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视频】唐诗:我写作,是一种肌肉记忆| 大湾区文学周·素人写作

9月24日,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上,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的《作品》杂志70周年论坛举行。唐诗作为新大众文艺写作者代表之一,在论坛上发表感想。

唐诗打工期间在博客上写下系列“单亲妈妈育儿笔记”,经《作品》杂志选发后,众多文学期刊相继发表,结集为《清秋笔记》,出版后获深圳十大佳著奖。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已出版3部短篇小说集,2部长篇小说,1部长篇纪实散文,获深圳第十一届青年文学奖。

以下是唐诗的一些心得——

就我个人的写作经历来说,我的创作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更像是一种本能,是人的肌肉记忆,就是有“感情”而发,因“疼痛”而发的东西。

在广东,我辗转多个城市,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阅读与写作。我想,这与我的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这都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是孤独的,我很享受这份孤独。

诚然,我这样的个体写作还有很多,千千万万的个体背后就是一个时代的映照。

【编者按】

一年来,“新大众文艺”实践在南粤大地遍地开花。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创作汇入文学之林,他们书写城市生存的真实经验,记录平凡生活中闪烁的诗意与热忱。

由广东省作家协会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出品的《“素”的,他们在用生活写诗》系列视频,描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六位“素人”的写作与生活。

该系列视频在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周上发布,经“羊城派”陆续推出。

出品人:任天阳

总策划:林海利、胡泉

总制片:陈桥生、林洁

策划:邓琼、董柳、吴小攀

统筹:朱绍杰

编导:梁善茵、方浩

文本:梁善茵

本集拍摄:唐德荣、秦梓茁、廖晓彤、梁晨烨

剪辑:方浩、麦宇恒

包装:梁岚

宣发:何文涛、熊安娜、李娇娇、周欣怡、詹雯莉、王雪儿

承制:羊城晚报 花地有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