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加强市区协同联动,推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闭环发展,围绕低空飞行营地探索低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10月16日,广州首个低空飞行营地启动活动在广州大学城青创汇举行,现场发布涵盖十大领域的超100个应用场景清单及2条规划航线。
现场,广州大学城12所高校、省内重点高校,小鹏汇天、亿航智能、广东高域、顺丰等低空经济龙头企业以及应急安全、公共服务、文体旅游等领域重点企业代表约200人参加活动。
落地新平台,全力推动低空经济全产业链闭环发展
广州产业生态完整,全市低空经济企业约4200多家,全国排名第二,核心企业约65家,形成覆盖“科研创新-设计咨询-高端制造-基础设施-飞行保障-场景运营”的完整产业生态。广州大学城低空飞行营地由市低空公司牵头建设运营,营地将依托大学城“智核”资源优势,集聚更多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创新企业,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低空经济企业出新、产业焕新、动能更新。以广州大学城低空飞行营地为起点,广州将打造功能最全、全国领先的飞行营地集群,为全市低空经济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品交付、商业运营提供更好平台支撑。
探索新应用,进一步激发广州低空经济场景潜力
广州聚焦重点领域加快推进典型场景创建,已梳理208项供需清单,并以“场景创新”为突破口,系统推进低空经济赋能城市发展。比如,番禺率先发布大湾区跨城低空快速出行网络,全市26条医疗卫生无人机低空运输航线畅通“急救速递”渠道,政务巡检实现南沙、海珠、越秀等区全覆盖,黄埔综合保税区启动全国首创跨境电商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南沙全空间无人体系管控平台落地。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本次活动发布了广州大学城低空飞行营地全业态应用场景清单,涵盖城市管理、飞行产品、飞行场地、飞行服务、交通出行、解决方案、生产作业、文旅消费、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十大核心领域超100个应用场景,同步发布文旅地标、物流速运两条示范航线,将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商业闭环落地,推动低空经济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
提升新能力,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低空公共配套服务高地
广州集聚了民航广州适航审定分中心、工信部电子五所、广东空天院、中汽研、广电计量等众多公共配套服务机构,启用国内首个专注低空飞行器气动研究复合型风洞,在低空经济公共配套服务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活动现场,广州市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协会正式揭牌,2大科创平台、8家意向企业、2个创新团队、12所重点高校与广州大学城低空飞行营地达成战略合作,营地将依托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作用,提升广州低空公共配套服务能力,打造“中试转化—检验检测—适航审定—安全保障”全覆盖的低空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低空公共配套服务高地。
接下来,广州将以广州首个低空飞行营地为启航点,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加快软硬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完善要素保障体系,推动低空经济飞出加速度、飞出高质量。
文|记者 杭莹 通讯员 穗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