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芳玉聊法

寶島聯播網

《賴芳玉聊法》每週三 18:00 首播! 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必修課! 由知名律師賴芳玉主持,聊婚姻、家族財產或繼承紛爭、 親子、職場、性別、社會案件等關鍵法律議題, 讓大家用最輕鬆的方式理解法律,在生活中避雷! 🔔 趕快訂閱追蹤頻道,開啟小鈴鐺提醒,每週三《賴芳玉聊法》,讓法律成為你的最佳後盾!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賴芳玉聊法│「老師說要脫內搭可以嗎?」—未成年、權勢與說不出口的那一刻│賴芳玉律師 ft.黃嘉千

    -1 D.

    賴芳玉聊法│「老師說要脫內搭可以嗎?」—未成年、權勢與說不出口的那一刻│賴芳玉律師 ft.黃嘉千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bbd-law.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comments 📌 本集重點(法律×生活) 未成年拍攝/演出:只要涉及身體隱私或性暗示內容,依法需法定代理人「事前、明確」同意(通常是父母之一,若具共同監護須依實務流程補足同意);口頭說了不算,最好要有書面紀錄。 權勢性騷擾:老師、教練、指導者、學長姐等對學生有評量/資源控制關係時,利用身分影響而要求不當行為,屬於「利用權勢」的性騷或性侵。 好人外殼:以「功課、比賽、藝術、研究」包裝,讓孩子以為要「配合」。不舒服卻說不出哪裡不對,這就值得停下來。 👂 為什麼孩子不說? 怕被罵「不懂事、不配合」 怕爸媽一怒就「替他決定」 怕被質疑「你怎麼可能不知道?」 怕家族分裂、被貼標籤 🧭 賴律師給父母的「三步到位」 先接住,再判斷:先肯定感受→再釐清事實→最後才談對策。 把「同意」教清楚:孩子可在任何時點撤回同意;不舒服就是不行。 留存證據:聊天紀錄、訊息、時間地點、要求內容,先保存再處理。 🧒 教孩子的「3句話」 「我現在不舒服,我不要。」 「我要先打給我爸媽/我信任的大人。」 「我先走了,之後再聯絡。」 🎧 節目亮點 黃嘉千分享:當年的「不知情」與「自責」 賴芳玉解析:「權勢」如何讓孩子更難拒絕 從「稱謂」聊到「身分與關係」:一聲老師,不等於絕對正確 🗣 互動題 你或你身邊的人,曾遇過「不舒服卻不知道怎麼說不」的時刻嗎? 留言告訴我們:當下最需要的大人支持是什麼? #賴芳玉聊法 #黃嘉千 #權勢性騷擾 #未成年保護 #家長必修 #說不出口 #同意教育 #身體界線 #MeToo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7 min
  2. 賴芳玉聊法│被叫「阿姨」很火大?稱呼背後也有所謂的性別偏見!│賴芳玉律師 ft.黃嘉千

    -1 D.

    賴芳玉聊法│被叫「阿姨」很火大?稱呼背後也有所謂的性別偏見!│賴芳玉律師 ft.黃嘉千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bbd-law.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comments 📌 本集重點 ・「妳叫誰阿姨?」——一句稱呼,為什麼能瞬間冒犯? ・「小姐」「女士」「律師」:專業稱謂被降級,背後是性別偏見。 ・演藝圈的「姐/哥」文化 vs. 職場的職銜尊重:我們在乎的是位子,還是禮貌? ・從 MeToo 回看成長經驗:當「老師」包著好人外殼,如何辨識不對勁? ・給父母的提醒:教孩子三步驟守界線——說出來/離開現場/找可信的大人。 🎧 內容亮點 🗣 開場就炸:「阿姨」vs.「姊姊」的微情緒學 🧑‍⚕️ 「看到女生就叫『小姐』?」——職場稱呼的性別盲點 🎬 演藝圈不只是「包容」:導演、攝影師、製作人的性別比例與權力問題 ⚠️ 親身經歷:未成年時被「老師」要求拍照不穿內搭——這就是典型性騷擾 👨‍👩‍👧 父母必修:當孩子說不出「怪怪的」,大人要會問、會接住 💬 本集金句 「當『好人好事』的外殼出現時,我們最容易忽略它的侵略性。」 👀 互動題 你最不想被叫什麼?為什麼? 留言告訴我們,也歡迎分享你在職場/生活中被稱呼冒犯或被尊重的時刻。 #賴芳玉聊法 #黃嘉千 #稱謂 #性別刻板印象 #職場稱呼 #專業尊重 #MeToo #身體界線 #父母必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min
  3. 賴芳玉聊法│「只是開玩笑啦」——這句話,才是孩子最痛的傷口!│賴芳玉律師 ft.柯萱如 律師/諮商心理師

    29. OKT.

    賴芳玉聊法│「只是開玩笑啦」——這句話,才是孩子最痛的傷口!│賴芳玉律師 ft.柯萱如 律師/諮商心理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bbd-law.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comments 👩⚖️ 來賓|#柯萱如 律師/諮商心理師(教育部人才庫、兒少保護與校園霸凌實務專家) 🎙 主持|#賴芳玉 律師 🗓 主題|#孩子被同學用IG惡搞、兩週不敢上學!學霸也會被霸凌?專家教你「修復式教育」怎麼救孩子 📚 我們常以為霸凌只有「壞孩子」才會做, 但其實,成績好、太突出、太乖的孩子,也可能成為霸凌的對象。 這集裡,柯萱如律師分享: > 「霸凌,其實是『情緒教育』的失靈。孩子不懂怎麼處理嫉妒、不安、挫敗, > 就學著用人際關係發洩,讓別人受傷。」 💬 本集亮點筆記 🔹 被討厭的勇氣:中研院研究指出——班上一定有人不喜歡你,但也一定有人願意挺你。教育的關鍵,是讓孩子有勇氣站在被孤立的人身邊。 🔹 修復式教育:不是處罰,而是引導孩子說出「為什麼我想打人」。 🔹 情緒牆哲學課:讓孩子討論「什麼是憤怒」「焦慮該怎麼辦」,學會冷靜與尊重不同。 🔹 校園可行策略: ✅ 輔導先行,不必等調查 ✅ 聯合心理師、社工、戲劇治療資源 ✅ 讓孩子在安全空間「說出來、被理解」 🧭 賴芳玉提醒 「霸凌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教育沒教的那一塊。 當孩子學會面對情緒,才不會讓痛變成傷人的武器。」 📞 尋求協助別等: 1953 校園霸凌防制專線(24小時) 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處理網路霸凌、影像下架) 📲 留言告訴我們: 你希望學校多做什麼,能讓孩子更安心? #校園霸凌 #網路霸凌 #修復式教育 #情緒教育 #家長SOP #柯萱如 #賴芳玉聊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1 min
  4. 賴芳玉聊法│孩子被同學用IG惡搞、兩週不敢上學!爸媽「這樣做」,才是真的在幫忙!│賴芳玉律師 ft.柯萱如 律師/諮商心理師

    29. OKT.

    賴芳玉聊法│孩子被同學用IG惡搞、兩週不敢上學!爸媽「這樣做」,才是真的在幫忙!│賴芳玉律師 ft.柯萱如 律師/諮商心理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bbd-law.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comments 👂 開場情境 一位單親媽媽來信:孩子因為沒進群被排擠,同學私做貼圖、匿名限動嘲弄,結果孩子開始拒學、怕人群。學校說「只是玩笑」;啟動程序後「無法證明」,一切刪文了事,但孩子的害怕沒消失。 🧭 柯萱如給父母的「第一現場」SOP 1️⃣ 先停一下:不急著教育/出征/下指令。 2️⃣ 問兩句:  •「你現在最需要我做什麼?」  •「你最擔心的是什麼?」 3️⃣ 陪同討論:一起盤點可行步驟(而不是替孩子全包辦)。 4️⃣ 安頓自己:父母的焦慮要先被看見、被安放,才有空間接住孩子。必要時父母也可諮商。 5️⃣ 剛剛好擁抱:不抱太緊會窒息、不抱太鬆沒感覺——維持夥伴關係。 🧒 為什麼孩子常不願意跟父母說? 🔹 怕被責怪:「怎麼不會保護自己?」 🔹 怕父母過度反應、衝去學校讓自己丟臉 🔹 不想讓父母失望,想「自己處理」證明長大 ⚖️ 什麼叫「校園霸凌」? ✅ 主體:師對生、或生對生,一人或多人都可能 ✅ 手段:言語、關係排擠、網路、戲弄、騷擾等 ✅ 特色:持續性+造成敵意/不友善環境 ✅ 結果:已影響身心、學習、作息等(不一定要見血) 🧩 家長可行動清單(法律+實務) ▪️ 蒐證:截圖、保留連結與原檔、記錄發生時間線與目擊者 ▪️ 通報:向學校啟動程序;必要時向教育局或相關單位反映 ▪️ 就醫紀錄:身心不適就醫,留存診療證明(作為影響事證) ▪️ 校內協作:與導師、輔導室、學務端設定具體追蹤節點(例如兩週回顧) ▪️ 外部支援:法律/心理資源雙軌並行,讓孩子「被看見也被保護」 💬 賴芳玉提醒 「父母想當英雄很自然,但先穩住自己,才抱得住孩子。一起走,才走得長。」 📌 你也遇到類似困擾嗎?在留言告訴我們,下一集想把你最需要的答案說清楚。 #校園霸凌 #網路霸凌 #家長SOP #蒐證要點 #心理支持 #法律與心理都要有 #賴芳玉聊法 #柯萱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7 min
  5. 賴芳玉聊法│網路霸凌沒有「下課鐘」:AI時代的校園傷害,先修復、再處理!│賴芳玉律師 ft.柯萱如 律師/諮商心理師

    29. OKT.

    賴芳玉聊法│網路霸凌沒有「下課鐘」:AI時代的校園傷害,先修復、再處理!│賴芳玉律師 ft.柯萱如 律師/諮商心理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bbd-law.firstory.io/join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comments 趨勢看懂三件事 權利意識抬頭:不舒服≠要忍耐,孩子學會說「不」。 網路霸凌加劇:沒有放學的斷點,回家才是夢魘開始。 工具升級:匿名、轉傳、甚至AI改圖,真假難辨、擴散極快。 制度怎麼走 師對生:直接進入嚴謹調查。 生對生:新增「調和程式」→由專業人員引導雙方(含家長)說清楚、聽明白,優先修復關係;任一方不同意可跳回正式調查。 精神 = 修復式正義:不是逼道歉、貼標籤,而是看見影響、重建連結、學會負責。 家長「不暴衝」SOP 先停下:別立刻出征/下判決。 問兩句:  •「你現在最需要我做什麼?」  •「你最擔心的是什麼?」 共同擬定:蒐證→是否啟動調和或正式調查→設定追蹤節點。 雙軌支援:法律+心理並行;必要時父母也可諮商,先安頓自己的焦慮。 蒐證清單(可直接存) 截圖限動/貼文(含時間戳、連結) 事件時間線+在場人名 身心不適就醫留紀錄(作為影響事證) 與導師/輔導室/學務處書面確認進度(e-mail佳) 賴芳玉提醒 「教育大於懲罰。青少年會犯錯,但學會修復,才是往後在職場與社會能自保、能互助的關鍵能力。」 你的學校也在走調和程式嗎?留言告訴我們,你最擔心的卡點是什麼,下集一起拆。 #校園霸凌 #網路霸凌 #AI改圖 #調和程式 #修復式正義 #家長SOP #法律與心理雙軌 #賴芳玉聊法 #柯萱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6 min
  6. 賴芳玉聊法│代孕在吵什麼?不是「神聖 vs 銭」,是「尊嚴+選擇」│賴芳玉律師 ft.許秀雯 律師

    22. OKT.

    賴芳玉聊法│代孕在吵什麼?不是「神聖 vs 銭」,是「尊嚴+選擇」│賴芳玉律師 ft.許秀雯 律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comments 這一集,我和許秀雯律師聊得很真。 從「人工生殖法修法」到「代孕合法化」, 我們問了一個最核心的問題: 到底是制度沒準備好,還是我們其實不夠信任女人能替自己做決定? 💬 重點 🔹 修法現況:2024年衛福部曾提出開放代孕、單身女性與同志伴侶的草案,但因爭議太大暫時擱置。 🔹 所謂「社會共識」?秀雯提醒:人權不該靠投票決定,公共政策應該討論理由與邏輯,而不是看哪邊人多。 🔹 助人要不要無償?「如果助人一定要免費,那所有律師諮詢都該不用錢。」——一句話點破「神聖=無價」的迷思。 - 🌱 芳玉觀察 我們的焦慮,其實藏著對「母職神聖」的信仰。 彷彿一提到錢,就褻瀆了愛。 但現實裡,每個女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身體、勞動與人生方式。 💭 想一想 如果你的媽媽願意幫別人生小孩, 你會覺得她被利用、還是她在幫人? 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 #賴芳玉聊法 #許秀雯 #代理孕母 #人工生殖法 #身體自主 #女性尊嚴 #性別與法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 min
  7. 賴芳玉聊法│作文題要我寫「媽媽是代理孕母」,為何引發爭議?│賴芳玉律師 ft.許秀雯 律師

    22. OKT.

    賴芳玉聊法│作文題要我寫「媽媽是代理孕母」,為何引發爭議?│賴芳玉律師 ft.許秀雯 律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avea841ua001vb7gstemz5/comments 這一集,我和許秀雯律師把「北模作文題: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事件拆解得更清楚—— 爭議不只在「代孕」本身,更在「怎麼教、怎麼考」。 💬 請把兩件事分開—— ① 你支不支持代孕政策? ② 這題適不適合拿來當高中生的作文題? ✨ 重點三筆記: 🔹 題型錯位 若想訓練公共政策與倫理思辨,應更適合「論說文」而非「抒情代入」, 否則容易被批評成引導與煽情。 🔹 主體與自主 討論代孕時別把女性想像成單一受害者; 「是否物化」要回到帶孕者的主體性與自主決定來判斷。 🔹 社會事實存在 雖然台灣尚未合法,但「國外合法代孕的孩子回到台灣」早是現實, 教材可以談,但設題方式要更審慎—— 避免直接指涉「你媽」這種讓學生無處可逃的代入。 💭 一起想: 如果要把「代孕」設計成更好的考題, 你會怎麼出? 會先提供哪三組正反資料,讓學生練邏輯,而不是被情緒帶走? #賴芳玉聊法 #許秀雯 #代理孕母 #作文教育 #身體自主 #公共政策思辨 #性別與法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8 min

Om

《賴芳玉聊法》每週三 18:00 首播! 法律不只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每個人生活中的必修課! 由知名律師賴芳玉主持,聊婚姻、家族財產或繼承紛爭、 親子、職場、性別、社會案件等關鍵法律議題, 讓大家用最輕鬆的方式理解法律,在生活中避雷! 🔔 趕快訂閱追蹤頻道,開啟小鈴鐺提醒,每週三《賴芳玉聊法》,讓法律成為你的最佳後盾!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Kanskje du også l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