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職場來一課》由《經理人》資深主編邵蓓宣,邀請元智大學終身教育部主任吳相勳,解析AI時代主管的行動指南。
市售第一堂專為主管設計的 AI 實戰課, 3 大面向帶你掌握 「AI 管理核心戰力」!
經理人X數位時代 兩大媒體聯手策劃,匯聚 6+ 產業專家實戰分享,「打造 AI 超級助理」到「升級團隊 AI 工作流」!
限時優惠低於55折:https://pse.is/87uz3v
AI正快速進入職場,但許多主管與員工仍陷在「把生成當洞察」的陷阱裡:把AI輸出視為結論,忽略思考過程。元智大學終身教育部主任吳相勳指出,AI時代的關鍵,除了會用工具,更重要的是誰能保有判斷力與思辨力。他提出主管應培養「AI審美」:能判斷AI產出的品質高低,知道何時該相信、何時該修正,並以身作則,帶領團隊正確整合AI。當主管懂得讓AI成為思考夥伴,而非捷徑,才能真正防止「工作廢品」橫生。
本集重點整理
1. 別讓「生成」取代「洞察」
吳相勳提醒,許多人在學習與工作中,把AI輸出的答案視為結論,導致思考鏈斷裂。他稱這是「把生成當洞察」:表面上學得快,實際上理解變淺。當我們只複製AI回覆而不驗證,就失去了學習與反思的意義。主管與教育者的任務,是讓AI成為啟發思考的助力,而非扼殺思考的捷徑。
2.「工作廢品」的出現:AI使用的最大副作用
當AI被濫用於文案、報告、提案產製時,若缺乏判斷力,就容易產出品質低落、無法落地的成果。吳相勳稱這些內容為「工作廢品」——既無洞察,也浪費時間。主管若未建立標準,只是要求「快一點」、「多用AI」,反而會造成反效果。AI的價值不在速度,而在於是否真正提升思考密度。
3. 主管要有「AI審美」
真正的領導者,要能辨別AI的產出是否優於人類平均水準。這種判斷力,就是吳相勳口中的「AI審美」。他建議主管親自操作工具,了解AI的邏輯限制與語感特性,並用具體案例教團隊如何修正、補強。當主管能展示判斷標準,團隊才學得會「如何用AI思考」。
4. 從問題定義開始,讓AI成為助理而非主角
在訓練企業主管時,吳相勳會分兩階段進行:先釐清任務與策略問題,再導入AI輔助。當問題被定義清楚,AI才能發揮整理與分析的力量。若問題模糊,AI再快也只是製造噪音。AI應該協助主管梳理思路,而非取代決策。懂得設定目標與限制,才是真正的AI應用能力。
5. AI時代主管的3項新能力
面對AI時代,吳相勳歸納出3項關鍵能力:
一是抽象化思考,能看懂複雜問題的底層邏輯;
二是提問與驗證,懂得精煉Prompt、檢核資料真偽;
三是透明化思維歷程,把自己與AI互動過程公開,讓團隊學習思考方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