商的智慧力量,展现民营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担当新作为。 专题会指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广东聚焦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通过统筹县域经济、乡镇联城带村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同时也为参与“百千万工程”的广大民营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呼吁各位粤商朋友积极投身到广东“百千万工程”和对口帮扶西藏林芝的事业中来,在粤东西北和林芝地区的热土上投资兴业,发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共同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共同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广东将一如既往地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大家在投资放心、发展安心、生活舒心。会上,梅州、阳江、茂名、清远、云浮、西藏林芝等纷纷作投资环境推介呼吁粤商到当地投资兴业。 “我们现在正在推‘免费梅州’政策,为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提供免费优越的生产环境、免费场地、免费办公室、免费展销窗口、免费住宿等等。”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蒋坤表示。 在此次粤商大会上,多家广东援藏企业和西藏企业携带藏药、藏茶、藏香等特色产品参展。据介绍,在广东省多年来的援藏支持之下,一批广东企业落户林芝,积极参与资源开发与产业建设。制造业方面,林芝重点开发高原特色植物资源,发展绿色环保型产品。林芝特色产业逐步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协同提升,不仅助推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民族团结,也为西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专题会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东省分行作金融助力“百千万工程”政策宣讲。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数字产业联合会作参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分享。 “产业是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广东省总商会副会长、茂名工商联主席、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明旺介绍,作为链主企业,欣旺达积极通过链式招商,助力吸引了好力威、富佳达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位于茂名电白的欣捷安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未来,将持续带领企业积极融入“百千万工程”建设进程,在实践中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展现粤商担当。 文、图|记者 陈泽云

    3 min
  7. 2 UUR GELEDEN

    手表戴出皮疹?新国标10月1日起实施

    您是否曾因佩戴手表而手腕红肿发痒?您是否担心给孩子购买的卡通手表含有害物质?10月1日起,《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外观件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 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届时,消费者在选购手表时,可以更加放心。 “佩戴手表后手腕处出现红疹和瘙痒”,在网络投诉平台等消费者维权渠道,类似描述并不少见。2024年海关总署抽检数据显示,进口智能手表、对讲机、无线耳机等电子产品不合格率达12.5%。 据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主办网站“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消息,今年6月,欧盟多国发布手表产品召回令,危险类型为“化学危害”。以德国为例,监管机构测得一款品牌手表镍释放量达2.44μg/cm²/周,并称“镍释放速率过高”。召回信息提到,镍是一种强致敏剂,如果存在于与皮肤直接和长时间接触的物品中会引起过敏反应。 面对手表外观件潜在的安全风险,2024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 44702-2024《直接接触人体皮肤的手表外观件中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这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为手表产品的材料安全划定了明确红线。 查询发现,该标准涵盖了金属、金属陶瓷、皮革、塑料、橡胶、合成蓝宝石和无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常见手表外观件材料,对镍释放、铅镉等重金属含量、游离甲醛等有害物质设定了严格限量。尤其对儿童手表,标准还追加了更严格的邻苯二甲酸酯限量要求,为青少年健康提供双重保障。 查询还发现,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等业内主要企业参与了标准的起草工作。据悉,业内主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是一种常见的做法。这不仅能将积累的生产经验和专业技术融入标准,确保标准内容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也意味着行业主要企业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推动整个手表行业更重视安全问题。 文|记者 吴珊

    2 min
  8. 2 UUR GELEDEN

    广州:“驴肉火烧”掺马肉,涉事餐饮店被移送公安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根据线索,成功查处了一起在知名小吃“驴肉火烧”中掺杂马肉、以次充好的食品掺假案件。目前,因涉事商家行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件已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侦办。 据了解,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辖区内某餐饮店在制作并售卖的“驴肉火烧”馅料中掺杂马肉。执法人员随即对该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查获一批用于制作馅料的马肉原料,并固定了相关证据。 经调查核实,该餐饮店自2025年2月起至8月期间,因面临驴肉进货价格持续上涨的经营压力,为降低生产成本,在制作其主打菜品“驴肉火烧”时,并未使用纯驴肉作为馅料,而是在其中掺入了价格相对低廉的马肉,并依旧以“驴肉火烧”的名义对外进行销售。 进一步的调查揭示,该店无论是在实体店铺的菜单、点菜系统,还是在外卖平台的线上销售页面,均未对馅料中含有马肉成分进行任何形式的标注或说明,也从未向消费者告知此一情况,刻意隐瞒了产品的真实成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指出,该餐饮店经营掺假掺杂食品的行为,已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项关于禁止生产经营“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的明确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已依法对其立案。 鉴于该案具体情节,涉事餐饮店的行为同时涉嫌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中“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白云区市场监管部门已果断将案件移送至公安机关处理。 此次事件再次警示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严守法律底线,诚信经营。 文|记者 吴珊 通讯员 穗市监

    2 min

Info

热财经冷观察,新资讯深观点

Meer van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